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尔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民族问题

2018-05-14姚威

好日子(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族政治

姚威

摘 要: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以下简称:那卡地区)的民族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是苏联接手该地区后才出现的官方称谓,此前人们以卡拉巴赫称呼包括纳卡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在阿塞拜疆语中,卡拉巴赫这个古老的地名意为黑色的花园,在整个高加索地区当中,这个方寸之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是高加索地区纷争的核心。

关键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民族;政治

纳卡地区虽然位于阿塞拜疆境内,但居住者大部分为亚美尼亚人。由人种及宗教信仰问题而引发的民族问题以及动乱时常发生,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前苏联时期爆发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事件,是这个地区爆发动乱当中最严重的一次。纳卡地区的冲突不仅仅是由于领土归属的问题所导致的,其中还有历史原因,宗教原因,和种族原因。发展到后来甚至包括政治策咯,经济发展,地区发展问题等等。苏联解体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并控制该地区的大部分领土,但除了亚美尼亚外不被国际所承认,有关该地区的谈判仍然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之间进行着,由于纳卡地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纳卡地区的归属直接影响着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关系,也影响着大高加索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如果纳卡地区的问题得不到适当的解决,那么高加索地区的和平稳也就定无从谈起。

一、纳卡地区跨区域民族的由来

纳卡地区面积为4400平方千米,位于中高加索地区,是连接北高加索与南高加索地区的重要通道,在高加索地区的大空间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历史上,这片区域属于亚美尼亚帝国,疆域远比现在辽阔,其疆域从今天的里海,地中海一带一直绵延至埃及,到18世纪初,五位王子的互相斗争导致势力衰弱,形成卡拉巴赫汗国。此时,沙俄与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对于高加索地区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与俄罗斯自彼得一世大帝以来的寻找南方出海口的政策有关,沙俄一直致力于在南方寻找一个暖洋港口,卡拉巴赫地区作为高加索地区的核心地带,连接着北高加索与南高加索,是通向南方的重要通道,自然成为了争夺的中心。1805 年沙俄帝国与卡拉巴赫汗国签署了库列克恰伊条约,卡拉巴赫汗国实际处于沙俄统治之下。此时围绕卡拉巴赫地区展开的主要是出于政治性目的领土吞并,还没有涉及到种族问题,在库列克恰伊条约中没有任何涉及关于该地区种族问题的条款,既没有关于信仰基督教的阿尔巴尼亚居民的条款,也没有关于亚美尼亚人的条款。虽然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中亚的土地上共同生活多年,时常发生利益冲突,但更多冲突的中心是围绕哪个民族先来高加索地区展开的,而非后来持久的激烈的领土斗争。可见此时该地区的民族问题并不显著。

由于周围大国在该地区频繁的政治争斗,纳卡地区长期以来难以形成自己固定统一的文化族群,根据沙皇政府编制的《卡拉巴赫概况》记载,1823 年卡拉巴赫共有 18563 户家庭,其中基督教居民为1559 户,只占总数的8.4%[1]。1826-1828年俄伊战争后,当地大量的穆斯林居民不利于以东正教作为国教的沙俄的管辖,因此俄罗斯开始采取民族边缘化政策,人为地通过外力改变当地的种族结构,从1828年開始,居住在波斯的亚美尼亚人为了逃离宗教迫害,大量迁移至俄国,俄国将他们暂时安排在了纳戈尔诺地区所属的伊丽莎白波尔省和伊里温省,逐渐改变了纳卡地区的人口分布。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显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居民有56.5%是亚美尼亚人,43.2%是阿塞拜疆人。沙俄当局认为同样信仰东正教的亚美尼亚人更有利于沙皇在该地区的统治,为了稳定当时沙俄在高加索的统治,沙俄当局还给予了亚美尼亚族裔诸如政治,经济,领土等政策优惠,亚美尼亚在当地的民族优势渐渐形成,沙皇也通过民族边缘化政策改变了纳卡地区的民族构成,所以说,纳卡地区的民族问题不是自古以来的,而亚美尼亚人与阿塞拜疆人的矛盾也不是自然形成的,不是由于“内因”导致的,而是一系列“外因”引起的[2]。亚美尼亚族人成为沙俄种族政策平衡的一个的砝码,有力的牵制了在高加索地区曾占绝对优势的穆斯林族群,有的俄罗斯学者甚至作出判断,认为亚美尼亚人永远不会背叛俄罗斯。俄国通过扶持亚美尼亚族来压缩穆斯林族裔在该地区的话语空间,加强对于该地区的控制。这一目在当时看是达到了,但同时也为之后该地区的民族问题埋下了伏笔。

