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2018-05-16汪芬华陈桂芳柴薇丹陈梅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平均速度周径下肢

汪芬华,陈桂芳,柴薇丹,陈梅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液因为各种因素发生不正常凝结,堵塞血管,影响机体内血液的正常流通[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患肢疼痛感明显,严重者可造成患者瘫痪,发生继发性静脉曲张,休克等[2]。就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而言,因其病情程度较重,常需要长期卧床,严重者会出现持续性昏迷,无法保证正常的运动量,使患者出现DVT的风险加大[3]。随着超声、彩色多普勒等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DVT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是其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方法较为复杂,因此有研究指出应该加大DVT的预防力度,从源头上降低DVT的发生率[4]。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是根据不同专家的意见指导,选出多项与实验有关的不可互相替代的准则,利用这些准则对干预项进行评估,最后进行决策[5],最大程度上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本研究主要探究MCDA对ICU患者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8月至2017年5月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ICU患者97例,均符合:(1)无其他传染性疾病,非哺乳期;(2)重症患者;(3)干预前未出现DVT;(4)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52~65岁,平均(58.89±10.24)岁。对照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51~64岁,平均(59.14±8.25)岁。

1.2 干预方法 由专业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ICU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MCDA进行干预。具体方法:(1)给参与实验的医生发放调查表,了解其对治疗指南的熟识程度。(2)制定关于MCDA专家咨询表,并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根据“美国医师学会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指南解读”[6]中的相关规定制定MCDA的专家咨询表,共包括9项,全部由“赋值加权重”进行计算,其中权重值包括0~20分,分数越高代表此项越重要。咨询表制定完毕后向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并加以完善。(3)根据咨询表中得分最高的前4项进行干预,包括:①下肢周径的测量以大腿中段为准;②观察患者下肢色泽是否发生改变,是否出现肿胀;③干预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④观察DVT形成情况。(4)对参与干预实验的医生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平均周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及DVT发生率。DVT形成标准:与无症状侧相比,下肢水肿>3 cm[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DVT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DVT12例,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出现DVT3例,发生率为6.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平均周径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下肢平均周径相差不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下肢平均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相差不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为止,医疗领域认为DVT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别为血液高凝状态、血液回流较为缓慢、静脉壁内膜有明显损伤[7]。随着超声、彩色多普勒等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DVT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是其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方法较为复杂,因此应该加大DVT的预防力度,从源头上降低DVT的发生率。

DVT常发生在长期卧床、运动量较少、重大创伤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中,而ICU患者因为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常处于卧床状态,因此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8]。利用MCDA对ICU患者DVT的形成进行预防,可以根据各领域专家的意见选出适合的干预方法和检测指标,并根据这些干预方法的特异性培训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有效减少DVT的发生率。本研究显示,实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DVT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患肢疼痛感明显,因此可以根据患者下肢的周径的大小来估测患者是否将要或者已经患有DVT。本研究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下肢平均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MCDA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DVT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液因为各种因素发生不正常凝结,堵塞血管,阻碍下肢静脉血液的正常流通,因此DVT的血流速度明显降低。本研究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DVT形成率明显降低。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平均周径的比较 cm

表2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比较 cm/s

综上所述,MCDA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DVT的发生率,对ICU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方,刘琰.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0):956-957.

[2]叶波.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应用前景[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8):580-581.

[3]HsiehYZ,SuMC,WangCH,et al.Prediction of survival of ICU patients using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J].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2014,47:13-19.

[4]李玉,吴婷婷,王娇,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38-239.

[5]姚珺,谌绍林,张玲,等.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14):1720-1722.

[6]杨进刚.美国医师学会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指南解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2):193-194.

[7]黄树勇,郑臣校,李绪松,等.八味伤科活血片对髋部周围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5):645-649.

[8]Choi J,Hoffman LA,Schulz R,et al.Self reported physical symptoms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survivors:Pilot exploration over four months post-ICU discharge[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4,47(2):257-270.

猜你喜欢

平均速度周径下肢
“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知识巩固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探究物体的平均速度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练习
把脉平均速度的测量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