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代民主制度的自信

2018-05-14渠章才黄华艳

科技风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当代大学生对策

渠章才 黄华艳

摘 要:随着各种外来文化的传播和个别学者对我国进行历史虚无主义的宣传,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自信,甚至怀疑的态度。只要我们用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理论廓清大学生的政治民主迷雾,纠正他们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错误认知,就能够使他们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树立对我国现代民主制度的自信。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现代民主制度;制度自信;对策

一、民主制度

(一)古代民主制度

按照古希腊的民主来理解,民主制度指的就是全体人民平等地、直接地参与国家决策,所有的政府部门都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撤换。正如卢梭所言,在古代民主国家,“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1]也就是说,在古代民主制度中,全体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古代民主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个人的“极端自由”,而这种“极端的自由”却最终导致“极端的奴役”,民主蜕变为专制,所以古代民主制度有其致命的缺陷。

(二)现代民主制度

与古代民主制度不同,现代民主制度摒弃了古代民主的“极端自由”倾向,把民主框于共和之内。从实践上讲,它是在美国创立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美国的创立者打败了英国的殖民专制,为实现民主梦准备了前提。但是,麦迪逊等人认为,古代民主制度必将导致“野心家们以‘讨好人民开始发迹,以蛊惑家开始,以专制者告终,使国家从民主蜕变为专制”。[2]为避免民主最终蜕变为专制,必须把国家“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即用共和消除民主的绝对化倾向,这就实现了民主的“公利化”,古代民主制就让位于现代民主制。

由此可见,所谓现代民主制度,就是以共和为框架,以民主为内容,以宪法为基石,一切国家机关都由选举产生,并具有严格任期制约的国家制度。现今许多国家,比如美国、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实行的都是现代民主制度。

二、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代民主制度的认知现状

(一)基本认知概况

课题组以“我国的现代民主制度”为主题,以民主、共和、现代民主制度等为主要内容,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和座谈。在针对大学生的调研中,共下发问卷350分,收回301份,其中有效问卷297分。同时,我们在调查的高校找了5名左右的同学座谈。我们调研的总体数据如下:

(二)大学生对我国现代民主制度的典型错误观点

1.中国没有真正的民主

调查结果显示,有29.1%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并没有真正的民主。在访谈中,个别大学生提出,“在许多国家,比如法国、韩国等都是直接选举总统,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是美国选民选出来的,而我国并没有实行普遍的直接选举,他个人也没有参加过国家主席的选举,所以我国不存在真正的民主”。

2.民主集中制就是专制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有32.9%的大学生认为“民主集中制”实质上是披着民主外衣的专制。这些学生提出的依据有三:一是,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个人服从集体,全党服从中央”,是共产党专制的集中表现;二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有专制的特征,如过去的苏联,现在的朝鲜;三是,在我国基层,广泛存在着“家长制”、“一言堂”等不良现象。

3.我国不是宪政国家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4.7%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是“非宪政”国家。不过,有83.4%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国家,有36.7%的大学生认为,人治现象仍然很突出。

4.议行合一不如三权分立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41.7%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议行合一”不如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这些大学生的理由是,“‘三权分立可以通过对立和制衡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从而避免国家走向专制,而‘议行合一将会因为一个机关‘同时掌握立法权和监督權而导致专制”。

三、大学生产生错误认知的原因探析

(一)大学生的民主政治知识残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只简单介绍了民主的概念、来源、性质和发展程度等浅显问题,对于民主、共和、民主与共和的关系、古代民主制度和现代民主制度的关系并没有深入阐释。再加上近几年来个别教师和学者对我国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和非民主国家的宣传,致使部分大学生在缺乏系统民主知识的条件下,产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错误判断。

