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梁县五华山高际禅林初步考察

2018-05-14彭舟刘诗中

知识文库 2018年6期

彭舟 刘诗中

引言:五华山高际禅林座落于美如仙境的瑶里,五华山的主峰五股尖,为赣东北的最高点。高际寺旧称高际庵,传说始建于北魏年间。今高际山保存有明代大型高僧墓、明代高际禅林遗址。这之中的明代石构高际禅林规模宏大,所保持的历史风貌为南方禅林所罕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江西始终是中国禅宗发展和传播的最重要的区域之一。

禅宗后来分化出的五宗七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杨岐派)都与江西有深厚的渊源。沩仰宗的开山祖师沩山灵佑得法于江西高僧百丈怀海,后于湖南沩山开席讲法。他的门生,沩仰宗的另一位开山祖师仰山慧寂得道之后在江西袁州仰山传道说法。临济七传之后产生了杨岐派和黄龙派。杨岐派的开山祖师杨岐方会在江西萍乡杨岐山创立宗派,传道说法。黄龙派的开山祖师黄龙慧南原籍江西玉山,悟道得法后在江西南昌黄龙山创立宗派,传道说法。曹洞宗的开山祖师良介是江西高僧青原行思的第四代法孙,得法后,在江西筠州洞山创立宗派,其弟子本寂在洞山悟道得法后再往江西抚州曹山开席讲法。禅宗和另外两个宗派云门宗和法眼宗的开山祖师云门文偃和法眼文益也是江西高僧青原行思的第八代法孙和第十八代法孙。

中国禅宗在江西留下了数十处祖庭和道场,在江西创立了五个宗派和无以数计的禅宗典籍,在江西境内留下了深厚渊博的佛教文化遗产。

高际禅林虽缺乏可靠历史文献记载,但从现存的文化遗址和历史风貌来观,它又是一处十分珍贵的原汁原味、原生态型的禅林遗存,它应是一处被历史岁月淹没的有声望的禅林道场,完全解读它虽需时日,但仅从目前的规模和保存状况来观,不仅在江西少见,就是在东南地区也不多见,加之其保存的生态环境如此之好,因而它具有着历史与观赏双重价值。

1 美如仙境的禅林景观

五华山高际禅林座落在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瑶里,瑶里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东北,与安徽休宁、祁门县交界。五华山仰天台的五股尖海拔高达1600米以上,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密,种类丰富,其中不乏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4%以上。现代诗人赞道“瑶河九曲水潺湲,涧壑生花瀑滃然。白石塔边青雾绕,仰天台上玉茗鲜。冲霄五股连星没,镇地虎头涌碧泉。水韵山魂难入画,天工妙笔赋新篇。”

高际山瀑布位于汪胡村对面的南崖山,那50米宽的水帘从60余米高的崖头倾泻而下,水花飞溅,声撼群谷,白雾飞腾,浪涛翻滚,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象。由白石塔、虎头山和五股尖诸多溪水汇集的瑶河,水质甘甜,清澈见底,千姿百态,蜿蜒向前。河中红鲤、草鱼成群结队,身肥体壮,追逐嬉戏,怡然自得,成为高际山下的一大景观。位于东梅岭三银碗东南方的五股尖,古称芭蕉山,明代饶州知府徐策有诗云:“蜿蜒起平陆,翠峰插青霄。时有风雨作,疑是战芭蕉。”清乾隆《浮梁县志》对高际山的有名山峰作对描述:“夕阳岭,位于五华山北,相传蓝采和吹笛于此。其巔有黄竹岭、长丰岭。自岭而下四山壁立,道路曲折。明代郡守陈策诗曰:“岭上人吹笛,何人识是仙;笛终人未见,江树夕阳天。”“白石山,在县东北七十里新正都,舆芭蕉山对峙,峭壁万冈,白石磷磷,瀑布一泄千丈,其东南有龙井,旱祷时应。”“芭蕉山在白石山右,距县八十余里,翠峰插天,望之有似蕉林,因名“龙虎山在新正都,去芭蕉山三里许,崖皆石硝绝难攀,岭有池,广数十亩,深不可测,士人云有龙藏之。”五股尖是五华山的主峰,接天连云,峰高谷深,山势险要。深秋时节,经常出现山上山下两重天的奇异景观。五股尖观日是一大奇景,晴天万里无云时,在山上可以眺望瓷都景德镇。位于汪湖的原始森林,林内古树参天,曲徑通幽,水声潺潺,千奇百异。林中珍贵的红杉、南酸枣、豹皮樟、青峰冈、檫树、红楠木、香枫、马银花、香榧等古树名木记录着“杀孙封山”的悲壮故事。而天河谷之水就像一群脱僵野马冲向山下,长年累月的咆哮,使天河谷内的岩石形成了一个个奇洞与深潭,冠名“龙井、灵芝滩、仙人洗足、神龟偷酒”等自然景点奇观,使你置身其中,难辨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

