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呼

2018-05-16徐功明

教育家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育家生态质量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教育家》微信公众平台账号

“入托”“入学”给这个季节加深了“焦虑”的底色。而焦虑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生态的渴求。

入好园难、上好学校难,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育理念有待更新……伴随社会快速发展,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瞄准问题,精准发力,打好教育的脱贫攻坚战,营造更美好的教育生态,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

美好的教育生态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禀赋、性格、兴趣,尊重学生的差异,扬长避短,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促使每个孩子获得更好的、长足的发展。教育,如果紧盯着学生的成绩,忽略其精神内核的成长、健康人格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有缺陷的,是灵魂干瘪的躯壳。

美好的教育生态必然是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入园难、中小学择校热、城乡教学质量差距大……这些政府亟须啃下的“硬骨头”,无一不是指向教育公平。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升学率就是质量吗?考试成绩就是质量吗?显然,这与我国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的。“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报告中这些对教育质量设立的新目标,回应了民众对美好教育的现实需求。要让每个学生分享到优质教育的红利,切切实实在家门口上好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才会有更大的提升。

追求美好的教育生态,是个人、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此,那些在实践中做出不凡业绩的人,他们的智慧和实践经验需要传播和创新,本期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校长陈爱玉致力于用炽热的情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有层次无淘汰”“精心精细精品课堂”“海量阅读”等教育理念与方式,为办惠师惠生惠民的美好教育不懈奋斗;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孙众,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如何适应新技术变革的追问出发,为教师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提供了方法论,给一线的教育人以启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一针见血地指出,绩效工资不能成为“官效工资”,他从审视教育发展问题的角度,为构建美好教育鼓与呼;“特别报道”中的成都高新新科学校“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及智慧教育”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层面,展现了成都高新新科学校在追求美好教育路上的探索……

今天的教育是昨天的绵延和继续,今天的问题是昨日的痛楚和困惑。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只有按教育规律办学,才能破解教育的诸多难题。岁月易老,而思想之树长青。《教育家》杂志愿为躬身从事教育实践并独立思考的教师提供丰盈而充足的思想资源,以期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深思慎取、博采众长,构成教育家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底色,从而为更美好的教育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猜你喜欢

教育家生态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一种让良医成为良师的有效探索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教育家
郭泰:行走在大地上的教育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