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队”离场也可能是利好!

2018-05-14韩平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救市证金汇金

韩平

上周末,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成,季报显示国家队基金规模已经大幅缩减超过九成,实际规模已不足设立时的1%,因此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国家队基金"已清盘。

不过,可能出于对市场大跌的担心,对于这样一个确定的事实,10月29日下午,证监会居然回应称:“有关报道存在曲解,事实是相关机构持有的股票不但没有减持,反而有所增加。”

国家队基金退场,中金、证金尚在

事实上,国家队离场并不必然意味着利空,毕竟政府救市只是权宜之计。

关键的问题在于,离场的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可以令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如果这个市场前景光明,国家队的退出标准、程序以及节奏能够明确,相信这样的退出不但不是利空,反而有可能是利好。

但是从目前的操作来看,国家队退出似乎是要走一条隐密的道路,其动向非常不愿意为市场所了解:官方自己从不表态,民间的动态分析出一条就驳一条。

相比证金、汇金等国家队直接操盘的救市资金,这2000亿公募基金是更加公开与透明的,其每个季度披露的季报,都可以让投资者了然其重仓的股票以及留存的规模。但是,这个公开的渠道却被清理了,相对没那么透明的证金与汇金的救市资金却得以保留。

从目前的最新数据来看,5只国家队基金在豪赚233亿元之后,其净赎回比例皆在99%左右,这意味着将近2000亿的基金基本清仓, 而中金与汇金似乎离清仓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数据显示,目前仅上述两家公司,就还是570只个股的前十大股东之一,其中持股数量超过1亿股的公司有58家。

香港的经验值得借鉴

不管是当年索罗斯做空港股还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都存在着政府出面协调资金或是直接掌管救市资金,对市场进行救助的行为。

尤其是98年香港的“金融保卫战”,港府动用外汇基金,真金白银买入蓝筹托市,同时在场外出台配合措施限制卖空和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最终令做空港股的国际对冲基金被迫平仓,并令投资者做多信心爆棚迅速跟仓。

不过,更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不是港府资金如何买股票,而是其全部合乎法规的、完全市场化的、非常透明的退出过程。由于退出措施得体,其退出(退出前其持股总市值已占港股总市值的6%),不但没有对市场形成任何冲击,还很好地实现了投资人与政府的双赢。

当年香港政府耗资l181亿港元成立外汇基金,买入33只恒指成分股。后来,香港政府公开宣布:通过发行盈富ETF指数基金来实现救市资金的退出。这相当于是将这部分救市资金所持有的股票,转变成基金的份额交由大众持有。

历经三年多时间,截至2002年10月15日,除了外汇基金自留515亿港股作为长期投资外,其余股票全部出售完毕。香港政府共获利约983亿港元,回报率超过83%。

A股救市“宴席”怎样散场才好?

对照而言,虽然出发点是救市,但是A股救市却被市场形容为是国家的超级韭菜收割机,五大基金赢利233亿元,与普通投资者没有丝毫关系。当然,我们的救市资金有一部分是向金融机构的借款,那么这部分借款在五大基金清盘后是否归还?利息怎么算的,都结清之后是否还有盈利?这些盈利是转入汇金与证金继续救市,还是收归国家财政,还是进入投资者保护基金?

我们已经有了香港成功救市的经验,可谓具有了非常好的后发优势,但却弃香港的成功经验不用,反而背道而驰——非但没有把证金公司、汇金公司等以国家队名义进入市场的资金转化为公募基金,转化为相对透明的指数基金,反而将五家基金公司独立管理的基金进行清盘,相关股票居然还倒给这些运作更加保密的公司!

由于证金公司、汇金公司还有什么梧桐树投资公司,其持股信息无需向公众交待,特别是对于未能在季度末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那些股票,其交易完全無法为公众所知悉。对于公众而言,它们绝大多数的交易信息全都变成了谜一般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国家队拿了国家政策的底牌与普通投资者做交易对手,中小散户以及其它金融机构怎么可能不是韭菜呢?

当然,现在补救也完全来得及,将证金公司的持股做成一只沪深300ETF基金,将汇金公司的持股做成一只500ETF基金!

猜你喜欢

救市证金汇金
证金公司的操盘之道,应避免与民争利
证金对多家上市公司“买而不举”
原来亏了23%
汇金科技存货风险暗藏
一图看懂中央汇金的3万亿家底
上证综指等
楼市新型“救市”,该不该出手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