民俗曰:山厚人肥,山清水秀,山驻人宁。瑶里的五华山,正是这一俗语的生动诠释。瑶里的五华山,是绿色的山。自古以来,那绵如长城,固若铁壁的群峰,为瑶里抵挡了多少自然灾祸,积蓄了多少宝贵资源。瑶里的五华山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山,它生林木,长花草,藏珍禽,养奇兽。它吞云挟雨,飞瀑流泉,生发万千气象。这里哪一座山不是葱茏滴翠!哪一座峰岭不是云缭雾绕!哪一条山谷不是斑谰如锦!到瑶里,一定要登五华山的圣山高际山,这里在秦汉时期是方士隐逸的神仙都会,唐宋以降又成为佛教禅林圣地。这里是交融着文化,喷射着自然魅力的名山,随时都在展露芳姿。高际禅林所蕴藏的博大精深文化,给这方山川注入了古风雅韵,山因此灵动,水因此更温情,心的翅膀也因此飞得更加欢畅。

2 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

高际禅林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包括寺院(庵)、寺塔、僧塔(墓)、摩崖石刻、石经幢、禅田茶园,路亭、桥梁等,而这些遗存均分布于原生态环境,造就了高际禅林的历史性、真实性、完整性。现将沿登山路线分布的主要遗存介绍如下。

2.1七宝如来石经幢

此石经幢位于婺源与浮梁上高际山古道交汇处,这是旧时婺饶之间山民、茶民、商贩过往的山径,也是善男信女进入高际禅林礼佛的通道。

该石经幢已倒伏于地,华盖形宝顶被挪于四方体基石上,基石稳固地埋入山林。幢身柱状,高1.90米,八棱面。每面周长12.5厘米。华盖形顶石双层,下层卷边为檐,亦八棱面,下宽上窄。上层作为顶覆钵状。盖顶高30厘米。上边长13厘米,下边长20厘米,底座高50厘米。四方柱,边长30厘米。

该石经幢为坚硬的花岗石质,每一面竖刻佛语如下: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

南无口怖畏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宝胜如来/

第八面镌“崇祯三年中秋日吉旦立”年款。

石经幢俗称弥陀柱,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代,作柱状,上有盘盖,大于柱径,刻垂幔、飘带等图案,柱身多刻陀罗尼或其他经文和佛像。

南无,亦作“南谟”,梵文Namas的音译。“归敬”、“归命”、“敬礼”的意思。佛教徒常用来加在佛、菩萨或经典提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

如来,佛教名词,梵文Tatha ga ta(多陀阿伽陀的意译),为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是开示真理的人,佛教用以自称。

2.2“南无阿弥陀佛”摩崖石刻

此石刻位于尼姑庵下之北大路旁,嵌入山体整石的一个自然破裂面,形状半弧形,花岗岩。石刻高1.80米,最宽处1.70米,上部阴刻“南无阿弥陀佛”,左竖刻“崇祯三年如余贞敬之”阴文字款。

按:崇祯三年为公元1630年,这与下距400米处交汇路口所立石经幢时间大体吻合。此地自古以来被当地人称之为“燕形石”。

该石刻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如下信息:

①这里是浮梁、饶州、婺源、休宁、祁门等赣皖香客进出山的必由之路。

②在明末的崇祯年间,社会动乱,礼佛信众日多,大都寄身家性命于佛像寺庙,因此高际山腹地,仰天台下沿溪间所建立的庵、寺、塔、刻石、经幢先后出现,填补了僧俗两界人们的心理上的失衡。

③不论经幢、摩崖石刻之载体,均系燕山期地质年代的花岗岩石,刻写方式粗放,不过分雕饰。

④整个崖面刻字平齐,除横排佛号与竖刻年款、姓名外,2/3的刻字面上大都留白,不着一字痕迹,它是在昭示佛的功德无量?还是居士香客虔心礼佛,天日可鉴的文字表白?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正是“禅”的最高意境的表述。

