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中学生歌唱教学质量

2018-05-14方涵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声乐歌唱技能

方涵

音乐教育隶属于美育。其中,声乐作为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歌唱教学被放置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音乐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外声乐歌曲,供中小学在校生学唱。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投入到歌唱学习中、让他们真正地学有所用,是一个相当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及雷默的“培养艺术感觉”的浅析,来试探如何能够让中学生歌唱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1 概念诠释

声乐教学的定义:声乐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刚刚形成的初期阶段。当时,人们通过自身的嗓音发声本能,来表达自己的各种喜怒哀俱的情感。此后,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这种利用嗓音来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也越发地乐此不疲。这种无需任何乐器就能自然形成音乐的形式,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现如今,世界上每一所音乐院校内都会设有专门的声乐系科。而声乐中最普遍的一种歌唱风格,便是美声唱法。这种唱法是从西方古典声乐专业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时期后逐步形成了专业的美声唱法,自成一派。除此之外,声乐还包括了民族、通俗、流行等不同风格的唱法,每一种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及练习之后,才能显现出较好的演唱效果。这也是每一位音乐专业生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每一所高等音乐院校都具备一套专业系统的声乐教材《声乐作品选》,包括了中外数百首经典的声乐曲目。同样,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音乐课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中外声乐名曲,供所有的中小学生学习演唱。声乐教学便是在进行各种不同唱法的基础上,培养职业的表演人才,提高新一代青少年们的音乐修养。而对于普通中小学生来讲,他们所要达到的演唱水平虽然不一定需要像专业的学习者一样,但是从音乐课程的课程目标上来讲,为了能够使他们成为更好、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是应该得到重视的。

2 针对普通中学生的歌唱教学

音乐不同于其它的任何一门学科,音乐教学存在着一种特殊性。歌唱教学同样如此。歌唱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对于乐曲的背景知识、对于演唱的理论方法有所了解,在他们音乐的表现上也要有所体现。但这些目标的达成,仅仅依靠教师是完成不了的,毕竟最终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是学生自己。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理论、练习技能,因为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方式上来讲,音乐中的歌唱教学与其它学科并无差别。美国著名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不仅强调对学习结果的存储,而且它还重视学习者在学习中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因而学习者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要高。”可见,在歌唱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步从被动式的学习转向主动式的学习,知识技能的获取必然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2.1 发现式歌唱教学

发现式,顾名思义,是指学习者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式。这种教学思想是通过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研究而得到发展和完善的,他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发现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个方法在音乐教学的歌唱教学中同样有效。

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式教学中强调了四点:1、强调信息提取,即如何才能使信息保持得更持久;2、强调直觉思维,本人认为这一点在音乐学习上很重要,因为音乐本体不同于语言,音乐和感觉一样,具有一种模糊性,不可能用确定的含义就能够描述清楚;3、强调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地投入到探求行为之中;4、强调内在动机,这一点可以说是学习的源动力,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最终效果。这四点有如下的益处:1、提高知识的保持,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2、增加智慧潜能,因为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便于他们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3、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因为发现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4、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因为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励。

现在来谈谈这四点是如何影响歌唱学习获得成效的吧。首先第一点,信息提取,这一点肯定是与歌唱技能的理论有关的,在歌唱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发声,而发声的好坏与否直接依赖于正确的呼吸、吐气方法。对于这些理论性的方法,如果单纯地按照教师传输、学生接受的模式,想必会前听后忘。如果想要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这些方法的精髓,教师的示范以及学生的反馈是必不可少的。歌唱是一项十分抽象的活动,教师只有通过亲自示范正确的歌唱方法,学生才会领会到其中的奥秘,并且通过反馈来让教师了解到学习的效果,使教师作出相应的对策;接下来是第二点,直觉思维。上面提到,直觉思维在音乐学习上相当重要。这在之后的第二节“感觉的培养”中会详细说明。很多学生拥有一副好嗓子,唱歌时的音色十分动听,但是经常会听到有老师说:“感觉不对,感觉。”这在音乐中可以说成是缺乏乐感。在演唱或演奏时,乐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是音乐的血液,它的流动性会使它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项其它的音乐元素;随后是第三点,学习的过程,在上述的两点(信息提取及直觉思维)中,可以看出,前者其实指的是音乐中的理论学习,后者则指的是技能,而理论与技能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宏观的结构作为支撑,就像人体的骨架一样。学习过程的合理與否,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及最终的学习效果;最后第四点,内在动机,可以说,没有这一点,就如同人没有心脏一样,源动力的缺失会使一切事物付诸东流。这一点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2.2 感觉的培养

感觉,即感官知觉,感应察觉。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对感觉有这样两点描述:“人的主体意识具有无限的复杂性和无穷的范围,这就是感觉的模糊性...主体意识的另一个特征也使它无法用词汇来捕捉——即它的流动性。”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对于音乐有这样一句描述:“它是一种运动和变化着的复杂体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雷默对于感觉的特征的描述,即模糊性和流动性;杜威对于音乐的描述,即运动和变化。对此,雷默做了这样的总结:“由于人的感觉形式同音乐形式要比同语言形式吻合得多,所以音乐可以用语言无法达到的详尽和真实来揭示感觉的本质。”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认为,感觉在音乐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对于感觉的把握才刚刚起步。此时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觉,简称乐感。个人认为,乐感的培养和之前所说的“发现式教学”中的强调直觉思维有相似之处。美国著名发展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力功能有七个领域:语言的,音乐的,逻辑——数学的,空间的,身体肌肉运动的,人际关系的,还有个人内心的。这直接印证了乐感也属于人的智力功能的领域范畴之内。而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直接将乐感的概念以及具体音乐中的乐感直接通过文字传达给学生(事实上这种概念完全不存在),每一位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感觉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就拿一堂捷克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伏尔塔瓦河》的歌唱课为例。按照教学大纲,教师应该按照“播放音乐”——“讲解作曲家生平事迹及音乐背景”——“教唱”这三个步骤来进行。但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势必会产生教师只讲、学生只听的现象,最终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学生们听过算数,完全没有体验到什么。相反,如果教师亲自在钢琴上弹伴奏,然后请全体同学先进行歌词的朗诵,而不先学唱,那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亲自弹奏,会拉近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能够感觉到,音乐就在眼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进行演唱之前,先用朗诵的方式,与教师合作完成配乐朗诵这一环节,对歌词的诵读必然会使他们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在朗诵完毕之后,再进行学唱。在这样一个师生合作的模式下,音乐艺术必然会融于整个课堂之内。

这样一种投入到某个意境中的体验,便是音乐感觉的体验,另外,在座的学生们也会沉浸在教师与学生合作的艺术中,去体验音乐带来的那种特有的品质。

3 结语

音乐教学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依旧是以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为基础,从这一点来讲,音乐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并无差别。通过对于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原则的浅析,以及此原则与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的联系的阐释,相信本人对于如何运用这一教学原则进行授课以及教学模式的论述会有较好的提高;另外,根据雷默的“培养音乐感觉”的模式来进行歌唱教学,效果也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单位:上海市文来中学)

猜你喜欢

声乐歌唱技能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会歌唱的伞
拼技能,享丰收
歌唱十月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