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党银号及其发行的纸币

2018-05-14刘庆礼

东方收藏 2018年3期
关键词:上党面值根据地

刘庆礼

1938年4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团结根据地各方抗日力量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的第一次九路围攻,恢复并发展了以沁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之后中共晋冀豫省委随同总部也返回晋东南三专属所在地沁县。但是,根据地原有的地方金融机关因战争悉数被毁,日寇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更加严酷,此时的根据地虽然暂时摆脱了战争的泥沼,囿于地理偏僻、生产落后,导致本区几乎中断了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当时法币仍是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货币,但国民党中央政府不给阎锡山拨款,晋钞虽周行全省,却涨落不定,票面模糊破爛,在民众中信誉颇低,没有机构兑换;而老百姓纷纷贮钱藏币,不愿面世交易,根据地经济陷入极端困境。虽然此前晋东南根据地各县发行的县银号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交换找零和军政经费供应紧张的问题,但由于流通区域有限,发行机构涣散,尤其在抵制伪钞向根据地市场渗透方面,各县银号票是有心无力,根据地内军需民用的供给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些问题,1938年8月中旬,晋冀豫省委在沁县召开党的工作会议,讨论根据地的建设问题,在货币经济方面提出要建立自己的银行,掌握根据地的货币财政,发展根据地各项事业,从而反击日军对根据地资源的掠夺,抵制日伪钞的推行,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同时,为了根据地独立自主发展的需要,摆脱对蒋介石、阎锡山的经济依赖。基于上述需要,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内的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及其掌握的地方政权——第三、第五行政专员公署便开始积极筹备成立上党银号。具体工作由第三专署的秘书处、财粮科负责。

1938年8月底,上党银号正式成立,号址最初在沁县南沟村,后转移至沁县郭村。上党银号直隶于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薄一波亲自兼任经理,侯振亚任副经理,王贺五、王干卿分别出任正副管理,银号内设营业股、总务股、会计股和发行股4股,工作人员近20人,享受部队供给制待遇,无一例外统着军装,每人每月津贴5元。1939年元旦,上党银号正式营业,很快机构也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在长治、辽县、沁源设立了三个分号。

上党银号承办三项业务。其一是办理兑换。当时的晋东南存在着各色各种的杂币,其中不仅有各种银行发行的钞票,而且数以千百计的杂货铺、当铺、饭馆等店铺出的期票也进入了流通领域。上党银号正是通过兑换逐步清理了杂币,使币制得到统一,也稳定了币价和物价。在兑换中,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人们也可以用上党银号币无限制地兑换法币,以方便群众,活跃经济。其二是低息借贷。通过此项业务,扶植群众生产,促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和对工人进行救济。上党银号借贷利息一般为月息六厘,期限为两个月,比社会上的借贷利息低了一倍还多。其三是抵制伪钞。上党银号通过报纸等宣传渠道,反复向群众宣传抵制伪钞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严禁伪钞在根据地流通,并广泛宣传辨认伪法币、伪省钞的方法,从而把伪钞逐步地排挤出流通领域,巩固了法币和省钞的地位。

