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及流派

2018-05-14赵丽坤

北方音乐 2018年13期
关键词:流派发展

赵丽坤

【摘要】16世纪,扬琴从古老的西方来到了中国。经过400多年的传承,它一边吸收着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一边在乐器的形制上、表演的流派以及演奏的曲目上,全面地得到了改进与发展。最近的几十年,扬琴艺术不仅在作品的创作、演奏的技巧上,而且在乐器的改革、理论以及教育研究上,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扬琴艺术推动了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中国见证了扬琴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中国扬琴艺术;发展;流派

【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识码】A

世界工业革命助推了航海业的飞速发展,也将扬琴带到中国。因为它的乐曲风格非常符合当时我国人民的欣赏水平,一度被广泛流传。但是中国地域广大,限于当时交通与信息的闭塞,扬琴的音乐作品不能得到交流与分享;加之地域和风土人情的差异,使得扬琴在中国形成众多带有地方色彩的流派,主要有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四大流派。

一、中国扬琴的发展

(一)中国扬琴琴体的发展

在明朝,扬琴被带进中国。扬琴的音箱是扁方形的,琴身是木制的,呈梯形。两侧是弦轴、弦钉和钢丝弦,并且有两排码。后来经过不断地改进,扬琴在保有原来的音域特色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1953年郑宝恒和张子悦联手,研究制造了律吕式大扬琴。律吕式大扬琴共鸣箱大很多,面板使用的是白松,衬梁为排挡式,加装了制音器踏板。这样将音域扩大为4,个8度,音色更加浑厚悦耳。1959年,杨竞明研制了小转调扬琴和4排码大转调扬琴。20世纪70年代制成401扬琴,扩大了琴体和音位,在原来的基础上设置了变音槽。转调和调弦变得简单了,音色更加优美,演奏更加方便。20世纪80年代,以桂习礼为主的扬琴人进一步改进了扬琴,称为501扬琴。501扬琴保留了原有扬琴的音色美,扩充了音域,改变了共鸣箱,还增加了半音,达到了随意转调,方便了扬琴的演奏,不仅使其旋律优美流畅,还做到了造型雅致,使扬琴的演奏变得更加方便、音质更加醇厚了。如今,在401和501型扬琴的基础上,402型扬琴已经被广泛使用了。它的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的音响更加均衡,结构和功能等更趋于完善。扬琴琴体的发展历程,助推了扬琴艺术的发展,让更多人认识了扬琴,喜欢学习扬琴,使其成为中国艺术殿堂不可多得的民族乐器。

(二)中国扬琴音乐创作的发展

我国扬琴的旋律从民间小调到创编的旋律,最后到独奏,历经了自然的发展阶段。传统扬琴在和声上不采用8度之外的音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则有初步的和声音程。而欧洲的传统和声改变了扬琴的创作方式,比方说《天山诗画》运用了很多的琶音。传统的继承和对西洋的借鉴是我国扬琴形式与体裁发展的基本路线。吸纳了欧洲古典器乐的优势,不但有独奏,还有扬琴与弹拨乐以及打击乐等的组合、扬琴和乐队的合奏,而且衍生出像随想曲、即兴曲等5种曲式。

(三)中国扬琴演奏技巧的发展运用

在音乐创作和演奏者自身能力提高的影响下,扬琴的表现能力也在增强。扬琴的演奏方法从开始的吟、揉、滑、颤,改进成为弹、轮、点、拨、颤、滑、揉、勾八种方法。中国扬琴沿革至今,技巧已经发展成为单竹、齐竹、轮竹、颤竹、滑抹、拨弦、揉弦、点弦、抓弦、装饰音类等。

