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质同构
--综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6吴琳

佛山陶瓷 2018年1期
关键词:陶艺家粘土陶艺

吴琳

(贺州学院,贺州 542800)

1 前言

陶瓷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现模式,古人已将“泥、釉、火”这三个传统陶瓷艺术的基本元素表现得近乎完美。然而,随着现代陶艺的脱颖而出,陶瓷材料逐渐成为表现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载体。由于艺术家创作理念的更新和综合材料的介入,使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20世纪初欧洲革命以后,西方世界逐渐出现“综合材料”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其实“综合材料”的概念最早是用在工业和建筑这两个学科里的。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到20世纪中期,“综合材料”的概念也被应用到艺术领域。

“综合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不仅是指多种材料的综合,还包括技术手段和思想观念的综合,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材料和新工业技术也被应用到了现代艺术中,艺术家在材料方面的尝试也更加多样化,如金属、不锈钢、火药、电脑影像以及现成品等一些新型材料。新技术方面,如锻造,焊接等的应用也被艺术家应用在陶艺创作之中。新材料和新工艺不仅丰富了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拉近了艺术和社会的联系。除此以外,装置艺术、电子影像、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的综合也为现代艺术的多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 现代陶艺创作中综合材料的应用

2.1 土质材料的综合

土质材料的结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不同质地的粘土结合(如瓷土和陶土的结合)和在粘土中添加其它材料。粘土是陶瓷艺术的基础材料,在现代陶艺中它仍作为作品的主要构成成分。与传统陶瓷工匠相比,现代陶艺家对粘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他们把粘土当作创作的物质载体,借助粘土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因此,现代陶艺家十分重视粘土的选择,而且不断发掘粘土的可能性。

常见的粘土主要有瓷泥、陶泥、匣钵土、大缸泥、紫砂泥等,粘土因产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质地,不同泥料的粗细、色泽和属性都有区别,通常粗质泥料代表了粗犷和大气,细腻的泥料则透露出亲切和温柔,如大缸泥和匣钵土的粗犷,瓷泥和紫砂泥的细腻。也就是说,选择不同质地的粘土可以使作品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也正为现代陶艺的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语言。也有一些艺术家利用不同粘土的特殊性质,把它们同置在一件作品当中表现材料的冲突性,以此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如德国某艺术家为了追求自然的裂纹效果,把不同的粘土放在一起,由于不同粘土的膨胀系数不同而使坯体产生裂纹,再用薄薄的一层石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来处理作品表面,达到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现代陶艺创作已经不再局限于陶瓷材料本身,而是把创造性和偶发性放在首位。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艺术家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尝试把蛋壳、玻璃、水泥、沙子等东西掺入粘土中进行创作。如艺术家里奥·泰沃拉使用烧成后碾碎的粘土或沙子等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实验,以此来赋予作品不同的纹理。再如苏格兰艺术家东尼·法兰克斯在粘土中混入植物纤维等材料(如图1),以此来减轻作品的重量和增加作品的疏松肌理。

图1 混入植物纤维的粘土

2.2 异质材料

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异质材料是指除了泥、火、釉以外的其它材料。不同的材料在色泽、肌理和质感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加入异质材料可以丰富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并赋予作品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2.2.1 天然材料

我们朝夕相处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天然材料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自然美。不同的材料传递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如岩石的粗犷刚硬、木质材料的质朴稳重、竹藤的清新可人、毛皮的雍容典雅等。现代陶艺的主旨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材料的独特因素表达艺术家丰富的情感,也就是说材料是现代陶艺中重要的物质要素,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材料,把材料的独特美感彻底的表现出来,将会大大加强作品的审美效果。为了把天然材料的自然美溶入到现代陶艺的创作之中,陶艺家们试图从不同质感、肌理、色泽上寻找结合点并做了许多尝试,如利用木的沉稳与瓷的细腻作为对比形成独特的艺术美感等。台湾陶艺家陈正勋的陶木系列作品,将木块或木条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节奏地嵌入到厚实的陶制作品当中,使作品完美地呈现陶与木之间的契合关系,并且利用土和木的结合传达对“生命永恒之美”的赞叹。

