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比较及衔接分析

2018-05-14许大龙段雪萍王体娟

知识文库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初高中教材内容

许大龙 段雪萍 王体娟

初高中地理课程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系统整体,相互之间既分工明确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目前初、高中地理教学相对独立,交流甚少,更因新课程教材内容本身的一些缺陷等,使得初、高中地理教学存在脱节现象。本文主要就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做简单的比较,并做相应的衔接分析,为初高中地理衔接校本教材的开发做准备。

初高中两个学段的地理教学衔接涉及多个方面,教材因为其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一直处于关键的位置。教材衔接研究可以明确指出高中教材中的承前内容和新增内容,有助于教师清晰认识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全套共四册,供七、八年级使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高中地理教材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必修有三册,选修有七册。必修一、二、三册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由于选修教材是为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不具有广泛性,且选修中的内容在必修中都有适量提及,因此本文对初、高中地理教材知识的衔接研究只针对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全套和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册。

1自然地理初高中教材内容比较及衔接分析

自然地理部分,高中以必修 1 来阐述,但初中却分散地穿插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具体区域中,且高中部分用了 19 目来阐述,初中部分用了 16 目,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更加丰富。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自然地理内容的先后顺序,分析如下:

1.1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非常重要、但最为复杂的部分,因此高中教材对其从运动的一般特点到各自的地理意义进行了详尽的叙述,而初中地理教材因为学生逻辑、空间思维的局限性,没有进行深入展开,只是简单地对自转公转的一般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了介绍。

1.2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在高中属于岩石圈的内容,初中则放入大洋与大洲进行介绍。初中教材中对该知识点的描述是从“沧海桑田”的现象出发的,而对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描述的并不深入,但高中教材中对于地质作用产生的现象通过案例了解,着重阐述相关原理。

1.3气候

气候作为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都至关重要,因此,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异常重视。高中教材从气候形成的根本——大气运动角度来解释气候形成的原因、分布,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初中教材中,很多自然地理要素都归入区域中进行简单学习,只有气候部分,不仅与天气进行比较学习,还从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开始进行详尽的介绍,再在单独的章节中一一阐述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四个部分。

1.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于该部分知识,初高中地理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大同小异,但高中部分在整个必修 1 中一直有所贯穿,且分析较初中部分更为深入。

2人文地理初高中教材内容比较及衔接分析

人文地理的分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口、交通、农业和工业。在教材知识中,高中地理教材共计 18 目,初中教材也是 18 目,从数量看二者相同,但高中阶段的人文地理同样分布集中,包含在必修 2 之中,而初中教材则分散地分布在世界地理各个区域中,交通部分则包含在中国地理中。

2.1人口

初高中教材在人口部分都涉及人口的数量增长,初中教材简单介绍了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增长率,高中教材则是在初中教材的基础之上,阐述了人口增长的模式,以及人口的迁移知识。但最终,二者都回归到现实中,强调了人口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2交通

交通是人文地理的重要部分,对于该部分内容,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中最为接近的便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介绍以及选择。此外,初中教材在世界地理的各地区及国家、中国区域中都提及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等问题,横向的为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高中教材则在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上,纵向的介绍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等。

2.3农业与工业

农业与工业是人文地理最重要的两个组成要素,高中教材中农业与工业各占一章内容。对于农业部分,高中教材从农业因素、地域再介绍到具体农业类型,初中教材则是在世界、中国范围内介绍重要的农业类型,没有上升到太多的理论,但对于农业类型,初中与高中教材所做的选择大同小异。工业部分,高中教材从工业因素、地域、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区,将工业部分的知识介绍的较为详尽,初中阶段则与农业一致,选取的相关国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高中有很深的联系。

3 区域地理初高中教材内容比较及衔接分析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性之一,对自然地理各要素的深入学习将最终落实到区域中,区域的划分依据多种多样,初中教材从范围的角度,大致划分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世界范围内又划分为各个地区及国家,中国范围内则划分为四大区域。对于此点,高中地理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必修3的区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具体区域,比如西北荒漠地区、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而且选取的区域中,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尖锐。这是初中地理教材不具备的深入点。

3.1区域差异

对于区域差异,初中课标要求通过初中教材中不同区域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区域的比较中,理解、深化该点,而高中教材则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不同区域、同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来逐一介绍区域与发展的关系。

3.2区域可持续发展

该部分知识高中教材通过四个案例来阐明,初中教材则穿插于世界、中国两部分区域。

3.3环境与发展问题

对于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初高中地理教材都从世界范围和中国范围内各选取了一个区域,高中教材在中国范围内选取了西北这一区域,阐述西北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初中教材在中国范围内选取了黄土高原地区,着重讲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包括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保持。世界范围中,初高中地理教材都选取了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初中教材重点讲述了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高中教材则更为全面的阐述了雨林的分布、全球环境效应、脆弱性、开发和保护。

3.4流域开发问题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初中教材对于河流阐述较多的是中国地理中的长江和黄河,重点讲述了长江、黄河的开发和治理,高中教材则在此基础上,讲述了世界范围内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3.5区域农业发展

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对中国自然环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因此八年级下册则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中國四大区域,每个区域都详细阐述了该区域的农业类型。高中地理则将重点放在了四大地理区域的东北地区,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阐明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业类型、农业特点。

3.6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本,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在区域上都选择了中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进行介绍,初中教材中选择了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介绍了该地的石油资源开发,高中教材则是选取了山西的煤炭资源,详细介绍了开发条件、利用过程、以及保护措施等。

总之,初中的内容浅湿易懂,高中内容综合复杂。所以,学生进入高中,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会显得不太适应,衔接出现瓶颈,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初高中地理衔接内容,对初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处理,对初中没有接触过的重点知识进行重难点突破,有的放矢,初高中衔接顺畅,教学效果将更加明显。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临夏州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个案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6]GHB0630)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初高中教材内容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