二、传统扬琴的艺术流派

(一)广东音乐扬琴流派

扬琴在中国最先流入广东,清朝末年时扬琴已经来到了广东。所以广东的民间音乐孕育了扬琴的重要流派之一,即广东音乐扬琴流派。广东扬琴的琴竹又软又短,渐渐形成了单独的乐种。广东音乐扬琴的演奏风格经过更新,擅长运用加花、衬音、密打等技巧,弹奏出来的旋律悠扬,节奏感欢快轻松,风格清爽独特。广东扬琴在演奏的时候因其华彩性又加花润饰,它的音韵契合粤语的美韵,形成了南国独有的情调。早期广东音乐杰出代表人物有严老烈、丘鹤俦等人。扬琴演奏家丘鹤俦在1921年编著的《琴学新编》,成为中国第一本扬琴教科书,书中阐明了扬琴演奏的“竹度规律”,即左竹法、右竹法的规律。

(二)江南丝竹扬琴流派

江苏、上海和浙江等几个省市,孕育了江南丝竹扬琴。他们的琴竹弯、软、短。江南丝竹扬琴在演奏的时候加入插入音和经过音,而且在演奏方法上使用了齐竹、颤音、轮竹等技巧,这种演奏形式以加花装饰、减字抢当为特点,给人以起伏多变、有抑有扬的感觉。旋律似波浪,细腻流畅。江南丝竹的开拓者任悔初将江南丝竹合奏曲,改编成为扬琴独奏曲。最早的江南丝竹扬琴有张志翔、郁鼎铭等,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后来陆续出现了项祖华和周惠等代表人物。长江后浪推前浪,历经先人的不懈努力,江南丝竹扬琴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欢乐歌》是经久不衰的扬琴名曲,乐曲旋律明快流畅、起伏多姿。结构富有层次,由快而慢,渐次高涨,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乐曲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法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

(三)四川扬琴流派

四川扬琴是在四川琴书中发展起来的,四川琴书共有五人表演,伴奏乐器除扬琴外,还兼用三弦、二胡、筝等。扬琴是四川琴书的骨架,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四川扬琴的琴竹宽、短、硬,是所有流派中最宽、最硬的琴竹。四川扬琴的代表人物有李德才、陈富民等,他们的卓越贡献促进了四川扬琴的发展。《将军令》成为广泛流传于全国的四川扬琴的优秀传统曲目。四川扬琴在演奏中還运用顿音的方法,稍带故意地加入不协和音响手法来展示它的艺术风格。这种表现手法是用琴体和琴竹之间的摩擦来表现的技巧,别的流派都不曾用过。所以运用这些方法,能够给扬琴的演奏带来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四川扬琴成为所有流派中最优秀的派别。

(四)东北扬琴流派

扬琴传入东北以后,演奏风格充满阳刚美,让人们的视听充满内在的震撼感。东北扬琴因为东北民歌、辽南皮影戏的影响,演奏不同于广东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在宋代,扬琴是皮影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东北扬琴第一人赵殿学经过反复的艺术实践,改编了东北小曲,加入了新的技法,利用揉、压、颤、滚、滑、勾、轮的方法,改进了扬琴的演奏方式,完善了扬琴的技法。东北扬琴的不断改进,使它不仅完成了伴奏,而且以独奏的姿态为人们认可和赞许,为东北扬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扬琴独特的颤竹、滑竹的音乐表现形式,完全展示出东北扬琴独有的音乐感受,是站在前人铺就的坦途之上继续发展变革的结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沉淀,扬琴在中国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还得到了发展,显示了扬琴在我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扬琴的发展依赖于作品的完善,发展扬琴传统作品、现代作品的创作与演奏技巧,使扬琴艺术在发展中得到升华。中国的扬琴在历史的变革中吸收和融合了各个国家的艺术精华,完善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它一定会不负中国人民的重托,根植沃土,枝繁叶茂,将中国音乐带向全世界,奏响扬琴文化与世界音乐大接轨的巨幅乐章。

参考文献

[1]李向颖.扬琴起源诸说述评[J].中国音乐,2000(04).

[2]詹皖.试论中国传统扬琴音乐与地域性民间音乐的与融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3).

[3]张天彤.论高师民族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04).

猜你喜欢

流派发展
“秦腔流派”传承班汇报演出举行
区域发展篇
浅析现代动漫艺术及其主要流派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豫剧马派唱腔艺术特征与其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探讨
图说创新发展
三湘大地上的一株艺术奇葩
京剧老旦浅识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