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独立自治600多年中尼边境上的神秘“国中国”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1期
关键词:藏传佛教洞穴王国

很多人都听说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两座八千米雪山——安纳普尔娜峰和道拉吉里峰,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后面,也就是北侧,还隐藏着一个存在了近600年,直到2008年仍然保留着王权的自治王国——木斯塘。

曾独立自治600多年的古国

木斯塘坐落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它现在是尼泊尔拉吉里专区的一个县。面积约357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生活着1.5万人。

木斯塘的自然风光以壮丽开阔的高原河谷为主,同时还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宗教及人文景观。

自古以来,木斯塘就被认为是与神秘和封闭相伴随的区域,它曾是一个存在了600多年的独立自治王国,成立于1440年,古称珞,很早以前为吐蕃王朝所统治。而后控制权几经变换,在公元十五世纪,珞王国建立了首都罗曼塘。到了十七世纪,渐渐以木斯塘之名为人所知,1951年并入了尼泊尔王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藏的康巴叛军曾进入木斯塘,并作为训练和骚扰西藏的根据地,之后在中国政府的压力之下,尼泊尔军队解除了叛军的武装。

2008年尼泊尔政府终止了木斯塘王国的自治,木斯塘的最后一任国王被废除了王位。

虽然是一个存在了600多年的古国,但却鲜有人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木斯塘隐匿的地理位置。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原因,木斯塘长久以来一直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禁止外人进入,直到1992年才对外开放,但尽管如此能够进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外国人必须要获得政府许可证才被准许进入。

虽然和我国接壤,但目前为止进入木斯塘的中国人仅不足30人。也因此这块“静寂之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仍停留在几百年前。

由于没有地形上的阻隔,木斯塘与西藏保持了紧密的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成为南亚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也因此形成了木斯塘独特的延续上千年的藏传佛教人文环境,当地主要信奉藏传佛教的萨迦派,有大量的萨迦派寺庙及佛塔。

深藏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隐秘之地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木斯塘已经逐渐走上了开放之路,目前每年大约有4千名游客来访,一条简易公路贯穿了木斯塘地区南北。越来越多的外界物资和生活方式正在渐渐改变木斯塘,包括从西藏运来的大量方便面和拉萨啤酒。

木斯塘最美的部分,往往隐藏在游人罕至的村庄山谷,而这也正是木斯塘保留的最后的秘密,如果不是有经验的向导带领,很难一窥所在。

经安纳普尔娜峰(8091米)和道拉吉里峰(8167米)这两座8000米级别的雪峰,成为了进入木斯塘的大门。木斯塘这个与它名字不搭边的地方,贫瘠、荒芜的土地上,却有着田园般美好的村庄,每次山谷偶尔的一处发现,总会震惊着世界,让无数的人向往。

也许你会问,这个尘土飞扬、狂风肆虐、深藏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隐秘之地,有什么魅力引人向往?

首先,木斯塘保留着令人惊叹的生活方式和引人注目的文化。在这片崎岖不平的土地上,当地人建造了很多佛教圣骨冢,也就是小型的舍利塔,通常建在山顶上、通向山村的小路上,甚至山洞里,部分功能是保佑信众不受鬼神的伤害。藏传佛教和神话传说像两条绳索一样交错纠缠、难分彼此,并与这里的风景紧密融合。

其次,木斯塘还有一个神秘之处就是在木斯塘卡利甘达基河沿岸的悬崖峭壁上,悬着一万多个人工开凿的洞穴,这些岩石洞穴多数已经历经千年沧桑,其所在悬崖有十几层楼高,常人难以到达且陡峭异常,其壮观程度就连美国亚利桑那大峡谷都相形见础。

成千上万个洞穴成为考古谜题

木斯塘悬崖之高无可计量,一眼望不到头的岩壁好似一片被毒辣烈日熔化了的石蜡,饱受侵蚀的山嵴形貌瑰丽,如同形销骨立的手指紧紧抓着巨型篮球般的巖石,一条条高耸的山峰嵴梁四下铺开,彷彿一台巨大无垠的管风琴。整个地貌上的岩石随着一天的流逝色彩万变,从令人心跳的鲜红,到朴实无华的褐色,再到大地一般的棕灰交织。

有些岩洞形单影只,就像连绵起伏而风蚀严重的峭壁上张开的巨口。其他一些则聚拢成群,仿佛一个开口高歌的合唱团,有时又排成一队迭起七八层楼高,好似一栋公寓楼的窗口。

究竟是何人出于何种目的开凿了这些洞穴,古人是怎样爬上洞穴的,是靠绳索还是石阶,这些都不得而知。有些洞穴残存有壁炉、谷物储存箱和卧室等人居住过的痕迹,还有些洞穴实则是墓室,墓主人遗骸可追溯至2000年前。禁地王国的成千上万个洞穴之身世也成了世界上至今难以解释的伟大考古谜题之一。

(《户外探险》2016年04期等)

猜你喜欢

藏传佛教洞穴王国
丢失王国(中)
洞穴传奇
逃离鼠王国
动物知识猜猜猜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流光之美
最威风的王国
鬼斧神工!世界各地迷人洞穴大盘点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青海404名藏传佛教僧人参加学衔考试
浅析元朝统治下的吐蕃地区佛教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