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主题图,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2018-05-14曾艳娟欧阳伯祥

知识文库 2018年6期
关键词:同学数学教师

曾艳娟 欧阳伯祥

对于广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难度较高,知识接受较为困难。这就意味着教师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进度、有效选用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这一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此,“主题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在广泛实践中大大提升了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特点,探讨了应用主题图提升其学科素养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引言

小学是广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学习习惯养成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数学作为小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刻影响着广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基于“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教学主题图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价值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实践与认可。所以,探究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1 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主题图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们,受其年龄的限制,往往会集中注意力于一些活泼、生动、鲜艳的事物,所以无论是主题图的主体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亦或是展现载体,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群体的认知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实现教学工作开展同其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其学科素养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下文中我们以主题图的展现载体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呈现:

1.1媒体呈现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其所选用的主题图大多为半成品,即往往是对某一结论的直观展现,缺乏对过程的细致讨论。除此之外,主题图受教材篇幅、内容等要素的影响,很难生动的反映某一生活化的场景,这使得其实际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当顺应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借助于多媒体平台,有效融合文字、图画、音频等要素,为孩子们带来更加鲜活、生动的视觉体验,使其可以深入了解并记忆某一知识点。例如,我们现在很多老师采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包,它里面包含了例题教学和练习题,具体来说,它是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任务,其涵盖了配音呈现、动画呈现以及微课呈现这几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呈现方式,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的多样化、层次化的发展需求。

1.2故事呈现

对于低年级的同學们来说,他们往往对“故事”这一载体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故事中使用的丰富的色彩、生动的语言以及有趣的情节,往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带领他们走入一个预设的情景,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所以主题图的呈现,就可以借助于故事这一载体,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以及主观能动性。巧借主题图,再加以变换,使其形成结合生活实际或者童话故事等形式呈现的情景,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比多少》时,结合主题图,编造适合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小猪盖房子》,学生爱听,爱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可以将关联密切的主题图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汇编在一起,并且借助于故事将其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1.3表演呈现

小学低年级学生所在的年龄段,往往比较喜欢一些动手操作或者是亲身体验的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群体的学习特点,借助于表演这一方式来呈现主题图。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提前让家长协助其孩子制作面具或者是头饰,然后在课堂上开展分角色扮演的活动。由不同的学生扮演主题图中不同的人物或者是小动物,进而模仿这一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更加深入地感知某一角色的问题,具体涵盖了以下几个层面:首先,要演出主题图所涉及的情景。表演的切入,可以将静止的主题图“动态化”,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几》的情景图,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以生动、形象的阐述主题图的内容,以对话,表演的形式带领学生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当尽可能应用一些生活化的资源,例如课堂教学的场景,即对主题图进行“班本化”处理,从而营造一个更加真实的主题情境。最后,借助于对主题图的表演,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由表述自己的问题与看法,及时提出其疑惑的地方,从而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2 科学应用主题图

主题图价值的实现,往往需要借助于一个特定的情境,进而引导学生们思考问题、探寻结果,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数形结合” 这一原则的有效落实,最终帮助低年级同学们实现从具体向抽象的有效过渡。我们以一年级上册《开学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以“看图写话”为教学思路,引导同学们表述插图的内容,涵盖人物年龄、性别、数量、活动场景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图中有几个女生?有几个男生?天上有几朵云?地上有几朵花?……如此一来可以让同学们逐渐掌握同“自然数”相关的概念,使其可以直观感受到事物所具备的数量特征,从而为后续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全面利用教学资源

主题图开发与利用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新思路,但是教师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应用但不局限于这一形式,可以适当对其进行拓展与延伸,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眼界的重要目标。我们以《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公园这一社会化场景为背景,彰显着许多同生活关联密切的要素。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图中人物的行为,以此为基础,引入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其可以借助于生活化的场景,深入学习并有效应用学科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例如教学《十几减9》,可以好好利用例题的主题图呈现“小丑哥哥原来有15个气球,卖了9个,他还有几个?”——在气球数变换的活动中,理解减法的含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以及校园内的有效素材,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全面探索,积极发掘实际生活中同数学学习关联密切的要素,促进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水平的提升。

4 合理整体图画内容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来说,许多主题图稍显繁杂、抽象,该年龄段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抽取到有效的信息,进而将其同学习内容相融合。所以广大教师应当有所选择的使用主题图,及时摒弃不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内容,实现其教学工作开展同学生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

我们以《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对教材内主题图的观察,我们发现图中人物的动作特征并不明显,学生很容易在观察的过程中出现“各执一词”“发散太大”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正常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其掌握有关“乘加”、“乘减”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破除这一主题图的限制,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发掘、合理的整合、科学的分析以及高效的利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跷跷板乐园”主题图,涵盖了跷跷板数量、正在玩耍的孩子数量以及正在跑过来的人的数量。如此一来,有利于学生们更加直观、准确的把握主题图的信息,为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主题图应用的合理迁移,即某一主题图除了应用于本课内容之外,还可以引申应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以需要教师深入探寻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如何,深刻影响着广大学生理论的积淀、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这一群体,教师应当合理应用主题图这一工具,从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主题图、科学应用主题图、全面利用教学资源以及合理整体图画内容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教学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更好地契合广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助力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学生学习起点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1201542925)的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同学数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