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不同情况下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

2018-05-15姜何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土钉管廊钻孔灌注桩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加深,管廊得到越来越大范围的应用。本文就公主岭市岭东路管廊工程的基坑方案实例,共同探讨不同环境和地质情况下,管廊基坑的设计方向。

关键词:管廊;基坑;钻孔灌注桩;土钉

1.前言

本项目所经沿线环境和地质情况较为复杂,试就本管廊基坑项目的介绍,探讨不同情况下的基坑设计,从而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最优化。

2.项目简介

岭东路管廊的实施范围为工业大街~岭南大街,北起工业大街管廊,沿线经公主大街、河南大街、南环城街,南接岭南大街管廊。设计里程范围为岭东路道路桩号K0+017~K1+816.765,岭南大街道路桩号K7+172.000~K7+210.400,里程全长为1838.165m。

嶺东路管廊标准段B×H=6.3×4.0m,顶底板壁厚450mm,腹板壁厚400mm,4个内角设250×250mm倒角。

岭东路管廊结构埋设在岭东路东侧机动车道下,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基坑周边荷载中,地面超载的等效均布荷载取20KPa,交叉口取30KPa,楼房荷载平层按20KPa,2层以上房屋取15KPa/层。

3.现场环境

3.1 地形地貌

公主岭市地貌类型分为南部山地和北部平原两大地貌区。拟建场地地势有起伏,各孔口黄海高程在213.77~227.47米之间。属于北部平原的东辽河河谷平原地貌单元。

3.2 场地地质水文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场地浅部各土层分布较稳定,自上而下可划分为4个岩土层,依次为:①耕填土(Q4ml),厚度1.11~4.59m。④1粉质黏土(Q4al),局部夹粉砂薄层,厚度2.15~11.30m。⑤强风化泥质砂岩(K2xn2),厚度4.30~14.90m。⑥中风化泥质砂岩(K2xn2),未击穿,最大揭示厚度为11.30m。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6.00~12.40米不等,呈两头深中间浅的状态。在东沟河附近,由于河流影响,地下水位较浅。本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地层渗透性类型为B型。

场地在起点~铁路(K0+017~K0+260)段④1粉质黏土层较厚,层底埋深14.22~8.5m;在K1+292~终点段④1层层底埋深7.52~8.79m,其余路段④1层较薄较均匀,平均厚度4~7m。

场地全线①耕填土分布较为均匀,层底埋深1.11~4.59。

场地地下水普遍埋深较深,平均埋深12m;东沟河左右地下水较浅,最小埋深6m。

3.3 沿线现状环境

3.3.1 岭东路:

岭东路全线均为已建成道路。各交叉路口除南环城街和岭南大街外,均已建成通车。南环城街西侧已建成,东侧未建;岭南大街未建成通车。

岭东路K0+260~K0+422段为穿越铁路段,K0+805~K0+859段跨越现状东沟河。

3.3.2 沿线环境:

工业大街~公主大街:本段道路东侧为已有厂房、民房,距离基坑较近,大部分为低层,仅靠近公主大街交叉口处有一处7层楼房。

公主大街~河南大街:本段道路东侧为拆迁区。其中的K0+805~K0+859段穿越东沟河。

河南大街~南环城街:本段道路东侧靠近河南大街交叉口处,有新建小区距离基坑较近;K1+291处有在建小区出入口,考虑到有装建材的车辆来往,应按交叉口的活载设计。

南环城街~岭南大街:本段道路东侧有学校、电台等建筑距离基坑较近;接岭南大街处有较深的倒虹衔接邻近管廊。

4.基坑支护方式选择分析

4.1 基坑支护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4.1.1放坡开挖

适用于周围场地开阔路段,基坑纵横向位移控制无严格要求,施工简易造价低,填挖方较大。

4.1.2土钉墙

土钉墙支护结构是一种原位土体加固技术,它是以较密集排列的插筋作为土体主要补强手段,通过插筋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改善土体力学性能的目的,使加固区土体成为能自稳的重力式的挡土结构。在工作机理上,土钉墙是高强度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状土三者共同受力,形成复合土体。利用复合土体的自稳达到支护目的。常用于开挖深度不大于15m、周围相邻建筑或地下管线对沉降与位移要求不高的基坑支护,具有施工快捷简便、经济可靠的特点。土钉墙一般适合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降排水后的素填土、粘性土、粉土以及非松散的砂土、卵石等土层,不宜用于淤泥质土、饱和软土及未经降水处理的地下水以下的土层。

