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及其生活

2018-05-14周喜峰

奋斗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石器距今

周喜峰

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有的学者认为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是来自中亚地区,而大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是来自于中国中原地区的华北古人。

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奥杜维谷发现了距今约三百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大量石器及古动物化石,还发现了三百六十万年前的人类足迹。这是地球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中国是人类起源和发展较早的重要地区之一。目前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是山西芮城西侯度距今200万年的文化层和距今180万年的石器及人类用火痕迹。以后便有距今170多万年的云南元谋猿人,距今70万到80万年的陕西蓝田猿人,距今60多万年的北京猿人。北京猿人不仅学会了使用火,而且已经能保留火种。火的使用大大加快了猿人经过古人向新人进化的过渡。

中国远古人类形成后,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人口不断增多,活动地域也不断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多和气候的变化,华北地区的动植物相对日益减少,生长在这里的一部分古人类便开始离开其发源地,向四周进行大规模的迁徙。距今约15万年左右,一支华北地区的远古猿人向东北移动,他们来到今辽宁喀左地区定居下来,留下了鸽子洞石器时代洞穴文化遗址,成为开发东北地区的第一批原始居民。此后,随着最后一次冰河的向北退去,东北气候变暖,草原森林植物茂盛,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增多,这样居住在华北等中原地区的古人类为了生存,便不断地翻过燕山山脉,通过辽河盆地进入松嫩平原,来到东北各地。这些迁入东北地区的华北古人类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继续北上,迁往与亚欧大陆相联的北美洲和日本,成为那里的原始人类。大约距今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温升高,冰川溶化,太平洋水位上涨,形成白令海峡和日本海,使亚欧大陆同北美洲及日本分开,迁居到北美洲及日本的华北古人类便分别成为美洲印第安人和日本人的祖先。另一部分华北古人类则留居东北各地,成为当地各族的祖先。

根据近年来的考古研究,黑龙江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许多文化遗址中卅土的石器在制作方法上与中原地区同时期较早一些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器相同或相近。如地处嫩江流域的昂昂溪大兴屯出土的石器文化传统与华北旧石器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昂昂溪大兴屯出土的打制石器与山西下川、薛关、河北虎头梁的旧石器文化传统基本一致,其打片修理技术类似,类型大小相同,截断石叶也相似,说明昂昂溪旧石器文化正是中原地区这一文化传统的向北延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楔形石核制造技术的北传。楔形石核是人类处于原始人群时期制造的一种生产工具,它源于北京猿人制造和使用过的两极石核,稍后在华北地区的一些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楔形石核。至少在大约二万年前,这种楔形石核的制造技术由华北传人黑龙江地区,并通过黑龙江地区又传到了西伯利亚、美洲大陆等地。正如苏联学者阿·巴·奥克拉德尼可夫所说的那样:“从(哈尔滨)顾乡屯的出土物看来,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某种文化因素从亚洲中部出发,经过东北或阿穆尔河流域到达彼得湾沿岸。可能亚洲中部各部落的人也到了这里,他们带来了自己习惯了的技术方法和石器劳动T具。同时,这些技术方法和文化特点很可能是经过阿穆尔河下游而远传北方,直到白令海峡,继而越过海峡传人阿拉斯加。”由此可见,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是从华北等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

在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中,劳动生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就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器、骨器、木棒等工具,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狩猎、捕鱼经验和生活经验。从黑龙江地区的昂昂溪大兴屯文化遗址、哈尔滨阎家岗文化遗址等出土的哺乳动物、鱼类等骨骼化石、烧骨及骨器来看,这时期的人类已经学会了较好的狩猎和捕鱼技术,知道控制和使用火,用火来烧熟食物,用动物的骨骼来加工成工具使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当然也是从华北等中原地区传播而来的。这个时期黑龙江各地,无论是西部、中部还是东部,其相互之问的原始生活是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从出土的披毛犀、猛犸象等野生动物的遗骨上看,各地原始人群以披毛犀、猛犸象等野生动物为主要的狩猎对象,过着以渔猎为主的原始生活。

新石器时代,黑龙江地区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石器的加工技术,已经由原来简单的打制发展到较先进的压制和磨制技术。加工的石器做工精细、实用,而且品种繁多。从各地出土的各种石镞来看,弓箭已经传人了黑龙江地区并被广泛地使用。弓箭的使用和石器种类的增多,使远古人类的生产力得到较大的发展,因而捕猎的动物也急剧增多。人们将动物的骨、牙、角等加工成工具。这些骨器不仅用于家内的劳动生产,同时用于漁猎生产。

陶器是远古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器物,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发明创造。早在八千年前中原地区的先民就发明了陶器的烧制技术。到五六千年前,这项技术传到了黑龙江地区。当时陶器的制作方法较为原始,各地均为手制,器型也较单一。西部铜钵好赉文化类型出土的陶片极少,为夹砂黄褐陶,陶壁较厚,素面无纹;而中部昂昂溪文化类型的陶器陶土也未经淘洗,多为灰褐陶,也有灰粗砂陶等,器型为盆、钵、罐等;东部新开流文化类型出土的陶器为夹砂灰褐陶、黄褐陶,均为陶罐。从陶器制造与加工上看,由于当时远古人类的经济类型与社会发展阶段是相近的,因此其陶器制作的技术也是基本相同的。中部昂昂溪文化类型陶器的凸弦纹、刻划纹、圆窝纹、器口刻纹等与东部新开流文化类型的陶器相似。安达青肯泡遗址出土的陶器纹饰如凸弦纹、篦纹等特别是鱼鳞方格纹与新开流的弧形菱纹相似。尽管如此,各地问的陶器制作技术也存在着日益明显的差异。这一点从各地出土的陶器的器型上可以得到证实。各地出土的陶器都各有特征,而相似的器物却极少。这充分说明了此时各地陶器制作技术已各有不同,为各地不同文化类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远古人类的狩猎技术和捕鱼技术也不断提高。人们学会了利用弓箭和投枪在离野兽较远的地方进行射杀。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利用弓箭射‘杀树上或空中的飞禽。这就大大增加了猎获量,也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食物来源。从各地出土的大量石制、骨制渔具来看,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并熟练地掌握了用网捕鱼和用渔钩钩鱼及用渔叉叉鱼的技术和方法。这种方法在黑龙江东部和中部是较为盛行和先进的。特别是东部的新开流文化类型,从这里发现的大量鱼窖和渔具可以看出,这里的渔猎技术非常先进。人们已经能够利用秋天鱼汛季节,捕捞大量的鱼,并用窖将其储藏起来,以备食用。

除了渔猎生产外,对植物果实的采集与加工技术,也是远古先民原始生产的重要内容。尽管这种生产不是主要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这种生产主要是由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古人所进行的。如在黑龙江西部的铜钵好赉文化遗址出土的石斧、石杵和石磨盘,在中部昂昂溪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刀、蚌刀、石盘等,都说明了这些地区存在着采集业及与之相应的加工业,也说明这些地方已经产生了原始农业。

新石器时代,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已经进入了氏族社会阶段。这一时期,财产属于氏族集体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人人平等,民主选举氏族长,民主议事。在氏族内部,尊敬长辈,听从指导,照顾孤老,爱护幼小以及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等,这些都已成为氏族内的行为规范准则,要求每个氏族成员必须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逐渐形成了传统习惯。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石器距今
距今1亿年的螃蟹长啥样
“一席话”的来历
紫外法快速测定中原地区12种蔬菜VC含量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宁波风物志
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瘟疫研究
古代一年有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