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投身创新创业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积蓄力量

2018-05-14商艳凯

奋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龙江

商艳凯

在黑龙江的发展史上,2016年的春天,有着特殊和非凡的意义。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讲话。时隔两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到我省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着力破解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两次重要讲话,让龙江人民看到了实现全面振兴的曙光和希望,也让投身龙江创新创业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师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为了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两年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动对标“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找责任,自觉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良性互动的规律,充分发挥“龙江第一技术创新源泉”作用,推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在龙江转化和产业化,汇聚了一大批有为青年投身龙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为助力龙江走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交出了优异的“哈工大答卷”。

推动学校更多高新技术成果在龙江“落地生根”

2018年4月24日,主題为“共筑航天新时代”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出席活动开幕式。作为开幕式的“重头戏”之一,嫦娥四号中继星及其搭载的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两颗小卫星名称揭晓,分别被命名为“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计划于2018年底前后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已经发射的嫦娥四号中继星搭载的两颗小卫星完全由哈工大师生自主研发,将实现月球轨道环绕编队飞行,开展超长波天文观测。

2017年8月29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建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大科学工程”)项目正式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5.45亿元,建设周期5年。“大科学工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史以来承担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科技工程类项目,也是东北地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聚焦航天领域的重大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我国首个空间综合环境与航天器、生命体和等离子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空间环境耦合效应试验研究平台。

从“大科学工程”落户哈尔滨到以“龙江”命名两颗小卫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坚持在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在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中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战略导向,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助力龙江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的生动体现。两年来,学校主动对接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刻把握大学与区域发展、行业产业互动规律,坚持专业化、组织化、规范化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按照“企业主体、科技引领、人才支撑、创新驱动”的原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对接服务链、资金链,做好支撑“老字号”“原字号”,培育“新字号”三篇大文章。

学校有组织地开展校企协同创新以及大力推进技术开发和转移,发挥多学科的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不断为“老字号”改造升级提供支撑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动能。2016年以来,学校为全省企事业单位提供四技项目830项,合同金额2.6亿元。全面深化与哈飞、哈电、东安、东轻、大庆油田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合作。与东安集团牵头组建哈尔滨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强强联合、特色结合、产研融合,推动军工与民营企业共同走出军民融合的新路。与东轻公司共同组建新材料研究院,与哈轴合作的UTC研发中心,推动我省“老字号”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哈电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面向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巨大市场需求的新型燃烧器研制已经启动实施,并将为与国有大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探索新的模式。

学校紧紧抓住黑龙江的资源优势,以原材料精深加工技术为引领,向企业进行辐射,深度开发“原字号”。与哈尔滨万鑫石墨谷公司合作利用天然石墨批量生产石墨烯。同时石墨烯隐身材料和石墨烯散热器两项技术转化成立公司,实现从石墨烯原材料向石墨烯终端产品的迈进,石墨烯散热器产品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针对我省的黑木耳、蓝莓等绿色食品,推广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研制出全套自动化提取设备,以蓝莓花青素为主要产品的哈尔滨工大中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顺利投产。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改革机遇,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机制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平台建设支撑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支持成立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工大焊接产业集团、哈工大大数据集团等8个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新字号”对产业的支撑作用。继卫星激光通信和雷达两个国家一等奖成果转化后,再有两项国家二等奖成果成立企业转化,站在技术高地上迅速掌握产业发展的核心命脉。哈工大机器人集团2016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2017年预计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哈工大环境集团与中石油系统最大的钻探公司——中石油长城钻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油污泥安全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仅由长城钻探提供的年市场规模超过20亿元。

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支持下,哈工大建设了以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平台,实现了市场引导、资本对接、条件保障、产品开发、人才配套等全方位服务支撑,将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联结,同时发挥金融资本加速放大作用,多方位填补成果转化的中间地带,形成“学校+平台”的创新创业双引擎。2016年以来,省工研院转化成果成立企业31家,累计在孵企业突破100家,孵化毕业企业22家。合作金融、投资机构88家,为13家孵化企业融资12.4亿元,33家企业同投资基金达成意向投资12.42亿元。孵化企业就业人员达到330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2600余人,哈工大毕业生597人,一批高层次人才带着技术成果被引入到省工研院的平台。