4.1.3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直径一般0.6~1.2m,多用于坑深7~15m的基坑工程,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当无地下水时,可稀疏布置,利用土拱效应支护周围土体、节省造价;当地下水位较高时,一般需要在钻孔桩外侧再增设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桩应用广泛,工艺成熟;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既适用于软土层,又适用于硬土层。其缺点是施工速度慢,工期较长,防水效果不好,需要结合阻水帷幕。

4.1.4地下连续墙

通常连续墙的厚度为600mm、800mm、1000mm,也有厚达1200mm的,但较少使用。地下连续墙刚度大,止水效果好,是支护结构中最强的支护型式,适用于地质条件差、基坑深度大、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基坑,但是造价较高,施工要求专用设备。

4.1.5SMW工法

SMW工法(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即在水泥土桩未结硬前插入H型钢等,将承受荷载与防渗挡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SMW支护结构施工时基本无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结构强度高,可在粘性土、粉土、砂土、砂砾土中应用,特别适合于以粘土和粉细砂为主的松软地层;挡水防渗性能好;H型钢可回收重复使用,施工成本较小。其缺点是应用经验不足,插入的H型钢虽可回收利用,经过多次插拔后钢材性质变脆,不能再投入使用。

4.1.6钢板桩

钢板桩是对钢带进行连续冷弯变形,形成截面为Z形、U形或其它形状,可通过锁口互相连接的板材。钢板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饱和软土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时将钢板桩用打桩机打(压)入地基,使其互相连结成钢板桩墙支挡土体。钢板桩强度高、防水性能好、施工快速简便、占用空间小、并可回收重复使用。但钢板桩价格较贵,无内支撑时刚度小、变形大,拔桩时易引起土体移动,造成周围土体发生沉降。

4.1.7基坑支护选型小结

本项目地质情况较简单,以粘性土和岩层为主,铁道以北粘性土层较厚,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较薄,地下水位大部分较浅。

SMW工法桩和钢板桩在粉质黏土层较浅的地段较难施打,故不宜设置在铁道以南地区;且SMW工法桩较为新颖,应用经验不足,铁道以北地区距离房屋较近、需要严格控制沉降,因此也不宜设置。

地下连续墙支护形式太强、适应性最强、造价最为昂贵,本项目场地无不良地质、基坑最深不过12m,本着节省造价的原则,项目不宜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

钻孔灌注桩工艺成熟、支护稳定性性良好,并且由于地下水位除部分路段外普遍较浅,不需要挡水,可选用较为疏松的排列方式,变劣势为优势。仅需要在过河段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增设止水帷幕,充分利用了钻孔灌注桩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放坡开挖适用于场地较宽大的地段,本项目公主大街~河南大街段有拆迁区,但经验算,本段地质情况不使用纯放坡开挖,否则造成工作面过大、西侧道路预留通行段过窄的情况。

而土钉墙既能兼顾经济性,又能减小开挖面,与放坡开挖结合,是一种较适合本项目的支护方式。

基坑工程应在合理范围内须尽量减少造价。综合以上,全线选择钻孔灌注桩和土钉墙的支护方式。

4.2基坑支护类型的分段细选

根据现状环境分析,岭东路在工业大街~公主大街段东侧有厂房、民房,且④1粉质黏土层较厚,宜采用钻孔灌注桩,验算时须严格控制桩基强度和基坑沉降。其中的K0+260~K0+422段为穿越铁路段,须做特殊设计,本文暂不做讨论。