刻石上从右至左所刻“南无阿弥陀佛”中的阿(e),梵文Amitabha Buddha(阿弥陀婆佛婆)、Amitayus Buddha(阿弥陀瘦斯佛陀)音译的略称,又简称“弥陀”,意译“无量光”、“无量寺”,大乘佛教的佛名。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为净土宗主要信仰的对象。佛经说此佛于过去世为菩萨时,名为法藏,曾发四十八愿,长期修行,成为佛陀。《阿弥陀经》说:“念佛”,多为念阿弥陀佛名号。在寺院的佛殿上,阿弥陀佛塑像常与释迦、药师二佛并座,成为三尊。佛教之所以极力主张众生跟随阿弥陀修学佛法,从此一心称念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求生极乐世界,那么阿弥陀佛会在这个人临终的时候接引去西方极乐世界。

2.3尼姑庵遗址

尼姑庵遗址座落在燕形石下右侧两峡峙处的台地上,东边平缓坡地是一座大型高僧墓,编号M2,(当地人称和尚坟)。

尼姑庵建筑遗址东西宽约12米,南北长约16米,面积约192平方米。为三进式建筑平面,四围均用中小型石块砌筑成墙体。从上、中、下三堂的隔断从石料配置到砌结的工作面都显粗放。

从遗址内出土的瓷片看,大都为晚清景德镇民窑烧制的青花瓷杯碗残片,其中一件圈足底书“白玉斋”款,这应是清代景德镇瓷堂名款。另见有一青花瓷片,上有青花书写的“大明成化年制款”,这说明尼姑庵的年代应早在明代。

2.4和尚坟(M2)

墓地座落在燕形石下的斜坡之上,与尼姑庵旧址紧邻。座北朝南,背倚青山。燕形石山岩突露,坚实可依。南面地形开阔,青竹摇翠,溪涧鸣环佩,左有“青龙”,右拥“白虎,是堪與家眼中难得的“吉埌”。

墓塔分上中下三层。底层平坦开阔,广约一亩,为祭祀坪,中间铺长条石板台阶,中层为前堂,左右兩翼,各砌护石墙,构筑出的前端祭拜台,颇显庄严肃穆,占地面积约0.2亩。

上层后室即被寝宫上的葫芦状宝顶石己被盗墓者滚落到墓前祭祀地坪上。巨大的覆盘石整料打磨而成,周边为圆形,中央呈六边形。覆盘石直径2.50米,中央六边形的盖孔与宝顶石阴阳相套合,封闭严密。覆盘石中央厚,边缘薄,呈斗笠状,覆于石构寝宫口上。

墓塔寝宫上部由上下两道罗圈构成,罗圈依山势北高南低,罗圈墙体用瓦楞石盖顶,宽于圈墙,形成檐屋,以利排水,从远处观去又有宫廷屋顶建筑华贵之感。墓地周围与地坪上原横七竖八堆放散落的原墓塔石构件,包括罗圈护栏石、望柱、祭台前方石额等。经过现场初步复原,大体恢复了原有气势。寝宫开掘在山脚外,形成一个缓坡状圆形土圹,圆围用花岗石上下叠涩砌成逐浙内收的穹顶,合缝严密,未用灰浆。寝宫内积水污垢一尺多深,未发现有文字的碑石,只在当年盗掘的堆土中,收集到原置于寝宫内的青花骨灰罐的原碎片,类似“将军罐”残片,上有火焰纹、云纹、飞鹤等青花图案。此墓葬的年代只能依据盛殓骨灰的罐片判断其为明万历早期。

2.5“士孳大乐大喜仝墓”石碑

“土孳大乐大喜仝墓”碑,高68、宽30、厚8厘米,青色板岩材质,大猫形石左侧茶山坳发现。

碑文阴刻,自右往左读,“士孳”,失解;大喜、大乐为两个僧人;“仝”乃“同”的异形字,意与“同”相同,有可能是大喜、大乐两个僧人的骨灰合葬墓,也不排除“士孳”是另一个比丘(即“和尚”的俗名或出家后的法名。如果另一种推测可以成立,那么这块碑将是三位僧人的合葬碑。

五华山的丘壑台地有过高际禅林这样规模的寺院,当年出现极盛的境况,僧人为数也不会少,不论主持或比丘,抑或比丘尼(尼姑)死后火化,都有归葬处。可在五华山留下的只是两座大型的墓塔及这方墓碣,这真是一个谜;其次,两位僧人(或三位僧人)怎么会同时死去(或称圆寂),火化合葬在一起呢?是瘟疫、意外,还是发生过什么突发事情导致在极短的时间内死去,然后火化再合葬在一起,这又是一个谜。和尚是出家人,绝不可能被誉为孜孜不倦的士人合流到一处的,“士”多指学有所成的读书人,即“儒”,这个“士”能否理解为此碑中所记的大乐、大喜级别更高的僧人。