2017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紧接着,黑龙江省政府颁布出台支持哈工大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将统筹安排各類项目、资金20亿元,重点支持教育教学、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大项目实施和科技平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必将激发校地双方携手共进、共同谱写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篇章。

争做龙江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火车头”和“发动机”

“原本我和团队对创业还有些动摇,但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尤其是在观看哈工大高新技术成果展示时的深切嘱托,让我们坚定了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也让我们看到了以创新成果实现创业的光明前景。”哈尔滨乐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冷晓琨说。

乐聚智能是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新字号”企业,主营业务是智能人形机器人和内容开发。经过一年的摸索,2016年,乐聚智能开始全面发力,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元,其中海外订单700万元,被媒体机构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机器人公司”。2017年1月,团队自主研发的TALOS机器人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2018年2月,凭借着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自主的研发能力,乐聚智能研制的AELOS机器人获得了北京冬奥组委的认可,代表中国机器人登上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的表演并向世界人民发出邀请。公司目前市场估值5亿元。

和冷晓琨一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触动和激励的还有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哈工大材料学院博士生万龙。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公司积极寻找搅拌摩擦焊技术在黑龙江工业转型升级的契合点。经过一番思考和权衡,公司选择与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深度对接和合作,将“用先进技术提升龙江工业的含金量、龙江焊接品牌早日成为全国焊接领军企业”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使命。

万洲焊接主攻搅拌摩擦焊、汽车轻量化等领域,经过3年发展,公司资本市场估值约2亿元,并于2017年11月24日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依靠专有技术,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1300多万元,2017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元。公司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机器人三维智能搅拌摩擦焊系统,成功亮相世界上最大的埃森焊接与切割国际展,与德国KUKA机器人公司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已具备国际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搅拌摩擦焊产线集成能力,为龙江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乐聚智能、万洲焊接是省市校共建的哈工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着力孵化的“明星”企业的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放在挖掘释放龙江发展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技术导向、开放式办园、市场化运行”的建设思路,始终围绕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使命,注重技术、资本、市场对接,注重创意、创新、创业联动,组建了由创业导师、技术导师、投资经理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管理团队,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服务管理办公室,注册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构建了总计6000余平方米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器两大功能区,搭建了汇集五项服务和五项对接的“双五”服务体系,为创业团队提供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努力为我省推动和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扮演好“火车头”和“发动机”的角色。2017年6月,哈工大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我省以来的两年间,哈工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发展驶入快车道,呈现出喜人的景象。

——努力争取到一批社会资本汇注园区。学校十分注重发挥省政府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采用基金参股和跟进投资的方式吸引中科招商、北京恒牛创投、北京丁香汇创投基金、南京存士资本等一批社会资本,形成了1.6亿元的创投基金合作意向。

——严格遴选出一批高技术企业集聚园区。经过入园团队的严格把关、创新创业项目的严格审核、经费使用的严格管理,共有创业企业67家驻园孵化。截止到2017年底,园区企业共获得风险投资1.3亿元,全年营业总额达8000余万元,被评为黑龙江省创新创业优秀载体,受到中央和省里的高度评价。

——有效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争栖园区。目前,哈工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共有创业企业员工528人,其中在校学生257人、毕业生271人,包含博士研究生93人、硕士研究生166人,10余名学生从德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高校返哈参与创业,从航天五院、阿里巴巴、中国商飞等知名企业吸引41名高层次人才返哈参与创业,助力提升了“哈工大指数”。

未来,哈工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将继续深入挖掘哈工大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聚集资本、市场、服务要素,逐步形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投身创业的集群效应,努力推进“一带一圈”创新创业园区规划建设,打造东北亚高科技创业和投资的热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源密集区、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区、我国东北地区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龙江
龙江少年爱冰
百年哈工大的不解中俄缘
一世纪规格功夫 新百年世界一流
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A Book Report of “AGATHA CHRISTIE: AN AUTOBIOGRAPHY”
秉承规格彰显功夫
图读龙江经济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