公主大街~河南大街段道路东侧为拆迁区,不考虑房屋荷载,并且对开挖面没有严格要求。可采取开挖面更大、更经济的基坑支护方式,本段采用土钉墙。其中K0+805~K0+859段穿越东沟河,采用钻孔桩防护,施工时可视情况选用适当的止水帷幕。本段控制土层①耕填土深度较大、地下水较浅,西侧在土钉设计的深度范围内,有管线距离基坑较近,故验算时,应注意设计放坡角度和土钉设置,严格控制基坑稳定性。节点段仍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

其余大部分路段东侧都有厂房或住房,其中不乏有距离基坑较近的和新建高层建筑,这些路段需严格控制基坑稳定和沉降;并且大部分路段④1粉质黏土层较薄(基本在9m以内),宜采用钻孔灌注桩防护。

岭东路管廊在穿越交叉口处,部分采用设置倒虹段的方式避让交叉管线和衔接标高,这些倒虹段的基坑需根据基坑实际深度,并适当加强桩基配筋和内撑强度,保证基坑安全。交叉口处需考虑分幅翻浇施工,应在交叉路线的中心线附近设置一排桩基,便于后期的翻浇施工,并另外进行翻交段验算。

由于岭东路标准段管廊采用滑动模版的施工方式,考虑机械空间和人的行走空间,标准段管廊基坑内缘与结构外缘控制1.5m,节点段和非标段采用普通立模施工,并且考虑在靠近岭东路中心线的一侧需要尽量减少开挖面积,节点段和非标段管廊基坑内缘与结构外缘控制1.0m。

5.设计原则

5.1 房屋荷载:平面上距离基坑边线在基坑深度一倍以内的房屋荷载,按20KPa(平层)、15KPa/层(多层)加载,距离基坑边线在基坑深度一倍以外的房屋荷载经验算影响较小,不予考虑。

5.2 活载:因项目地处已建成道路的机动车道下,地面超载的等效均布荷载取20KPa;交叉口和未建成小区的出入口取30KPa。

5.3 覆土厚度:计算深度管廊标准段顶板覆土厚度3.64~5.4m(不含过铁路段),平均覆土厚度3.8m左右;标准段结构高度4.9m;标准段垫层厚度0.7m。基坑深度按照10m计算,超过10m进行特殊设计。

5.4 地质、荷载、基坑深度差异较大的,应分别进行计算。

5.5 交叉口因车辆荷载较大,并需考虑翻浇,应做特殊设计。

6.基坑设计

本基坑工程大体有钻孔灌注桩和放坡+土钉墙两种形式。根据沿线土质变化情况,分段选用最不利钻孔验算。钻孔灌注桩采用D=1.2m直径,桩顶设置B×H=1200×800mm冠梁,对称设置。两排钻孔桩间设1排内撑,深度加大的倒虹段采用800×8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普通基坑采用Φ609mm,t=16mm的钢管支撑。

钻孔桩选型参数如下:

A型桩:桩长16m,标准桩中距2.4m;B2型桩:桩长18m,标准桩中距1.8m;D型桩:桩长20m,标准桩中距1.8m。

6.1 工业大街~公主大街

K0+017~K0+262:土质不良段,设置A型钻孔灌注桩,控制土层为④1层,层底埋深14.22m。经验算,所设桩型满足要求,基坑侧向位移x=11mm,竖向位移z=14mm。

(K0+262~K0+422,铁路范围,本文暂不做讨论。)

K0+422~K0+537:东侧有较高楼房,设置B2型钻孔灌注桩(其中标准段桩间距d=2.4m,节点段d=1.8m),控制土层为④1层,层底埋深5.8m。经验算,所设桩型满足要求,基坑侧向位移x=8mm,竖向位移z=11mm。见图1。

6.2 公主大街~河南大街

K0+567~K0+625:接近交叉口的節点段,设置B2型钻孔灌注桩,控制土层为④1层,层底埋深9.43m。经验算,所设桩型满足要求,基坑侧向位移x=9mm,竖向位移z=12mm。

