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研究进路扩展

2018-05-14朱晓慧

知识文库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人的本质黑格尔

朱晓慧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一个基本又复杂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认识,又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即至的,而是历经了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对这一过程有了详细周全的了解,才能对人的本质思想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与唯物史观的演变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在形成发展中大致经历了由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到费尔巴哈的“对象性存在”再到形成自己“社会关系总和”三个阶段。

1 “青年黑格尔学派”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可以追本溯源到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一时期,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他受到黑格尔人本质上是可以“思考自己”也就是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的影响,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抽象性和思辨性,肯定了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观点,高举人的自由和理性的大旗。

虽然他的博士论文是在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影响下写成的,但马克思并不是照抄照搬,黑格尔试图调和自我意识和现实的关系,而马克思更为着眼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来看人的本质思想的规定》中钟彬指出,尽管马克思以人的自我意识来追问人的本质还处在黑格尔的立场上,具有抽象性,他把自我意识宣布为哲学的最高原则,但他这也为他开始从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出发批判现实世界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 费尔巴哈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

《莱茵报》时,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取的自由、理性法观念在时代纷争中出现了冲突,为青年时马克思观点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现实物质利益和理性法之间的矛盾疑问。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是靠“自我意识”能够解决说明的,所以他开始怀疑黑格尔哲学、怀疑自我意识,这就促使马克思开始转向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的开始,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追问过程的继续,是马克思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迈进的开始。但在这一阶段马克思的思想状况并未成熟,因此他较多的通过费尔巴哈的理论范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费尔巴哈理论观点对他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费尔巴哈建立在自然本质之上的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极具开创性的影响了马克思,但是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到了劳动在通向人的本质道路上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在社会关系之上分析了人的本质是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从而完成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国家观的不足,在遇到“苦恼的疑问”后,促使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新的学习,在重新钻研的过程中,马克思认为是市民社会决定了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了市民社会。但是,市民社会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后来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给我们提供了答案。马克思虽然受到费尔巴哈观点的影响,但是在人的本质这一命题上他也有了独到的见解,主张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在《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一文中,郑冬芳、王宏波就对这一“新理解”做了简要的论述,之所以说人是“类存在物”,并不是取决于人所共有的自然属性,相反是因为人有意识的实践活动,确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也是在劳动中人与动物的区分开来。

3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初步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马克思的思想逐步进入唯物史观阶段。手稿之后的德国哲学界出现了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学派将哲学与现实割裂开来的思想理论,催生了马克思关于哲学与现实关系问题的思考。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割裂哲学和现实联系的错误理论进行了批判,并从人作为一个生物体而必须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利己主义的需要出发去解释历史。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认为人的本质要从现实世界去理解,要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去探索。他将社会历史的演进、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三者相联系,在批判鲍威尔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

随着马克思“现实的人”这一范畴的出现,一系列唯物史观的核心观念开始找到了现实的基础,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实践概念等。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唯物史观雏形开始出现。

4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确立

马克思从开始认识人的本质问题到人的本质思想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就是从黑格尔影响下的“抽象的精神”到超越费尔巴哈“对象性的人”接着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人的类本质”进而发展到《神圣家族》中“现实中的个人”,最终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现实性的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该文章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概括性叙述,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行了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论述,有着深刻的内涵。贺来、张欢欢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什么》中提到因为哲学在人的自我理解问题上秉持“实体主义”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人的本质”被看作“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这里所说的“实体主义”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把人归于某种抽象的“普遍本质”,这势必会造成人的抽象化;二是把孤立的“个人”实体化。马克思克服这两方面从 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中来规定和理解人,认为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化的个体。

在对这一内涵进行详细论述延伸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他认为“社会关系总和”和“现实的人”中包含着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人之所以是现实的,归根结底是因為人一直处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而最主要的是物质资料生产关系。聂立清、郑永廷在《人的本质及其现代发展———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一文中,也撰写了政治关系、思想关系、道德关系等其他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们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和网络,单个人的活动、实践都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5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研究进路扩展

在研究马克思思想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要从理论本身的变化出发,还要结合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所发生的现实问题去思考理论变化的原因。学者大多是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本身、以及他的相关著作层面来考察他的思想发展脉络,对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产生变化的现实原因缺乏完整论述。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思想转变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更详细的阐述,进而更加全面地理清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脉络,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较为系统和深刻的理解。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黑格尔
最有思想的句子
黑格尔评理
黑格尔评理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启示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费尔巴哈宗教观研究述评
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及其理论来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