2.2.2 人工材料

“人工材质是指在天然材质的基础上通过人为的技术加工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物质。”[1]在陶艺创作中经常应用到的有金属、玻璃、丝织品、塑料、五金配件、聚合物以及现成品等。人工材料是社会生产的产物,人工材料和现代陶艺的综合为现代陶艺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和思维空间,给现代陶艺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把现代艺术与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增进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人工材料表现了自然和人工的结合,它既展现了材料的天然属性,同时又含有人工的创造。美国艺术家贝蒂伍德曼把自己的陶艺作品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她用丝织品来装饰自己的陶艺作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现成品”作为材料的概念也直接影响了现代陶艺家对材料的理解,“现成品”逐渐进入到现代陶艺的创作之中。“现成品”是机器大生产下的产物,主要指批量生产下的无个性产品。现成品可以作为零部件进入到现代陶艺创作中,这样的结合减轻了陶艺家在创作中的手工技艺,强调了陶艺家的创作理念。现成品的利用加强了现代陶艺与社会的联系,使现代陶艺更具表现力。中国艺术家黄岩大胆地将钟表、收音机、电筒等置于陶板上或裹于陶泥中,烧制以后这些物体都熔化成流体状,附着在陶土上得到一个不可预计的结果。让我们明确看到在火的力量下不同物质的变化及对于时间的思考。

2.3 非物质材料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现代陶艺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前面我们提到过,在现代陶艺中陶瓷材料只是作为传达艺术家感情和思想的一种载体,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载体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宽。所谓的综合材料已不再局限于材料本身,可以扩展到非物质材料的综合,如新技术、新方法、新媒介的综合。

2.3.1 丝网印刷

现代陶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注重挖掘各种材料的特质,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些材料从广义上指新材料、新媒介同时还包含新技术。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只要能够提升作品说服力和充分有效地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的材料都可以成为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现代陶艺应该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不应被材料和技术手段所局限。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现代陶艺创作之中,如丝网印刷。丝网印刷始于19世纪末期,随着丝网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丝网印刷突破了原有纸张印刷的局限,可以应用的范围极为广泛,如陶瓷、玻璃、印刷线路板等。因此一些陶艺家也把丝网印刷技术应用到现代陶艺创作中。他们将所需的图案、文字用这种方法直接转移到陶艺作品上,借此方法来追求一种更加真实的色彩表现形式。如在国际上倍受关注的日本当代艺术家三岛喜美代,她的作品大部分是利用泥板直接成型,然后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进行装饰,最后经多次烧制而成。她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折叠、揉团的报纸和卡通画册、各种包装纸箱、废弃的水泥柱、压成方块处理的垃圾以及各种岩层结构的标本等等,巨大的作品无论从质感还是色彩都达到惟妙惟肖的程度,实在令人震撼。

2.3.2 多媒体

20世纪70年代,录象,电视,电影这些新的视觉媒介被应用到装置艺术中。直到80年代,在现代陶艺中才开始频繁的出现多媒体和装置风格。

在陶艺作品中融入装置风格和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陶艺家的情感和观念,同时解决了单件陶艺作品在视觉冲击力和整体艺术气氛等方面的表现力问题。现代陶艺家在进行大型主题性创作时不仅要考虑作品本身的色泽,形态和材料的巧妙利用,而且还要注重整件作品与场地、灯光、音响和所处空间的整体配合。2001年美国陶艺家凯瑟琳创作的“护士”主题展(图2)就是通过装置风格和陶瓷材料的结合,表达艺术家对人类健康的关怀。在展厅的墙壁上悬挂着医疗推拿动作的特写图像的瓷板,地面铺的白纸上衬出巨大的黑白药丸。黑暗中回放着医生在手术前带胶皮手套的情景,使整个展厅沉浸在一片寒意和恐惧的气氛之中。凯瑟琳巧妙的运用了音响效果和多媒体影像,使她的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单一陶瓷材料的应用,而是采用平面和立体的结合,绘画和雕塑的并置等综合手段。这些手段的利用不但能够更加充分地表现她的创作主题,而且显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和风格指向。

图2 “护士”主题展

3 小结

总之,发展现代陶艺的道路之一就是与不同门类相互借鉴融合,充分利用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扬长避短,将现代陶瓷艺术与不同艺术门类建立联系,对其它门类进行灵活的借鉴利用。现代陶艺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溶入新技术和新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呈现现代陶瓷艺术的新景观。当然,现代陶艺创作并不能过分依赖材料,否则会使陶艺作品的精神变得过于苍白。但是我们有必要在材料的应用方面不断探索和实验,发现材料世界的新景观。

参考文献

[1]杨永善.说陶论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2]白明.外国当代陶艺经典[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3]白明.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4]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

[5]王璜生.延伸与突破[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6]刘新元.精神家园的寻梦--青年瓷画家何笠农及其作品印象[J].景德镇陶瓷,2008,18(3):10-11.

猜你喜欢

陶艺家粘土陶艺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粘土玫瑰DIY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粘土多肉萌萌哒
化学溶蚀作用下红粘土微细结构的变化规律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