K0+625~K0+670:土质较好,控制土层为①层,层底埋深2.19m,并且不需避让管线。设置2级放坡基坑+土钉墙。第一级放坡H=5m,坡比1:0.4,设置竖向×纵向=1.2m×1.0m土钉,土钉直径18,长度7m;第二级放坡H=5m,坡比1:0.2,设置竖向×纵向=1.2m×1.2m土钉,从上往下,第1根和第2根土钉:直径18,长度8m、第3根和第4根土钉:直径22,长度8m。土钉在基坑两侧对称设置。见图2。

K0+670~K0+763、K0+781~K0+805、K0+859~K0+911、K0+941~K1+099:土质较差,控制土层为①层,层底埋深4.5m,并且需要避让管线。设置2级放坡基坑+土钉墙。第一级放坡H=5m,坡比1:0.4,设置竖向×纵向=1.2m×1.0m土钉,从上往下,第1根土钉:直径20,长度12m、第2根和第3根土钉:直径25,长度12m、第4根土钉:直径20,长度12m;第二级放坡H=5m,坡比1:0.2,设置竖向×纵向= 1.2m×1.2m土钉,从上往下,第1根和第2根土钉:直径18,长度8m、第3根和第4根土钉:直径25,长度8m。土钉在基坑两侧对称设置。见图3。

K0+763~K0+781、K0+911~K0+941、K1+099~K1+141:普通节点段,套用K0+017~K0+262段设置A型钻孔灌注桩。

K0+805~K0+859:過河段,地下水位浅、施工时可能需要做止水帷幕。设置D型钻孔灌注桩,控制土层为④1层,层底埋深8.6m。两排钻孔桩间设一层钢管支撑。经验算,所设桩型满足要求,基坑侧向位移x=12mm,竖向位移z=16mm。

6.3 河南大街~南环城街

K1+203~K1+301:有高层小区且有小区出入口,设置B2型钻孔灌注桩,控制土层为④1层,层底埋深9.28m。经验算,所设桩型满足要求,基坑侧向位移x=9mm,竖向位移z=11mm。

K1+301~K1+483:小区距离较远,设置B2型钻孔灌注桩(桩间距d=2.4m),控制土层为④1层,层底埋深9.28m。经验算,所设桩型满足要求,基坑侧向位移x=9mm,竖向位移z=11mm。

6.4 南环城街~岭南大街

K1+534~K1+667、K1+763~K1+791:有距离较近的房屋,或接近交叉口车辆荷载较大。套用K0+422~K0+537段,设置B2型钻孔灌注桩(桩间距d=2.4m)。

K1+667~K1+763:房屋较远荷载较小,套用K0+017~K0+262段,设置A型钻孔灌注桩。

6.5 交叉口

其余路段为交叉口路段,根据基坑深度设置B2型桩或D型桩,并在所交道路中心线位置设置一排横向的钻孔桩,以利后期翻浇。先施工侧设置混凝土角撑。

其中,交岭南大街倒虹段因需要与岭南大街管廊衔接标高,管廊结构较深,基坑最大深度达11.8m,设置D型钻孔灌注桩,控制土层为④1层,层底埋深9.28m。两排钻孔桩间设2排内撑,第一层为800×800mm 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层为Φ609mm,t=16mm的钢管支撑。经验算,所设桩型满足要求,基坑侧向位移x=12mm,竖向位移z=15mm。见图4。

7.总 结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地形地貌、现状环境以及业主及施工单位的特殊要求选择不同的支护类型。因为涉及的客观情况种类繁多、范围广泛、变化多端,更需要多方面考虑来进行设计,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岭东路管廊工程基坑设计的介绍,探讨管廊基坑工程在不同情况下支护类型的选择、设计,以期达到项目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6-27.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3-24.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4.

作者简介:姜何(1988-),女,2011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作者单位:上海瑞桥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土钉管廊钻孔灌注桩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邻近小高层建筑群深基坑中的应用探讨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湖北: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
发达国家综合管廊建设超前
济南将建全国最长综合管廊
小议地基基础施工中土钉墙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探讨土钉支护施工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