2.6打鼓石与“宝处在近”摩崖石刻

打鼓石位于石塔下约一百八十公尺处山崖下,下临深涧。

上下五华山的古道石磴与打鼓石擦身而过,处在山中间喇叭形开阔之处。

打鼓石为一巨磊,岩石深入山体之内。上部较平如砥。传言昔时高际寺的法会信息便是从在该石之上的鼓楼中发出的。因上距高际寺仅800米之遥,所以每日的“暮鼓”声会在山中久久回荡。鼓声在傍晚响起,也就是说宣示寺院一天的活动到此结束,僧众们便开始了各自的修行,此时寺院内不得再有闲杂人员,更不得大声喧哗。

“宝处在近”摩崖题刻,位于高际山打鼓石上行四五米处的岩面,高2.8米、宽3.65米。“宝处”两字作行书繁体“寶處”,指宝剑。“宝剑”是对寺庙敬称,这里的“宝处在近”意谓宝刹离此不远了,很近了。未曾料到之后有心术不良之徒将此视为提示附近藏有宝物的隐语,招致长老墓塔、寺塔先后惨遭盗毁,这是令当年题刻者始料未及的。

“宝处在近”四字竖排,每字16x16厘米大小,左边题款为大鄣山人口口口刻石。大鄣山,婺源之乡,横亘在婺源境内,与浮梁县接壤。婺源大鄣山乡水岗村之北,有石道经两县交界处之清幽桥来浮梁或上五华山高际禅寺烧香礼佛,许愿还愿。该石刻年代为明万历乙卯年(1615),与山腰明崇祯三年所立石经幢及“南无阿弥陀佛“摩崖石刻相距仅15年之久。可见明代晚期高际禅林佛事之盛与信众之多。同样,可以证明明代高际禅林佛事昌盛的还有载于高际山下的汪湖村《汪氏族谱》,族谱中的“银源八景诗”中的《高际晨钟》。汪家人將《高际晨钟》写入八景诗,钟声传出的地方正是“白云深处有僧庐”的高际寺。

2.7亨济桥

亨济桥座落在“高际禅林”遗址的溪涧上,东西流向,是山民或信众上仰天台、五股尖峰的重要通道,与禅寺的山门南北相对,相距仅30米左右,中间为地坪。广约150平方米,为僧人活动或听经之所。

亨济桥营建用花岗石发券,高2.60、拱高1.40,全长4.0米,桥面宽3.30米,拱底宽3.10米。为单孔桥,桥下溪流湍急,巨石捲澜。券拱中央有楣额扇面形题匾,上面线刻双勾楷书“亨济桥”三字,字体娟秀,撇捺开张,未署题名及年款。

关于桥名,有两解。从字面解释:“亨”即通达顺利之意,如“官运亨通”成语取此之;其次又有普济、普惠大众之义。“济”,则有“惠及”之义,“助也”之义。亨济桥,即通达顺利惠及大众之桥。从桥型判断,此为明代桥所构之。

2.8高僧墓(M1)

高僧墓位于高际寺前东侧约250米处。墓前方开阔,远山连绵起伏,座北朝南。墓表气势宏大,纵向12米,前方最宽处的祭台达10米,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由祭台、前堂、后堂三部分组成,墓穴位于后堂之下。前方祭台从下至上高2.50米,依自然山势用石围收分。祭台为半圆形,纵向5.20米,台面平坦,前堂与后堂墓碑、柱、华盖均倒塌,两道石围罗圈仍可见,外侧用条石横立作维护状,内用拱石围圈,圈外用长1.15—2.00,高0.48米的扁长条石砌成八字口,内圈上下两层,圈中径2.85米,纵长5米拱圈前端两石最长,长度为1.60米。