二、纳卡地区民族问题的积蓄

1918年,二月革命爆发之后,成立了外高加索委员会来管理高加索地区,十月革命之后,外高加索委员会宣布独立。随着高加索三国宣布独立,纳卡地区的种族问题开始凸现出来,高加索两国阿拉拉特(亚美尼亚)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都宣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对该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阿塞拜疆称自己拥有对于该地区的主权,但遭到了该地区亚美尼亚人的强烈反对,并在舒沙组织成立了第一届卡拉巴赫委员会,宣布独立。此举引发了当地穆斯林族裔的不满,加剧了亚美尼亚人与阿塞拜疆人的矛盾,并且也没有得到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同意[3]。1918年奥斯曼 帝国向英国投降之后,高加索实际处于英国的控制下,在英国的强烈要求下,该地区承认并接受阿塞拜疆的统治。但随后又爆发了规模较大的起义,纳卡地区伤亡惨重。随着苏维埃红军力量在高加索地区的不断渗透,布尔什维克逐渐掌握了政局,随后纳卡地区的问题转由布尔什维克外高加索边区委员会解决。

1921年 外高加索委员会为解决纳卡地区的问题举行了一系列全会,在会上决定将纳卡地区划入阿塞拜疆管辖,并在1923年成立了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但关于该地区的领土归属问题尚未作出最终决定,因为在苏共意识形态层面,将来的共产主义是要走向世界的,人群的划分将以阶级为标准,而非领土和种族。阶级问题将最终替代领土问题和种族问题。但是回归现实层面,领土种族问题又是事关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是不得不解决的迫切问题,当时的苏共中央中存在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斯大林主张的各民族以自治共和国的形式加入共产主义联盟,二是列宁主张的各民族通过新身份以平等的地位加入联盟,虽然后来苏共采取了列宁的方法成立了苏维埃共产主义联盟,但是在实际的制度建构当中,苏共中央根依据可信赖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埋下了“定时炸弹”,而且不同民族的划分有着不同原因的考量,宗教,民族,领土,政治等,甚至有的民族被成两个群体。这也是为什么在当时委员会领导人结构对阿塞拜疆没有多大优势的情况下,纳卡地区问题仍然迟迟得不到解决。当时的苏联将纳卡地区划给阿塞拜疆,不仅仅是出于历史,地理因素的公正性考虑,更是有种族政策方面的的考虑。对于阿塞拜疆方,苏联如果放弃沙俄对于亚美尼亚人分而治之的政策,那么对于与两个穆斯林国家(伊朗和土耳其)接壤的阿塞拜疆来说,形势将会非常迫切。从亚美尼亚方面,苏共如果将纳卡地区划入亚美尼亚共和国不免会唤起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大亚美尼亚主义”思想,从而不利于地区的稳定与团结[4]。

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对于该地区的民族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据阿塞拜疆人称,苏共曾在当地奉行驱赶阿塞拜疆人政策,将一些本属于阿塞拜疆的领土划归亚美尼亚。并歧视一些突厥族裔的穆斯林领导。这一点遭到了亚美尼亚族人的强烈反驳,他们称苏共中央曾多次下令使亚美尼亚人迁离自己的居住地至哈萨克斯坦。经过地区内的几次民族大迁移,使得本地区内的民族构成更为复杂。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苏联为维护地区稳定而采取的民族政策不仅改变了当地的民族构成,而且对于不同民族的民族政策使得民族发展差异增大,也使得原来的矛盾变得更加难以解决。

