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一个指引 抓住两个重点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2018-05-14中共黑龙江省纪委监委

奋斗 2018年10期
关键词:问责作风监委

中共黑龙江省纪委监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考察调研黑龙江时,着重强调了深入改进作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问题,明确要求“坚持把改进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两年来,省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重要指示,坚持民之所怨、我必问之,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具体事抓起,党纪发力,正道显形,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重要指示为指引

在落实上下功夫,在结合上做文章,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龙江作风建设的要求落地生根。一是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对于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新一届省委从省直机关作风整顿作风建设破题开路,在全省开展作风整顿,深入治理“五个坏作风”,省纪委监委既抓好自身作风整顿,又担起全省作风整顿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协助省委抓好全程督查、正风肃纪、追责问责。二是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省纪委监委明确提出“抓具体、补短板、防反弹”的思路,把监督检查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省委九项规定精神和省委整顿作风要求执行情况作为经常性工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对顶风违纪的从严查处,对隐形变异的深挖细查。三是深刻认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根本,省纪委监委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对什么问题反映强烈,就治理和解决什么问题,努力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正风反腐中的获得感,这已经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一种常态。四是深刻认识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个作风建设的着力点,省纪委监委把作风建设向治理特权深化,在严查不法、纠正不公的同时,还要深挖背后的权力腐败,决不让特权行为滋长蔓延,使全省党员干部知敬畏、人民群众有信心。

二、持之以恒整治“四风”

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869件,处理党员干部613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4047人,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一是公款吃喝明显收敛。过去大吃大喝一度成风,曾经发生过喝酒死人事件。现在这个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最直观的反映就是面向公款和奢侈消费的高档饭店大批停业,据调查2012年底全省高档饭店有425家,现在已经注销111家,其他向中低消费转型。二是收送节礼明显下降。过去,省纪检部门查办的领导干部基本都存在节日收礼问题。通过案件分析发现,领导干部收礼有7个时间节点,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婚丧喜庆、生病住院、出国、参加党校学习,尤以春节最为集中,约占收礼总额的90%。省委连续两年春节开展专项整治,对收礼问题一经发现一律严肃处理,收受礼金问题大幅减少。哈尔滨某大型商场办理购物卡情况显示,2012年办卡金额23.8亿元,2017年下降到3.3亿元,降幅达86%。三是大操大办明显减少。过去,一些领导干部借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大肆敛财,干部群众苦不堪言。省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规范省管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规定什么能办、什么不能办,为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提供了遵循。在哈尔滨、佳木斯等地进行试点,限定操办桌数和礼金额度,恢复喜庆祭奠功能,去掉敛财功能,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现在领导干部婚丧喜庆通知范围很小,原来动辄几十桌多到百余桌、公车云集、礼金不断攀升的现象基本看不到了。四是换届风气明显好转。过去,黑龙江在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这次换届,省委精心组织,严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省纪委监委办理回复涉及换届人选廉政意见2305人,严格执行省委换届会风会纪“九不准”,实现了违反会风会纪问题零举报、零发生、零查处。无论是省委换届,还是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干部群众反映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次。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在紧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同时,下更大功夫整治我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把重集中轻民主、重开会轻落实、重发文轻效果、重口号轻行动、重近期轻远期、重显绩轻潜绩、重典型轻一般、重招商轻培商等问题作为巡视重点,发现问题及时介入查处、通报曝光。严肃整治不担当不作为,对管党治党宽松软、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不到位、法定监管职责履行不力、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相互推诿、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期不予解决、“新官不理旧账”的严肃问责。

三、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要抓共性问题,又要抓不同地方和部门的个性化问题。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973起,处理1170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9415人,查处问题数在全国处于前列。一是集中治理全省共性问题。重点从四个领域入手,加大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紧盯扶贫领域,省纪委监委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办法》,规定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脱贫攻坚职责予以问责的五种情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围绕5个方面14类问题精准开展监督执纪问责。新一届省委第一轮巡视,就启动了对8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的专项巡视,全方位、多途径深挖细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2016年5月份以来,全省共查处扶贫领域案件2339件,查处违纪干部297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40人,包括省扶贫办前后两任主要领导在内的4名省管干部被立案查处,其中5个贫困县的5名党政一把手因扶贫问题被查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纪律保障。严惩涉黑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点到村干部于福祥案例,是典型的基层涉黑涉恶腐败。严厉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坚决惩治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以维护群众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今年全省共排查收集涉黑涉恶腐败线索76条,均已按照线索管理权限办理。聚焦民生领域,坚决查处民生资金、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基层干部吃拿卡要、盘剥克扣、优亲厚友等问题,切实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省纪委监委下发了《关于严肃查处中小学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有偿补课问题的通知》,严肃查处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3个方面10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共立案267件,处理479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64件,在教师中形成强力震慑、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违法广告问题,对职能部门严肃问责、督促整改,全省主流媒体虚假违法广告发布量由整治前平均每月950条次,下降为“零发布”,全国最少。整治发展环境,坚决整治损害企业、投资者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对庸懒散拖、向企业施压要好处的,依纪依法严惩。重拳清理和打击违规违法中介,坚决查处一批公职人员与“黑中介”利益勾连、形成利益链条、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省纪委监委言出纪随,通报了5起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作用。二是立足实际,治理部门和地方个性问题。去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查处了一批个性问题。哈尔滨集中整治违章建筑领域腐败、黑出租车保护伞、“疯狂大货车”保护伞等问题,查处人数多、效果明显。仅“疯狂大货车”保护伞一个案件就查处干部122人。佳木斯集中整治征地拆迁领域腐败问题,目前已留置6人。大庆對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虚报套取财政资金、基层卫生院收受医疗耗材回扣等问题重拳出击,收效很大。大兴安岭针对干部违规长期出差问题,制定出台了《公职人员公务外出管理规定》。下一步,还将通过巡视监督、政治生态考核、查办案件等渠道深入发现问题,督促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找准攻击点,治理好当地群众反映强烈、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张博zhangb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问责作风监委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名单(148名)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漫画天地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