该墓的西北侧见有人工利用自然石面开凿出的长达1米的巨龟。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龟是长寿之物的象征,用在葬地风水中却还有代表镇邪方位含义,所谓四神之一种,代表北方玄武。由于此龟伏于墓前古道上。又引来了另一种神龟偷酒的说法。传说旧时汪湖一带利用老虎岗的老虎尿酿造的“浮红”米酒,香甜可口,醇香朴鼻,成为当时天下名酒之一。汪胡的“浮红”米酒吸引了天下众多文人墨客,同样也引来了天上众仙,众仙中有一只玉帝坐骑神龟,因“浮红”米酒醇香可口,贪杯多饮,延误了回朝期限,害怕玉帝怪罪,见汪湖风景秀丽,索性停留在汪湖河谷中,饮酒作乐,随着日子的推移,神龟胆子不仅越来越大,天天深夜潜入酒坊偷喝米酒,起先汪湖百姓未曾察觉,随着各家酒坊先后被盗。人们才发现是天河谷中的神龟所为。八仙们闻听此事,决心捉住神龟,为汪湖百姓讨回公道。

神龟深居在天河谷中龙井深潭时,八仙们为了从龙井中引出神龟,让铁拐李将宝葫芦中的美酒滴于龙井中,并放置宝葫芦于龙井边,众仙们纷纷埋伏于龙井周围,神龟已久不闻酒香,闻到酒香味,急不可待地潜出龙井,爬至葫芦偷喝美酒。说时迟,那时快,吕洞宾抽出宝剑,一剑刺神龟,神龟头来不及缩回龟壳,早已被吕洞宾砍去半边嘴巴。此时,神龟赶忙求饶。八仙们念神龟与已同为天仙,不忍心处死神龟,便惩罚神龟镇守天河谷,将功赎罪,永不回天庭。

至今,汪湖天河谷中,便留下一只少了半边嘴巴的石龟,天天伏在河边,向汪湖百姓谢罪之状。天河谷的神龟毕竟是传说的。而天河谷之上,位于高僧墓前的大石龟倒是真实存在的。

由于墓早年多次被盗,墓穴一片狼藉。墓葬石构件散落于山野,通过仔细搜寻。未见一块刻字或图案石碑类,这应是一佚名高僧墓。在残留的墓内堆积和墓底板结土见有石灰,以使穴地干燥,去掉湿气。从底部淤土中发现一件青花瓷罐盖。盖面用青花书写;“成化十九年四月吉日”,这是一件专门定制的冥器,以安放高僧灵骨,墓穴中出有数十块灵骨碎片,有手、足、脑、颈椎、头部骨骼,灵骨呈棕红黑色,显然是二次葬,佛教盛行火葬,在山野的熊熊烈焰中,高僧魂归西天,用代表蓝天白云的青花图案罐盛灵骨作为二次安葬。这件有年款的明代青花罐为我们日后破译高际禅林诸多历史之谜无疑是提供了最准确的年代标尺。

2.9石塔

石塔位于高际寺前约150米,从下至上由地宫、塔基、塔身三部分组成。由于该塔早年被盗,塔身高度不明。地宫亦被盗掘,地宫未置正中,而是偏南方向,地宫作竖穴圆形斗状,上大下小,上口径10.20米,下口径10.05米,周边用于不规则石块垒砌,底部亦垫石,口部用大石条封闭。塔基呈正方形,边长6米,用不整花岗岩石块铺垫,交错铺设,咬和紧密,塔基石块深入地表15厘米。塔身为八角形,中宽30.60,塔身50米,现存二级。由于历史记载缺乏,原塔的高度和级数不详,如按塔基平面尺寸。加之塔身收分叠涩至顶,塔身高度应达17米以上(含塔刹部分)。

对于高际石塔,现代版的《景德镇市志》上有记载,市志云;“在高际寺的一侧坡上,建有一座佛塔,塔建于唐朝。”此塔时代是否早到唐代,有待于日后发现。

2.10梁桥

该桥坐落于高际禅寺与塔中间,几乎与塔连成一直线,由于其构筑在山涧低洼的水溪上,其水溪两岸距离较短,仅2米长度,在两岸用石块砌筑成墩台,桥上铺设两长条石,即组成桥面通道,建筑学上称此桥型为梁桥。传说中高际寺处原有一心桥,直线通寺庙,但有说法被洪水冲毁。由于该桥处低洼处,且原有古道被灌木埋没,此次调查重新将其发现,这有可能就是旧时的一心桥。此梁桥称一心桥,桥名来历可能有二,一是沿直线过桥通达南北向寺院;二是根据桥面下无底部拱圈,而是在两岸桥墩上置石条,表示直来直去之意。

2.11高际禅林遗址

遗址坐落在五华山仰天台下,海拔高程1113米处,南北两峡谷处被冲击而成缓坡台地。东倚高际山的主峰,西为溪涧切割而成的幽谷,呈东高西低簸箕形。台地呈缓坡状,坡角12-25°,面积约1200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约650平方米。