三、纳卡地区民族问题的爆发

在苏联时期,苏共中央为巩固地区统治,加快了纳卡地区亚美尼亚化的进程,大量境内的阿塞拜疆人被迁移到阿塞拜疆国境内部,也是因为这种民族边缘化与民族地区迁移的政策,使得本来有机的民族地区变得碎片化,各民族地区边界逐渐模糊富有弹性化。苏联未解体时,压制了这种民族不满情绪,但当苏联解体后,地区内的种种问题变爆发出来,并演化为日益严重的地区矛盾。

亚美尼亚在1992年2月对纳卡地区发动了突然袭击,而且在霍甲里镇沦陷之后进行了针对阿塞拜疆人的大屠杀,并在此后一路向前推进占领了包括纳卡地区的重镇舒沙和拉钦,打通了亚美尼亚与纳卡地区的陆上通道。次年四月亚美尼亚在第二轮攻击中占领了克尔巴贾尔区,打通了第二条路上通道。至此,这些地区全部脱离了阿塞拜疆政权,并一直延续至今。纳卡地区的动乱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了极大地震动,各个国际组织开展了对地区的积极调解,包括联合国安理会,欧洲委员会议会以及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部长理事会部长理事会专门针对纳卡地区成立的12国组成的明斯克小组,但都收效甚微。亚美尼亚也为此次的军事行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亚美尼亚是一个内陆国家,处在格鲁吉亚,伊朗,土耳其以及阿塞拜疆的四面包围当中,与俄罗斯没有陆地接壤。长期以来亚美尼亚的货物出口都是通过格鲁吉亚与阿塞拜疆实现,纳卡冲突发生之后,阿塞拜疆封锁了与亚美尼亚接壤的边境线,土耳其应阿塞拜疆的要求,也对亚美尼亚关闭了边境。亚美尼亚的所有货物出口只能集中于格鲁吉亚,然而长期战乱的格鲁吉亚无法保证亚美尼亚货物的安全[5]。包括后来发生的俄格冲突更是加剧了封锁对于亚美尼亚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亚美尼亚这样的局面也影响到自身的经济政治发展进程,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凭借着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取得了中亚国家当中瞩目的发展,而亚美尼亚则因地處内陆和长期的经济封锁发展缓慢,与阿塞拜疆拉开了经济差距,1993年后的一段时间,阿塞拜疆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亚美尼亚的两倍左右。随着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阿塞拜疆的国内生产总值已是亚美尼亚的六倍之多。加上阿塞拜疆是突厥语族,与土耳其是天然的盟国关系,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阿塞拜疆收复纳卡地区的信心。虽然阿美两国签署了停战协议,但在纳卡地区近年交火不断。两国曾在2014年交火并导致了数十人的伤亡。2015年,违反停火协议的事件更多达三千多件。2016年4月1日阿亚两国进行了大规模交火,造成64名人员伤亡,并被当地官员称为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交火。阿亚两国对于这次交火事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互称对方先违反停火协议。阿亚两国对于纳卡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即定策略,亚美尼亚因为实际控制该地区所以更加偏向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该地区的问题,而阿塞拜疆因为整体国力上占优,则更倾向于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

四、影响纳卡地区的各方力量

纳卡地区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各方力量的插手。其中既包含俄罗斯,美国这样的大国,也包含像伊朗土耳其这样的小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外高加索地区的话语权不断被压缩,对于该地区的控制也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的衰弱而逐渐减弱,发生在2006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了武装冲突之后,更是使得俄罗斯认识到与外高加索地区国家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俄罗斯领土安全,需要加以重视。积极参与与高加索各国的外交当中,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为俄罗斯南部地区争取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是俄罗斯当下在高加索地区的主要方向。具体到了阿亚关系,作为多数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自然与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关系更加密切。作为第一个承认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国家来说,亚美尼亚是俄罗斯在外高加索地区外高加索唯一的朋友,莫斯科在阿亚关系当中实际上是偏向亚美尼亚一方的,这也引起了阿塞拜疆很大的不满。而阿塞拜疆是俄罗斯战略,资源,能源等多方面的合作伙伴,如果阿塞拜疆全面倒向西方,也是俄罗斯极为不愿看到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更愿意维持纳卡地区的现状,从而维护俄罗斯南方边境的稳定,继续保持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纳卡地区作为苏联传统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在地区内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调停者,对纳卡地区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6]。

