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人的教养这样练成的

2018-05-14吴强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教养道德

在德国,日常生活和公共场所几乎找不到所谓熊孩子。在公车、火车和几乎所有公共场所,人们总是轻声低语,见面打招呼,边出留门。例外的情形也有,就是每年狂欢节或者啤酒节的时候,那可能是德国人民最赫浪形骸的季节了。

在德国,教养的标准已经成为国民标准,包含了一些传统被认为属于德国国民性能特征,如秩序、守時、清洁、节约、能干、勤奋、严肃、彻底、职责、忠诚和正直、保护和捍卫、热忱、单纯等。德国的这些道德标准,都不同程度地曾被德国的著名诗人、文学家、知识分子推崇、赞美过,而融人德国文化传统,成为每个家庭教养子女的准绳。

例如,1901年出版的《妇女当家庭医生》,甫问世就成为畅销书,也是德国中产家庭的常备手册,且不断修订,篇幅增加到1000页,最后一版一直印到1993年才告结束。作者安娜·费雪一杜克尔曼,是德国最早的女医学博士和执业医师,第一次以女性卫生的角度详尽教导家庭和妇女如何培养儿童的成长,从洗澡洗衣到疾病护理,甚至包括如何矫正儿童读书坐姿的细致插图。这些都是教养的内容,犹如小时候家父母总是提醒我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绝对容不得“葛优瘫”,而且白天不能沾床、早晨起床一定要自己整理内务等等。这本家庭妇女治理家政的“黄金宝典”,堪称现代德国以身体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的先驱。

德国的教养概念体系中有一个最为核心却也是难以翻译成其他语言、因此不具普世性的,是Bildung。加上前缀Aus构成的Ausbildung,是泛称学历教育的意思,德语口语中的常用词,可以包含中文语境下学历教育之外的自学和其他学习方式。

最励志的莫属前社民党总理施罗德,虽然早早就因家境原因脱离了学历教育而分流在职业教育轨道,但是18岁后干着地盘工人和销售职员的同时坚持上夜校,1966年22岁时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并取得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的资格,十年后通过了第二次法律国家考试,开始了律师尔后政客生涯。

施罗德如此漫长的学习,堪称Bildung理念的化身,也能代表典型德国人的成长历程,特别是那许多在大学里一泡就是十几年的学生。在德国,这种教育理念被认为是塑造所有人道德标准的传统智慧,按照人的天性自然发展,每一个人最终都能够成为不一样的人,也是充分发展的“能干”的人,兼具个人主掌和道德义务。

(吴强/文,摘自腾讯大家)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教养道德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防偷拍
广东:免费WiFi 3年内全省都有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