主体建筑沿东西中轴线设前中后三殿,后殿与中殿相通,有后门一道,中殿与前殿相通的中殿门一道,前殿前墙圮毁,有台阶痕。前殿朝南有以后改建的拱劵门入石门坎、石阶,以便充作山门之用。山门外乃地坪,长方形,以麻石结坎,面积为250平方米。石坎东面中央砌方形高台,高0.80米,高臺面积72平方米,拟为住持讲经、设坛祭祀和众僧习武之用。

主体建筑呈城堡形,之所以如这般认定,主要在于寺东、南、西三面山墙高度都在30.50-40.00米之间,呈上窄下宽趋势,均以大小不规则形麻石垒砌,关键转角处门框皆以长宽尺寸相似经加工而成的长花岗岩石条。山门框顶以楔形花岗石发劵成拱形。

不论是围墙还是还是殿间的间墙下部基础宽度均在10.80米左右,往上渐内收分至0.80米上下,墙体坚固厚实,防卫功能可靠,即可防盗,又可防火、防野兽扰袭。在这样的“城池”内再构筑禅堂、佛堂、 方丈室、 藏金阁都是符合寺庙建筑群落规定的。寺庙的南北两面均辟便门,西南处山脚是由高际山仰天台下泄的山溪切割而成的山涧,溪水常年流淌,清凉宜人。有用人工砌堰引入生活区的水池痕迹,又有下涧石阶遗痕。寺北紧依东西走向的山脚下有长达约32米用麻石砌筑的排水沟,便于雨季泄洪,寺后山坡上有古道通仰天台和五股尖峰。

考察高际禅寺遗址,我们以为其建筑布局遵循了汉族佛教建筑传统。现对高际寺院建筑布局作一分析推测。高际禅寺建筑风格注重以南北为中轴线,主要建筑群布局在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排在东西两侧,如三大殿为前殿、中殿 后殿,殿内还有小间。前殿实为山门殿,中殿实为天王殿,后殿则为大雄宝殿,殿内小间则为法堂和藏金阁。这样山门殿、天王殿、大熊宝殿、法堂、藏金阁均在中轴线上,僧众的生活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两侧,包括僧寮香积厨(厨房)、斋堂(僧众食堂)、职事堂(库房)、茶堂(接待室)、东司(厕所)等等。

山门殿与天王殿布局,佛寺的大门称为山门。这大概源自于寺院建筑在山野之中,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其实 山门应叫做三门。高际禅寺的山门原在西边,后考虑向西低洼,进寺溪间修桥易淹,故又将上门移至西南方向,由亨济桥入寺。现存山门未与院墙整体错位连接,而是独立砌墙,可以看出为后立的。三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殿后坐着的大肚笑口的弥勒佛。殿的两侧俗称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和弥勒佛幡璋背后,面对大雄宝殿站立的韦驮王。

大雄宝殿,为寺院正殿,高际禅林门石匾也砌于此拱门上。大雄宝殿俗称大殿,正式名称是大雄宝殿。这里是寺院的中心,供奉着寺院的主尊佛像。

佛殿称大雄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意思为像大勇士一样,一切无畏。高际寺三大殿虽非独立,但也循序渐进,后殿占地面积大正说明了这一点。大雄宝殿供奉着佛及其具有的含义,使寺院具有神圣的法力。

遗址中所获得最珍贵的出土物是高际禅寺石匾,青花石质,扁长方形,尺寸宽1.30米,高0.59米,厚0.45米,据当地传说,题写“高际禅林”四字的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清代《浮梁县志》上收录入了当年杨万里由祁门县乘船来浮梁,吟诗一首《入浮梁界》:“湿日云闻淡,晴峰雨后鲜。水吞提柳藤,麦到野音肩。沤漩嬉浮叶,炊烟倒入船。顺流风更顺,只道不双全”。如果“高际禅林”四字确系杨万里所书,那么高际禅林的鼎盛期最少在南宋初年。

2.12仰天书院遗址

仰天书院位于高际禅林遗址之上,海拔1300米。明万历年间,吏部尚书余懋亨及其弟余懋学曾在这里潜心攻读,历尽寒窗之苦,高中举。

寺庙与书院有同时存在的,也有寺庙荒废后文人利用其场所读书会友的。王安石在隐退金陵期间常去钟山的定林寺与主持说诗论文,苏东坡与镇江金山寺的住持佛印交往更是留下过无数佳话轶闻。

