APP下载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2018-05-16李玥琼

戏剧之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田园诗陶渊明

李玥琼

【摘 要】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也是让田园诗创作达到顶峰的缔造者,他的诗中渗透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真实反映了与我国古代长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契合的思想,本文重点探讨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8-0214-02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人,其文章、文风对文学的发展和世人人格的构建具有深远影响,他用文字描述了古代田园生活风气,用笔墨抒发“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面对封建王朝、社会现实,他出淤泥而不染,誓死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用文字表达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面对丑恶的封建王朝,他选择了退隐,躬耕吟读、傲然于世、独善其身、矢志不渝,用自己的行动构筑了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精神家园。

一、安道苦节、沉醉自然,感悟生命的真谛的生命观

当陶渊明得知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改变封建王朝的丑恶嘴脸,无法改变社会现实时,他依然辞去彭泽令,退隐田园,开始躬耕吟读,切身体验生命的价值。“归”“还”等字成为陶渊明诗中的常见字,如,《游斜川》中“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归园田居》中“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渊明结束仕途生活,开始躬耕吟读,亲近自然、崇尚自然,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加真实、深切的感悟。而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锄耕是一种“小人之事”,陶渊明不仅没有认同这种观点,反而觉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才是人类最自然、最真实的生存状态。他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状态、适应自然的变化,返璞归真,保持自己最初的、没被世俗污染的真性情。

仔细研读陶渊明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所说的回归自然,不仅是真实存在的自然界,还具有丰富的精神意义,希望在悠然的田园生活中,返璞归真,找寻最初那个没被世俗文化浸染的“真我”。如,“性本爱丘山”中的“丘山”一词就是抽象的,指精神状态。“误落尘网中”中的“误落”一词表示被迫入世,同时也反衬出对归隐后生活的满足。“开荒”“园田”“榆柳”等表示归隐后精神的安逸、舒适,“久在樊笼里”“返自然”等表示摆脱世俗生活后的惬意。再如《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即使庄稼收成不好,即使要忍受露水沾湿衣服之苦,但是,在趁着晨光劳作,夕阳西下时回家,也是一种惬意,是一种满足。又如,《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归隐后,他没有放弃读书,将读书视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己揣摩文章意思,在书中挖掘人生的真谛,与友人分享。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波折不断,即使归隐后的生活如“炎火屡焚如,螟蛾恣中田。风雨纵横至,寒夜无被棉”般艰苦,但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刚正不阿、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支撑着他“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的志向。他安贫乐道、铁骨铮铮,以豁达淳朴的胸怀去拥抱生活、坚守志向,足以让后人敬仰。

二、和平、恬淡、幽美的田园审美观

农村的山水自然可歌可颂,但是田园风光更具人间气息,人类的生命体验都能在农村的田园草物中找到。在我国古代长期的小农经济思想下,人们注重天伦之乐,倡导弘扬和谐、融洽的社会价值。儒家思想中的“仁”文化是一直以来的主导思想文化,“仁者爱人”,《说文解字》中写道:“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封建统治思想下,人类对“仁”的追求就是一直以来道德自我满足的需求。

不难发现,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真实再现了这种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体验自由自在精神生活的愉悦。如,读到“采菊东篱下”“迈迈时运”“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朴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洒盈樽”“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等诗句时,一幅幅宁静幽美的农村景象浮现眼帘,陶渊明极力展现大自然的美、生活的惬意,摆脱黑暗的官场后,拥抱大自然、拥抱生活,一切都那么亲切、自然,将中国社会生动的人情、人文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归园田居(二)》中写道:“时复墟曲里,披草共來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移居》中写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则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淡雅、亲切、其乐融融的农民生活场景,真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村人情的真善美,这种真善美已经超越了身份、学识、现实计较的认同,这些都是古代农村特有的敦厚朴直、真切相合的心灵沟通的体验。陶渊明的生活状态完全符合苏轼在《与苏辙书》中的评价:“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三、人格独立、不媚俗、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道德价值观

众所周知,以儒家思想为首的道德价值观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道德价值的影响力范围之广、威力之大无人可及。传统的中国社会中,道德的判断大多时候直接取代了事实的判断,人们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利用道德进行评判。《论语·卫灵公》中“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则真实再现了这种社会道德价值观。

研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不难发现,陶渊明是很重“道”的人,对“愿”也有着一种执念,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中写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常会将现实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进行比较,从而凸显其安贫乐道的理想信念。

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首先,即使自己种庄稼的技艺高超,仍然勤奋不偷懒;其次,即使务农很辛苦,但是自己无所谓,一切辛苦都“不足惜”,只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愿”望实现,一切都值得。

评价陶渊明诗歌的文人志士有很多,如,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渊明的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写道:“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学者认为,陶渊明的诗是美与善的自然统一,是对生命自由价值的追求,这就是艺术的至高境界。虽然古代的田园诗人有很多,但像陶诗艺术之美中蕴含人格之善的寥寥无几,因为他们缺少的是“率性”而为的真性情,在清苦的环境中仍然乐得逍遥、自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陶渊明是魏晋时期代表诗人之一,在常年的官场生活中厌恶黑暗的官场社会,出污泥而不染,追求一种乡野、宁静、恬淡生活;向往布衣粗食,追求精神享受。在安道苦节、沉醉自然中,在恬淡、幽美的田园生活体验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人格独立、不媚俗。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论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自然诗歌中的文化差异[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

[2]李雷.陶渊明,诗意的栖居者——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探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

[3]孙晓梅.陶渊明诗歌中典型意义的文化解读[J].武警学院学报,2012,28(9).

猜你喜欢

田园诗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孟浩然田园诗词大赛”试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