上党银号甫一成立就开始发行纸币,有伍分、壹角、贰角、贰角伍分、伍角、壹圆、伍圆7种面额,均为1938年版。伍分币1种,票幅96×46毫米,正面深绿色,中间为花纹面值,背面蓝色,中间为山景图案(图1)。壹角币1种,票幅110×57毫米,正面紫色,左侧为铁路车站图案,右侧为面值,背面紫色,中间为湖亭图案,两侧为面值(图2)。贰角币2种,第一种票幅118×64毫米,正面棕色,左侧为亭台森林图案,右侧为面值,背面棕色,中间为小桥图案,两侧为面值(图3);第二种票幅125×57毫米,正面紫色,左侧为山景图案,右侧为面值,背面绿色,中间为花纹面值(图4)。贰角伍分币1种,票幅127×63毫米,正面蓝色,左侧为庙宇山景图案,右侧为面值,背面紫色,中间为牌楼图案,两侧为面值(图5)。伍角币1种,票幅130×64毫米,正面蓝色,左侧为大楼图案,右侧为面值,背面棕色,中间为帆船图案,两侧为面值(图6)。壹圆币1种,票幅151×80毫米,正面深绿色,中间为天坛图案,两侧为面值,背面深绿色,中间为小桥图案,两侧为面值(图7)。伍圆币2种,第一种票幅162×85毫米,正面红棕色,中间为河边村落图案,两侧为面值,背面红棕色,中间为庙宇村落图案,两侧为面值(图8);第二种票幅158×73毫米,正面棕色,左侧为面值,右侧为孙中山像,背面蓝色,中间为塔山图案,两侧为面值(图9)。

上党银号币在图案设计与印制上特色鲜明:其一,从设计图案来看,在伍圆币正面印有国民政府元首孙中山的头像,而背面是根据地政府领导人薄一波的英文签名,十分罕见,从侧面反映出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基础上,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历史面貌。而在贰角币正面印有沁县伏牛山风景图,凸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其设计意图在于通过绘制风景唤醒根据地军民珍爱故土家乡的热情,增强抗日救国的信心。其二,采用了暗记防伪技术。如印有“天坛”图案的壹圆币,图案下面倒印一“党”字便是暗记;印有“庙宇村落”图案的伍圆币,暗记是隐藏在图案中的“二月人家”4个字,字体极小,若无仪器设备则很难被识别;印有孙中山像的伍圆币,铜版拉网技术的应用,杜绝了仿制的可能性,无疑为维护上党银号币的信用提供了保障。

抗战时期,上党银号币共发行了300余万元。发行之初,上党银号币与法币、晋钞、银元相同比价流通于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第三、第五两个专署所辖的28个县,流通区域2万多平方公里,300多万人口。之后,上党银号币在晋南、晋中、冀南和太行山东麓的部分县也流通使用。当时,就连驻晋东南的国民党中央军、川军、晋绥军也使用上党银号币。1939年7月,日寇占领白晋路主要县城后,上党银号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上党银号币之所以不能继续流通的主要原因,可综合归纳为三点:其一,上党银号币过去是山西地方票之一,由地方当局维持,受地方进步力量维护,“十二月事变”发生后,上党银号币的流通受限,范围缩小,币值大跌。加之阎锡山控制的晋钞贬值垮台,上党银号币由此遭受连环打击。其二,上党银号准备基金由于敌人的进攻而损失惨重,准备基金的补充因地方收入的锐减而难以为继。其三,上党银号币跟其他币种没有汇兑关系,不能互相支援,流通性差,对用存款调节发行量也重视不够。

1939年10月,冀南银行成立,发行冀南银行币,上党银号遂宣告结束。1940年7月7日,由晋东南第三、第五专署改组成立的太北专区召开的财经扩大会议决定,流通在市面上的上党银号币以田赋、税收和向冀南银行借贷的办法,按七折兑换收回。“冀太联办”成立后,于1940年8月4日,在涉县东辽城召开冀太区军政民各界金融人士座谈会,又着重讨论了以冀南银行币收兑上党银号币的问题。1941年2月3日,“冀太联办”出示布告,重申收兑上党银号币问题。1941年8月20日,中共太岳区党委紧急通知,以政府收入七折收回上党银号币。到1942年年初,上党银号币的收兑工作大致宣告结束。

上党银号币流通的时间虽然仅有一年多,但它的发行为解决极端困境下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军需民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打击了伪钞,保护了法币,活泼了根据地的金融,刺激了生产和贸易。正因为如此,上党银号币在中国金融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上党面值根据地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值
百万“大”钞
窗台上的妈妈
上党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环境探析
上党地区民间音乐调查报告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论宋初李筠之乱
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