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18-05-14颜永清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病因防治措施

颜永清

摘要: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由于该病主要引起患猪生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因此又称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而高致病性病例是由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变异株引起,该变异株致病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以妊娠期母猪以及刚出生的仔猪为易患猪群。该病首次在美国报道,我国最早于1996年报道了猪蓝耳病。由于该病可对养猪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明确其病因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猪;蓝耳病;病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3-0046-02

1 病因及流行特点

自然宿主为猪和野猪,在出现显性症状前,病毒一直在猪体内潜伏感染,一旦感染很难清除。

传染性强,可通过水平传播途径在不同年齡、品种、性别的猪群内传染或通过感染的妊娠母猪垂直传播给仔猪。

易感猪群往往为免疫功能较低的、营养不良、全身情况较差的猪群,尤以围产期母猪以及刚出生的仔猪居多。据统计,该病可引起母猪流产率达30%,引起仔猪感染率达100%、死亡率达50%,此外育肥猪也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该病除了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外,还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猪群内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

2 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

2.1 发病诱因

应激:短期高强度的应激可诱发已感染PRRSV的猪群出现流产、猝死等情况,而长期低频的应激,如猪舍通风不良、温度不适、卫生环境差等多种外界危险因素可引起猪群大面积发病。

持续排毒:一部分蓝耳病毒活跃的母猪可通过胎盘、乳汁等途径传染仔猪;发病仔猪大量排毒,若清洗空栏不足导致饲养环境中蓝耳病毒长期存在,感染后续批次仔猪,育肥猪同样存在反复感染情况。

引种:在蓝耳病毒阴性猪场引入阳性带毒种猪,则可导致猪场大面积蓝耳病暴发;在蓝耳阳性稳定场,引入蓝耳病毒感染活跃种猪,则可因打破之前的感染平衡状态,若同时伴有隔离失调,则可导致猪群暴发蓝耳病;蓝耳阳性猪场引入阴性种猪,在隔离驯化不到位时同样也会引发蓝耳病。

2.2 临床表现

该病感染后潜伏期为3~37天不等,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由于主要侵及生殖及呼吸系统,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猪群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母猪以生殖功能障碍为主,育成猪以呼吸系统功能损害表现为主,仔猪则表现为出生后喂养困难、高死亡率。

发病母猪以精神不振、食欲废绝、逐渐出现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妊娠母猪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流产、早产等[1]。仔猪则以呼吸困难,运动失调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产后1月内死亡率最高。1月龄仔猪有时可出现腹式呼吸、进食困难、高热、腹泻、共济失调等,少数仔猪可见浅表皮肤发蓝发紫,全身肢体末端皮肤发绀。断奶前死亡率较高,断奶后增重降低,死亡率可达10%—25%。若能耐受,则日后可表现为生长缓慢,并易继发其他疾病。

另一种情况则表现为感染猪不发病,但血清PRRSV检测持续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2]。剖检病畜可见其心脏大血管均有出血点,肝脏肿胀,有坏死灶。肺组织弥漫性出血兼有间质性肺炎。喉头充血、水肿并有填充物堵塞,气管黏膜炎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增生。多个浅表部位淋巴结肿大伴有出血,多个腹腔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现胃溃疡并伴有点状出血,生殖系统浅表部位黏膜坏死并伴有糜烂性变,脾脏、肾脏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 诊断及治疗

通常根据当地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病死猪剖检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生产的任何阶段,患猪以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或围产期母猪繁殖障碍或有相关病史,猪群整体情况不理想,就要考虑PRRS。进行病毒RT - PCR检测是较为精确的诊断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行相关检查明确病情。

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可针对病猪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1 对症治疗

目前临床常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配伍糖皮质激素进行肌注,同时补充足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部分地区主张配以中成药,治疗时间7~l0天不等。

3.2 中药治疗

结合病猪的发病情况以及病理状态,给予清热、降火、调节内环境稳态等对症,如给予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等。

3.3 免疫调节

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免疫计划,一般均需二次免疫。

3.4 保持猪舍环境卫生及营养状况

在治疗同时要定期使用专门的猪舍清洁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保持猪舍干燥,降低相关的应激因素。科学配置猪饲料,增加维生素和多纤维原料。

4 预防措施

4.1

一般预防措施

预防接种:为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在感染后早期注射减毒活疫苗可预防发病,感染猪的临床症状表现尚不典型,在短期内应继续加强免疫,1年内至少需要注射3次。此外还需进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疫。

加强饲养管理:断奶较早的仔猪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加之此时母源抗体消失,因此应加强对仔猪的饲养,喂养消毒杀菌的清洁水,并给予充足的优质全价饲料,适时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免疫调节剂。

提高饲养人员监管水平:定期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其对该病的防范意识以及监管能力,同时定期对高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高发季节时需要定期对易患病区进行专业系统的消毒处理。

严格规范处理病死猪:严格按照处理患病死猪规范处理病死猪,需及时报告不明原因死亡猪群并及时正确处理。

4.2 特殊病例预防措施

对于易感仔猪在饲养过程中需要避免仔猪断奶性应激,不断调整饲料的比例,达到良好的营养状态。此外应保持保育舍中空气流通,可以采用优质蛋白少而精地喂养,尽量减少氨等有毒气体的浓度,降低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

4.3 加强猪舍环境卫生

应调整猪舍内猪数的比例,避免过度拥挤,并保持良好的温度控制和通风换气以减少外界环境不适带来的慢性应激,提高猪群抵抗力。

由于该病常以接触传播的方式传染,或从新购进的患猪通过排毒感染本场猪,由于感染猪的口鼻分泌物以及尿粪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致病病毒,因此需加强对新购进猪的检疫,及时切断本场猪与患猪排毒物的接触。

4.4 提高疫情监测以及预警力度

对各地区疫情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和预测,提高预报准确率。对于已经发生疫情的病区需要进行重点病原监测。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对高发地区进行集中监管。

参考文献:

[1]孙宝权,猪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猪瘟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1):36-38.

[2]王道坤,戚建刚,猪蓝耳病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体会[J].畜牧市场,2010(2):38-39.

猜你喜欢

病因防治措施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