(二)两种对立的历史基因共同导致对民主集中制的误解

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产生了封建专制基因和反封建专制基因,这一直是中国阶级斗争历史的一根主线。因为有着“反封建专制”的遗传基因,使得部分群众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往往把一切对个人自由的限制都戴上“专制”的帽子。而一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违背民主集中制的种种行为,如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个人专断行为,确实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封建专制基因,这也是导致部分大学生误认为民主集中制属于新型专制的现实根源。

(三)“宪政”讨论引致“非宪政国家”误解

2013年,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宪政”问题的大讨论。当时,一方以中国人民大学的杨晓青教授为主,她认为宪政只属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专政,而不属于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3]另一方以茅于轼、王建勋等国内知名学者为主,叫嚣着要中国共产党推行“三权分立”和“联省自治”,即在中国推行西式民主和联邦主义。[4]双方都绕开了“公共利益”和“限制政府权力”这两个宪政的根本特征而进行的无谓讨论,把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国人引入认识歧途。

(四)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缺位导致“议行合一”被矮化

在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大众传媒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众传媒在宣传我国国家机构“议行合一”的组织活动方面存在严重缺位的现象,从而导致导致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公民,欠缺对我国选择“议行合一”这一组织原则的理论依据、历史渊源和现实需要的了解。但是,许多传媒对西方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的组织活动的宣传却颇感兴趣。比如,对美国国家机构的运作,从美国参众两院、最高法院和总统的分权、竞选,到相互之间的权斗,许多媒体都进行全天候跟踪报道,使许多大学生耳熟能详,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只知“三权分立”,不知“议行合一”。其实,“三权分立”的实施效果并不像部分大学生想象的那么好。郎咸平先生曾经说过,在印度,“想修一条高速公路,投下100块,前95块被各级官僚侵占,最后剩下5块,拿这5块钱,透过“民主”的程序,把项目给搞“黄”了,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四、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代民主制度自信的对策

要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代民主制度的自信,不能靠死记硬背,也不能靠“乱打棍子”,只能依靠明晰的政治观点和正确的理论来释疑解惑。

(一)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是真正的民主政治制度

真正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以议会制、选举制、任期制、政党制等为制度框架的国家制度。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这体现了中共承认其执政权力是来自人民授予,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这既表明国家权力是来自人民的授权,也体现了我国的议会制、选举制和任期制,同时还体现了人民牢牢地掌握着国家权力。

民主政治国家的选举制,分为直接选举制、间接选举制和混合制三种基本形式,我国实行的就是典型的混合制。我国《选举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制度。具体来说,在基层,比如村委会选举、居委会选举、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选举,都是直接选举,乡镇、县级的人大代表也是直接选举;地市(设区的市)、省级和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都是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国家主席和中央级主要国家机关都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而美国总统是由“选举团”选出的,并非选民直接选举,属于典型的间接选举制。所以,个别大学生认为“我国没有普遍的直接选举,所以我国没有真正的民主”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

(二)民主集中制能够有效避免过度民主化和专制倾向,有效激发国家活力

首先,民主集中制能够有效防止“过度民主化”的弊病。过度民主化实际上就是绝对民主化倾向,而绝对民主化终致“民主的专制”,这也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包括马基雅维利等思想家对其诟病不已的原因。目前,如希腊等西方国家已经尝到了“过度民主化”的苦果。二战以来,希腊的政治家不断以“更多的民主权利和更好的社会福利以换取选票”。2008年发生经济危机之后,希腊就踏入了“民主陷阱”,享受高福利的公民不想与政府“共患难”,结果在短短的几年,希腊政府多次垮台,经历了从帕潘德里欧到齐普拉斯的几易其手的政局动荡局面。而正因为我国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政府才能及时推出“四万亿救市计划”,顺利渡过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其次,民主集中制能够有效地避免我国走向专制。从共产党本身来看,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选举产生的,实行任期制,且最高权力由七大常委共同掌握,这充分体现了民主的制度设计。也许会有人说,过去毛泽东曾经脱离集体领导,一意孤行。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毛泽东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始终在探索一条“走出中国历史怪圈”的新道路,这是探索中的曲折;另一方面,“假如当时的中央常委,除毛主席外都是彭德怀,最终局面肯定不同”。[5]从我国国家政权来看,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包括政府在内的其他一切国家机关都是由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这些国家机关要对全国人大负责、接受全国人大监督。而全国人大的代表平时工作在一线,每年集中在一起开会10多天,它本身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专制的机关。

