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涉天马岩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1期
关键词:永春天马历史

我走过许多的景区,到过不少的岩寺,像天马岩这样险峻崎岖的,实为罕见!

第一次去天马岩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走的是吾边村,沿蜿蜒山路而行,愈往上路愈陡峭狭小,好几次都以为走错了。很是考验车技地来到了半山腰一条土沙路,却因为遇到修路半途而废。就这样错过了与天马岩的初会,可能是好事多磨吧!

第二次正值禅柑收获的季节,俗事缠身已是大半年。这次我们走的是吾峰镇吾中村。本以为换条路会好走点,结果到了择水村往上已是狭窄得不足三米的土路。好在车辆不多,沿路询问,总算颠簸到了天马岩。

岩寺坐落于天马山北侧山岙之间,据说建于明代成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但岩寺比起许多千年古寺显得古朴破旧了许多,就连偏殿一块记叙岩寺历史的石碑,文字都生藓模糊了,或许这样的古香古色更能显示历史的沧桑吧。饶是如此,这里依然香火旺盛。

据说天马岩原来占地面积是现在的数倍,僧众高峰时达110多人。可惜历经风雨变迁,几度兴废,“破四旧”时遭到严重破坏,后来虽然修复了,却只是具体而微罢了。但庙不在大,有灵则名。更何况它所处的这座天马山,是座历史名山,永春古有“一雪二乐三天马”之说,可见其天马行空之巍峨险峻。

岩寺周围最惹人注目的是成片的芦柑园。在永春大部分地区都深受黄龙病之害时,此处的芦柑却硕果累累地压弯了墨绿的桔树,青黄橘红的颜色很是喜人,我想跟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有关吧。民众以为是妈祖灵光庇佑,所以稱之为禅柑。

此时,有不少果农在爬树架梯地采摘芦柑,也有不少家庭带孩子来体验采摘的快乐,亲手摘下中意的芦柑,先尝为快。儿子迫不及待地加入他们的行列,我也掰下一瓣,塞进嘴里,几十年了,芦柑一直还是这个味,甜而微酸的汁液中溢满了家乡的味道、童年的滋味……

说起这片芦柑,可是大有历史。据说爱国华侨邱清秀、郑金案、陈宝生于1955年合力创办天马山华侨垦殖场,之后得到尤扬祖的大力支持,合资经营。这里留下先辈开荒拓野的身影,棵棵树树都由辛勤汗水、滴滴心血浇灌而成,一枝一叶,一朵一果都凝聚了爱国华侨拳拳赤子之心,我觉得这才是这片芦柑几十年来长期永春的主要原因吧。

能盛产芦柑的地方,自然草木扶苏。闽南的冬天,即便偶有霜降,树木仍是郁郁葱葱。站在庙前一棵见证岩寺历史的500多年老树之下,极目四望,两边的群山构成绵延之势,桔园和梯田错落有致地往下铺展,好像一片绿海,往下冲出一块盆地,几户人家,漂浮其间。

橙红橘黄后是参天古木,青青翠竹,巍巍高山直插云天,白云漂浮其上,日影参差其间,给人一种登临绝顶的感觉。

要饱览天马胜景,得登上险峰,奈何已是午后,时间有限,又携妇带幼,琐事缠身,只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知下一次到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福建 刘春耀)

猜你喜欢

永春天马历史
天马寨两咏
学校永春文化特色创建的策略
5种野菜的烹调方法
立夏
新历史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学生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