“偶过斋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更成为当时读书士人精神境界的最高追求。

让我们立足现实,作一次文化回音:浮梁苍穹下,那位于五华山中的高际山仰天书院,它仅仅剩下残垣断壁的石墙遗址。但在此代读书人的眼里,他们就是神圣的殿堂,就是博大灵魂与思想的磨砺。学人在这深山老林中读书,读出来一片光明远景,读出来一派广阔天地,读出了满天星光灿烂。

3 有关几点认识

有关高际禅寺研究前人成果几乎空白,多为今人所编传奇故事,至于历史记载只字未提,连清康熙,乾隆,道光三版的《浮梁县志》也未见记录,只列举了其邻近旧属辛正都的青龙寺。唯一官修的志书只有现代版《景德镇市志》中的佛教篇提及过高际庵或高际寺,加之高际山两位大型僧人墓又未见墓主人碑记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本文在近年考古调查基础上,对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3.1高际禅林文化遗产景观价值评估

高际禅林的文化景观主要包括寺院遗址,大型僧人墓,摩崖题刻及经幢,交通桥梁,禅林茶田等。这些珍贵的禅林文化遗存为人们展现了高际禅林的历史盛况。

3.1.1石构城堡式寺院

高际禅寺就其遗存种类和规模,不仅在江西不多见,就是在江南也很少见有。类似宗教遗存在江西宜黄相山也发现过这类石构城堡式建筑,同样处于高山平坦处,但相山为道教建筑。

高际禅寺建筑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院墙为石构,墙体宽厚高大。主体建筑石构墙同样宽大,墙体在5米以上高度才架设木梁架,如加上梁架中的抬梁与穿斗式的升起,内空高至少有8米以上,这对于建造大殿堂十分有利;二是虽处于高山,有由于平坦地有限,平面布局尽量浓缩汉式佛教建筑精华,前、中、后三殿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殿可供奉主要佛像。大殿内又分隔有偏房,供寺院存物和僧人居住,三殿利用山坡缓面将殿与殿之间分成三级台阶,并有侧门通向院外,这也是界定三殿的做法。附属建筑在主体建筑一侧,其功能主要是寺院的生活服务器。为了让寺院成为永久性建筑,在其近山一侧还有石块筑成的涵洞,及时将山洪水和院内积水排于外。山门原在正面,后因改桥而修在一侧,并连通院侧门 ,这样改造更适合寺院集体活动。反观作为禅宗祖地江西其他地方的寺庙,几乎难以见过如此宏大的古寺院遗存,这不能不说它是赣地保存历史信息量最为丰富的一个禅林地点。

3.1.2壮观的高僧墓

高际山不仅禅寺遗存规模雄伟,气势非凡。相比禅宗祖地宜春地区的袁州仰山、靖安宝丰寺、奉新百丈山、上高九峰寺、宜丰洞山和黄蘖山,以及抚州宜黄的曹山都分布不少宋至明清僧人墓,但就其规模,难以与高际山僧墓相比。

这两座大型僧人墓不仅有宽阔的祭台,而且有大的地下寝宫,圆形覆盘石直径达2米,重达3000公斤,且为一整料加工而成。

前堂、后堂全用花岗岩加工砌成两道罗圈,地下寝宫亦用大石块筑橔,可见其工程之浩大。

3.1.3寺塔一体的特殊性石塔

有寺必有塔,寺塔相对,这是名寺院的一个重要建筑布局。但这种遗存在江西寺庙中已很少见有,个别有塔的也是砖砌筑塔石塔十分罕见。用石块造塔,这是一种刚性的表征,也是与寺院建材相符,在大山深处更能与自然环境相契合。反观其他古寺院地,现存古寺庙未见塔,有的有塔,寺却毁,塔寺同时保留这就是其古老价值所在。同时寺院占地在山坡平缓地,而塔在寺前-独立山头上,山头呈蘑菇状,使塔更显挺拔。

3.2高际禅寺的历史年代

目前关于高际禅寺的开创年代有几说,一说见于现代版《景德镇市志》中云:高际禅寺开创于北魏年间;二说是宋代县人余懋亨、余懋学兄弟俩经一位高僧指点来到仰天台潜心苦学,双双中文武状元,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在此修建寺庙;三说是北宋末期的重和元年创建。

