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2018-05-14余俊香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 结合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设定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创造真实的情景教学环境,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关 键 词] 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078-02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在课程改革上还不够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还停留在口头上。因此,本文将结合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际,在“以学生为中心”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及教学设计特征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1952年,罗杰斯依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倡导学习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绩,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中“学”的首要性,特别指出教育要承认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影响。“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中职教师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过程中,对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融合进行了不断改革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仅在中职教学中加以运用,而且在其他类型的教学中也应大力推广运用。“以学生为中心”在情境教学中不仅可以视为学生和教师互动情境,也可以视为对学生进行社会交往情景模拟。为此,在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中,要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特征有四点:(1)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从课程计划上解决现实问题;(2)分析教学问题和学生需求,明确教学纲要;(3)遵循课程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目标;(4)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技能。

二、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计原则及特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计原则

1.在学习目标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在学习内容上,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中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培养出满足未来职业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体现职业导向与职业技能之间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水平的提升。

3.在教学方式上,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學方法。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特点,通过对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资源等,实施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分工合作教学法、一对一教学法、网络平台教学法等,营造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多重交互、共享资源等全新的教学环境,构建一种既能发挥专业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

(二)“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计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来实施。要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建立匹配起来,要按照未来职业需要加强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等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营造教学真实案例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沟通、感悟能力;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合作与对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评价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否拥有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是否胜任工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考核成绩。

三、“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计

(一)“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目标

结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学生人数、专业教师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以学生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目标,首先,需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所需知识,能够使用图书馆或现代互联网渠道获取相关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其次,需要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运用已有和新学习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再次,需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指挥、组织与协调能力, 同时也能为达成某一目标接受被领导,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与团队其他成员合作共事;最后,具有清晰的表达、交流能力,善于倾听,能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与相关各方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并以积极的态度向别人介绍对其有用的信息。

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从学生所需能力要求来看,其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计划执行能力等,同时对学生的敬业精神、细节处理、诚信以及创新等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因此,在设定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目标时,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情境教学的构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紧紧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一切教学活动。

(二)“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实施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课程结构、内容、资源和课程实施等,营造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多重交互、共享资源等全新的教学环境,构建一种既能发挥专业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实现“自主、合作、探索、共享”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人才。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人力资源管理全局上把握该课程各业务单元的学习,并做好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综合训练。课程要从“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做好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融通。人力资源管理涉及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还涉及德育、商务沟通、员工礼仪培训等课程内容。

(三)“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考核

教学方式上的改革,必然要求在课程考核上作相应改革,不然教学改革效果会被削弱。中职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在考核方式上也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施多样化、结构化的课程考核,全方位考核中职学生是否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作出相对科学准确的评价。

1.课堂互动考核

根据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思维的严密性、内容的完整性等进行评分。通过这种考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知识应用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职业能力的提高。

2.案例讨论考核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案例讨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小组案例讨论的方式,能充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让学生的思考和见解得到充分发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及个人的表现给予评分。这种考核方式既能考核学生对课程重点章节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面对公众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情景模拟考核

情景模拟将所学课程理论和实践技能贯穿其中,教师设计一个具体的场景,如开展商务洽谈、模拟招聘、无领导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提高学生对实际业务运作的感性认识。在模拟情景设计、物质用料准备、具体场景布置和沟通技巧设计时,需要学生大量搜集、分析企业相关资料,寻求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迫切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四、结束语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从职业素养的培养上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了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中职学校要加强研究,把握其理论内涵与课程设计特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构建真正符合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先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曾庆洋,李波,刘彬,等.“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解说与践行策略[J].教书育人,2012(12).

[2]余俊香.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3]郭巧云,李友德.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2).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