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私与自私都源于爱

2018-05-15江苏柯军

金秋 2018年2期
关键词:昆曲妻子儿子

◎文/江苏·柯军

忠孝自古难两全

2003年底,我应邀去印度讲学、演出。12月13日,一行人到达印度中部的江雪普。深夜回到酒店给家里打个电话,传来的却是让我难以置信的消息:母亲刚刚去世!一下犹如五雷轰顶,我声泪俱下,不能自已。然而第二天清晨6点,我还要飞往科卡塔参加记者招待会,而后要坐4个多小时的火车去另外一所学校演讲。此时,我只能强抑悲痛,强制自己停止哭泣,否则嗓子嘶哑、眼睛红肿,就会影响我把昆曲的好声音和精彩表演带给印度的学生们。

一路上,我胸戴白花,心藏隐痛,脸上却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下午5时,我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和讲学。在教印度学生“上马”的时候,我让学生表演在马上得知失去亲人时摔下来的动作,这个学生跳一跳就躺在地上,很轻巧。我接着做示范,走了个“硬抢背”(腾空起来背心着地)动作。地上是硬地板,我的动作走得又很高,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其实他们不知道,我除了想把表演尽量做到完美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缘故,那是为我母亲而摔的,是为表达对不起母亲,必须惩罚自己的不孝而摔的,这剧痛将陪伴我终生。

那天的演出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谢幕时,学院院长上台祝贺我演出成功,他说从学生那里知道我可能发生了不愉快的事。院长说到这儿时,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夺眶而出。我向院长和观众提了一个请求:能否请大家和我一起为我的母亲祈祷?随后,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剧场里的师生全体起立,静静地听我把日记式的对母亲的悼词念完。师生们纷纷上台和我握手,他们有的擦眼泪,有的给我送花,还有一位学生送来一张卡片,说她在13岁那年就失去了母亲,她能体会得到我此时此刻悲伤的心情,但她没想到我在这悲痛状态下仍能轻松自如、眉目传神地讲学,演出又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她对我说:“你妈妈会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的,她去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那里没有痛苦,只有安详。”

在异国他乡,我以别样的方式祭奠、告别了亲爱的母亲!

断臂风波后的团聚

一年后,我接任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一职,这是难以忘怀的一年。当时,昆剧市场不景气,一些演职人员忙于在外做生意或走穴。我很想劝他们“改邪归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昆剧事业上来,但自己没有能力从经济上给予他们帮助,又凭什么去劝说他们?面对一个以传统戏曲为主的剧团,要传承,要发展,还要经营,千头万绪,起步何其艰难。从此,我再也没有了节假日,劳累、紧张、焦虑、苦闷而又无奈,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昆剧院。

由于睡眠少,缕缕血丝布上了眼球,黑晕围着眼眶,回到家里,对家人更少了往常温和的神态。以前,妻子隐雷满意我善于操持家务,品尝我做的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她曾幸福地夸奖:“你简直可以申报二级厨师职称了。”可现在,我无心管理家务,更不再下厨房,妻儿视我仿佛越来越陌生了。

2005年7月,《小孙屠》剧目报送昆剧节,7月19日,已是终审前夕的最后一次彩排。到最后一场进入高潮的戏,在与对手面对面搏斗时,要做一个“硬抢背”。然而,由于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我的体力和精力透支过多,大汗湿透了衣服,手臂裹在袖子里随着身体一起摔在了地上。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我眼前一片漆黑,肱骨骨折,断骨把皮肤高高拱了起来。我被紧急送到医院,要手术接骨并用钢钉固定。

幸福一家人

入夜,我在病床上终于安稳下来。妻子坐在床边,带着虽经掩饰仍显凄凉的苦笑说:“好了,现在你终于有时间休息了,我们也有机会团聚了。”

“唉,这一年多来,我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对你们关心太少,尤其是对儿子。他生病的那些天,我也没工夫去陪他,而院里职工一有生病的,我总不会忘记提上礼物去探视。儿子对我有意见很正常,我慢慢地改吧。”

其实要说忙,妻子也非常忙,她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昆曲表演艺术家。面对当时寂寞萧条的昆曲环境,她始终自强不息,特别在昆曲传承和剧目创作上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敬业务实的她不仅要做好昆剧院的创作演出工作,还要负责对昆曲青年演员的教学工作,平时还要做好家务,更要照顾我和儿子。面对温柔、贤淑、能干的妻子,面对正潸然泪下的她,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

柯军和妻子龚隐雷同台演出

住院的那段日子,倔强的儿子始终没来看我。

出院后,我带着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疼痛,反复地问儿子:“难道爸爸就真的不值得你爱了吗?”儿子冷然一笑,答道:“爸爸在我心中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符号!我对此话不寒而栗!痛苦地咀嚼着从儿子口中吐出的这个词,细细地琢磨,努力体会儿子的感受。“爸爸根本不在乎我!”这或许是最让儿子伤心的症结所在。

断臂风波让我得到一个机会,一个静静反省、反思和深入检讨的机会,如果能够化解我们父子的情感危机,不,挽回儿子眼中真实的父亲形象,那么,这次断臂也值了!我吊着左膀,艰难地给儿子写了一份2000余字的“检讨书”:我仔细地审视了自己,忽然发现我竟然是一个追求无私的自私者。我对昆曲总是在无私地奉献,可我对家庭却是在自私地索取。我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昆曲,没有分一点点给你和妈妈。亲爱的儿子,爸爸在演出时膀子骨折,疼痛难忍,可我的亲生儿子却无动于衷,那冷淡的眼睛使我感到寒冷,我膀子的疼痛远不如心中的酸痛。

……

然而,我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没能打动儿子,得到的只有他两个字的回答:虚伪。我的心一阵痉挛。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父子关系就像寒冷的冬天,亲情冻成了坚冰,没有了流动,更说不上沟通。

后来,儿子考取了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系本科,就读多媒体音乐创作专业。进入大学后,爱好音乐的他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当他一门心思扎在音乐创作中,在艺术天地里驰骋而乐此不疲时,他渐渐理解我了,我们之间才慢慢有了对话——

“爸爸,你的文才不错哦!”

“怎么突然说这样的话?”

“我说的是上次你写给我的那份检讨书。”

“咦,你不是说我很虚伪吗?”

“不,感情很真切,其实我也想写一份给你,可我觉得写不过你。”

随着我们父子间的信任加深,彼此接近,交流沟通也多了。有时儿子在工作上遇到问题会主动和我商讨,工作压力太大、感觉负荷太重时也会向我倾诉,有时也会像小孩般眼含泪水,我仿佛又看到了幼时的他。

我爱昆曲,妻子爱昆曲,我们成了终身伴侣;儿子柯同舟爱艺术,儿媳倩倩喜欢昆曲,他们成了夫妻。我们选择了昆曲,昆曲选择了我们;由昆曲为媒,成就了两对夫妻。就连我们的小孙子柯孝源,听着我们唱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昆曲唱段,也会跟着“咿咿呀呀”。我们全家都和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昆曲给了我事业,昆曲成就了我们的家并赐给我们幸福。真的非常感谢昆曲!

猜你喜欢

昆曲妻子儿子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打儿子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