冷战结束之后,为了遏制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亚的发展势头,美国通过插手纳卡地区问题积极与阿塞拜疆建立外交关系,来压缩两国在高加索地区的话语主导权,然而美国插手该地区问题绝不仅仅是为了与阿塞拜疆建立合作关系,而是通过平衡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关系获取该地区的资源,在里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分得一杯羹,服务自己的利益。近年来,美国与亚美尼亚的一系列动作引起阿塞拜疆的强烈不满并对美国不断施压,阿方官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称:如果美国在纳卡地区问题上偏袒亚美尼亚,那么阿塞拜疆将重新考虑与美国的关系。与此同时美国与阿塞拜疆关系的升温也引起了其他两个穆斯林国家土耳其和伊朗的不满。由此可见,在地区关系中,利益才是占主导地位的。俄美是希望通过博弈来获取地区主导地位,从而实现自己在高加索地区的战略企图。而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两个国家则是利用大国对于高加索地区的战略企图来争取最大程度的安全[6]。

地区大国土耳其对于纳卡地区的影响,土耳其作为亚美尼亚的邻国,境内有大量的阿塞拜疆族,而且与土耳其族群的融合程度很高,作为与阿塞拜疆有同样信仰的穆斯林国家,土耳其与阿塞拜疆关系友好,但与亚美尼亚的关系一向紧张,甚至一度关闭了国境线。两国至今由于在纳卡地区问题以及对亚美尼亚人种族屠杀的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而未建立外交关系。因此不论是出于对俄罗斯的对抗,还是对于土阿民族关系的认同,土耳其都会站在阿塞拜疆这一方。

伊朗作为地区中另一个穆斯林大国是少数与阿美关系都维持友好关系的国家。伊朗的阿塞拜疆族约占境内人口的四分之一,由于都是穆斯林国家,伊朗与阿塞拜疆维持着较好的关系。而近年来由于美阿关系的逐渐升温,伊朗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与亚美尼亚的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5]。

五、纳卡地区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

长期困扰着中亚地区安全的纳卡问题汇集着民族,宗教,领土,资源,大国力量等多重问题。问题的原因由来已久,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阿塞拜疆始终称纳卡地区为自己国家的固有领土,要求亚美尼亚撤离在该区域驻扎的军队,而作为对于该区域的实际掌控者,亚美尼亚亦不愿轻易妥协。但是对于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的亚美尼亚来说,在纳卡地区问题上,以往坚定的立场逐步开始出现松动,由于阿塞拜疆对于亚美尼亚实行长期的经济封锁,导致亚美尼亚经济发展进程缓慢,民众生活质量不高,多数人认为现在的状态是最糟糕的,他们逐步对纳卡问题丧失了兴趣,更愿意多去关注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是纳卡地区到底归谁的问题,如果使用自己本国经济发展来换取纳卡地区的利益的话,那么这样的交易显然是不值得的[6]。

纳卡地区民族问题像一枚放在中亚地区的“定时炸弹”,对区域的整体安全都存在着较大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增加擦枪走火的几率,引起周围居民的心理恐慌。各个大国在本地区的博弈也加剧了地区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道明.外高加索格局中的纳卡问题[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02:73-82.

[2]王三义.亚美尼亚人问题的起源和演变[J].世界民族.2004年6期.

[3]阿依科.亚美尼亚-俄罗斯关系发展及其对亚美尼亚共和国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意义[D].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2009.

[4]许晓光.中东亚美尼亚问题探源[J].世界历史.1994年1期.

[5]许晓光.南高加索民族冲突与亚美尼亚民族问题的由来[J].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1期.

[6]王三义.亚美尼亚人问题的起源和演变[J].世界民族.2004年6期

猜你喜欢

民族政治
党是民族的脊梁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MINORITY REPORT
政治机关必须突出政治建设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没有希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