北魏开创,时间太早难以置信,江西有名的寺院大都开创于唐代晚期。至于北宋重和元年开创之说过于具体,无可靠文献。宋代余氏兄弟创建,同样令人难以信服,兄弟同进士,已在外做官,又未見请何僧人主持说法也难以落实,至于兄弟同中状元,这在中国历代科举场上还未有过,纯属后人臆造。唯有从高际禅林石匾去寻找。旧传为南宋名人杨万里所书,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杨万里确实来过浮梁,其进入地点是从祁门经高际山入浮梁,并与寺院僧人有过交游,以此推知,高际禅寺创建年代应为北宋晚期,杨万里生活在南宋早期,他欣然题匾时应是寺院一个历史盛期。宋代创业,明代发杨光大,这种推断较为稳妥。明代两高僧大墓所出万历和成化十九年青花瓷灵骨罐,以及两处分别为明万历、崇祯年号的摩崖石刻都为高际寺历史沿革画上了句号,明代的高际山香火达到历史鼎盛时期。

3.3五华山高际禅林名说

禅林,按《辞海》经典的解释,是指佛教禅宗寺院,后来其他宗派也根据禅宗的规制而建立,也称丛林,而丛林即禅林,禅林即丛林,佛教僧众聚居。比丘(和尚)和合一处,有如众木相 成林,故名。

五华山是江西、安徽两省交界处的名山,以其五股尖、白石山、芭蕉山、虎头山、夕阳岭五座相簇相依如五朵莲花而得名。在佛教经义中,花华同义,有“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之说。这五华山与九华山一样,注定与佛教禅宗有扯不断的因缘关系。清乾隆四十八年版《浮梁县志》载:五华山,在县东八十里辛正都,五峰并峙,状似莲花。

高际,山名。从地理位置上观,五华山西面隶属浮梁县境内的部分称高际山。高际山当是民间称呼,“高”者顾名思义显示范围,如“国际”,“际会”等等,此处意译为:“高的所在”或“高的山”、“高的地方”。

仰天台海拔1341米。人们在高际禅寺上的仰天台行祭天之礼,观天变之象,冀望与上天沟通,呼请上天赐福呈祥,同时表达对上天、高山、大地主司神灵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无限虔诚。

3.4禅宗“普请‘制度的典范——高际山禅茶景观

在《百丈清规》中有普请制度。“普请“ 就是共同参加劳动,上至方丈,下至小沙弥所有出家人都必须参加集体 劳动,提倡“农禅并重”的丛林作风。

浮梁茶久负盛名,作为浮梁茶的重要种植基地,则数高际山茶,而首先培育高山茶的则是高际禅林的禅农们,是他们一代代在高际山开垦茶园,利用高山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生长条件,不惜人力物力修筑了一道道绕山石坎,营造出高山梯田茶园造就了茶田景观。禅林僧众通过种植高山茶来维持寺庙运作,除部分自饮外,大部分外销至海内外,从而成为禅林的一大文化景观。

自唐开始,浮梁茶名誉天下。《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元和八年(813),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当时的浮梁茶产量大,品质好,加上水陆交通便利,成为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和集散地。一些商贾富豪云集浮梁,争购茶叶,转运销售。据史料记载,那时的西域一带,每年从浮梁运销的茶叶就达十几万驮之多,《敦煌文集》中的《茶酒论》即记录了“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盛况。公元816年,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写下了“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把唐代浮梁茶叶经营的盛况载入史册。

产于高际山的崖玉菜,历来作为“贡茶”进奉朝廷。其叶色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绵长,形态纤细匀称,白毫披露,银光隐翠,属世界三大高山茶之一。

3.5高僧悟道处

宋代文豪杨万里为高际禅标题匾,这是历史名人对高际禅林的规模和名气的最好评价。

禅宗与江西文人士大夫结缘很深,有“诗到江西别是禅”之说。杨万里以《送分宁主簿罗宏才秩满入京》诗中说道:“要知诗客参江西,正以禅客参曹溪。不到南华与修水,于何悠哉游哉更传衣。”

当年高际山的高僧们用大机大用之法接引学人,浑无圭角。这正是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狮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尔诸,入脚跟下转大法轮。若也会得,功不浪施。

高际山两位高僧墓不立文字,难辨其真实身份。在江南寺院塔林中大都见有法号的僧人墓碑立于前堂或后堂。记载高僧生平的墓志铭则放于寝宫内,而此两位高僧前堂和后堂都有墓碑石,但未铭一字,寝宫内也未见墓志铭,这只能说高僧隐姓埋名,不为后人所知,其身份可能与朝廷和官府的嫡官有关,当年他们隐于高际山,潜心学道,接纳弟子,学成后回故里或乡井设道场弘法,这就是高僧墓的无字碑和僧墓极少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