至于部分大学生提出的三点疑惑,其一“個人服从集体、地方服从中央”,这是一个政党和国家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不能构成否定民主集中制的佐证。比如,在政党制度的发源地-英国,其政党实行的也是集中制,如果党员违背了政党领袖的意图,轻则警告,重则开除党籍。其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带有强烈的专制倾向”,主要是因为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封建专制基础上建立的,很难完全摆脱其“遗传基因”的影响,这些国家为与“专制基因”进行历史的切割,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比如中国。至于第三点,“家长制”和“一言堂”现象正是封建专制基因的直接体现,和民主集中制本身毫无关系,而且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依靠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

(三)中国已经是一个宪政国家

要讨论宪政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宪政到底是什么,宪政的实质又是什么。所谓宪政,就是以宪法等法律形式限制政府权力,确保政府目标是公共利益,同时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政府“超社会权力”的非法侵害。由此可见,宪政的实质就是以法治确保政府“不变态”,不任性。所以,宪政不等于三权分立,也不等于多党制,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只是宪政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只要一个国家的“超社会权力”受到法律的有效制约,既能够确保国家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又能有效地防止其任性地侵犯公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合法权益,这个国家就实现了宪政。

中国政府的唯一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而且国家权力的运转已经受到宪法和一系列法律的严格限制,比如《宪法》、《立法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等。所以,我国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宪政国家。既然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我国是法治国家,实际上就是已经认同了我国已经是一个宪政国家。

(四)议行合一原则可确保人民同时掌握国家的主权和治权

议行合一直接体现了共和与民主的融合。共和要求国家的存在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这就要求主权属于人民;民主要求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这就要求人民掌握国家治权。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曾经说过,制定法律的人要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法律应该怎样执行和怎样解释,所以最好的体制莫过于能把行政权与立法权结合在一起的体制。[6]马克思也曾经说过,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该是兼管立法和行政的机关。[7]正是在这一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以“议行合一”为组织原则而设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确保人民同时掌握国家的主权和治权。

至于部分大学生提出的“三权分立能够有效地实现权力制衡,防止因权力集中而走向专制”观点,在实践上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分权制衡容易造成政府、议会和法院之间的对峙,造成拖沓、混乱和推卸责任,导致政局动荡。1946年到1958年,法国政府在短短的12年,经历了20届政府,平均每届政府寿命只有半年,其中最短命的政府只存在两天就垮台了。其次,二战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政府任性越权倾向,三权分立正在失效。例如美国的宣战权属于国会,但从1945年至2008年,平均每2.1年美国都要卷入或发动一场战争,大部分战争都未经国会授权。

概而言之,只要我们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当代大学生释疑解惑,就可以使他们树立制度自信,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卢梭[法].社会契约论[M/CD].青苹果数据制作中心,2012(7):88.

[2]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詹姆斯·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80-6.

[3]杨晓青.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红旗文稿,2013(10):4-10.

[4]王建勋.宪政之我见.炎黄春秋,2013(08):7-8.

[5]林蕴晖.陈云谈如何评价毛泽东[J].报刊荟萃,2006(9).

[6]卢梭[法].社会契约论[M/CD].青苹果数据制作中心,2012(7):64.

[7]编写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7.

[8]王月兵.凤凰知道:美国总统想打谁就打谁[EB].凤凰网,2013-09-2(50).

作者简介:渠章才(1976-),男, 山东聊城人,法学硕士,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当代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