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滕县松枝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2018-05-14赵治文

好日子(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滕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像传统的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以及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还有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滕州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也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记载着滕州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也传承着鲜明的地方民俗传统,可以说是滕州的瑰宝,值得一代代人传承和发扬。滕县松枝鸟产生于滕州市界河镇西西曹村,2006年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松枝鸟;滕州市;界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曹村

1、滕县松枝鸟简介

枝鸟是用秫秸瓤、新旧棉花、羽毛和五色颜料等物做成的小鸟,因插在松枝上销售而得名,是鲁南地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传说松枝鸟是鲁班所创。据考1926年西西曹村村民王德益外出闯关东,带回两只小鸟,经过反复试做,终于成功。从此,他就以此为业,当做谋生的营生干起来。村里人也跟他学着做,很快发展到全村家家生产,户户制作。逢集赶会,他们便从后山(狼山)裁来松枝,将小鸟盘插在枝间,沿街叫卖。红、白、黄、蓝,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小鸟,栖息在翠绿的松枝之上,煞是喜人,再加上价格便宜,于是十分畅销。随着产量的增加,西西曹村人便开始往远处销售,先是周边省市。由于制作成本小、价格低,外地客商便前来大量订购,少则几万只,多则几十万。后发展至全国各地。

2、滕县松枝的发展史

时间:2017年12月15日

地点: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西曹村

口述人:王德金、赵恒莲夫妇

采访人:趙治文

在今天的西西曹村,王德金、赵恒莲夫妇仍在从事松枝鸟的制作。为了不让这门手工艺失传,他们坚持将该手工艺传给自己的儿孙。王德金、赵恒莲老人不仅仅松枝鸟制作手艺一流,每个松枝鸟都做的非常漂亮,而且夫妇俩心地善良,在西曹村甚至整个山东省都非常出名。王德金老人说:“松枝鸟是艺人们采用秸秆芯、鸭羽毛、棉花、颜料、铁丝、面粉等材料,仿制大自然中的黄雀、喜鹊、麻雀等各种鸟类,并将制作成品扎制在翠绿的松枝上,制作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工艺品。2006年,松枝鸟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作为松枝鸟的传承人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目前我们老两口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我们老两口也已成功申报第三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松枝鸟制作精美,神态逼真,色彩艳丽,寓意着步步登高、吉祥如意,体现了我们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极具欣赏和民间文化研究价值。我希望以后的年轻人可以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不然咱们滕州人的这项非遗项目真的是要失传咯......”

3、滕县松枝艺人的学徒生涯

松枝鸟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德金,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之人,并努力收集、保存松枝鸟相关实物、资料。此外,他还积极配合文化主管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积极参与公益性宣传活动配合文化站开展开展松枝鸟手工技艺进校园活动,积极参加滕州首届民俗文化节,并将制作的松枝鸟免费送给五湖四海的游客,扩大了松枝鸟这个民间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激发了身边群众学习松枝鸟手工技艺的热情。

4、制作流程

松枝鸟的制作工具和原料随着时代慢慢发生着变化。其制作工具变化不大,主要有手镰剪子、刷子、扦子等,但其制作原料发生了较大变化:鸟骨架上玉米秸秆取代了秫秸,羽毛上染色鸡毛取代野鸭毛,色彩原料也多采用现代色料。根据笔者调查,其制作工序如下:(1)剥秸秆,(2)切秸秆,(3)削尾巴,(4)剪鸟头,(5)剪连接片,(6)剪鸟腿,(7)剪羽毛,(8)插鸟头,(9)插鸟身,(10)插鸟腿,(11)包肚(包旧棉花),(12)包头(包新棉花)(13)打浆子,(14)配色彩,(15)刷糊(刷浆子),(16)贴羽毛,(17)染鸟嘴,(18)晾哂,(19)印鸟眼,(20)画嘴巴,(21)画翅膀,(22)打扈子,(23)裁树枝,(24)扎小鸟。

5、艺术技巧

时间:2017年12月16日

地点: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西曹村

口述人:王德金

采访人:赵治文

松枝鸟制作是西西曹村在特殊时期产生的作为家庭副业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形式。村民们通过家庭作坊内的言传身教与不断实践而使这种技艺不断传承,并没有因姓氏和家庭或村落的界限而发生隔阂;其技艺主要以家庭晚辈跟随长辈习得而来,基本也不存在技术传授的封锁性。它从在西西曹村诞生之日起就带有了时代生活的烙印,并随着历史变化而发生着转变。松枝鸟制作工序完整保留至今是可贵的,这为技艺传承留下了种子。技艺传承离不开人、环境和传承方式三个因素。

6、对滕县松枝鸟的调研总结

松枝鸟制作是西曹村在特殊时期产生的作为家庭副业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形式。村民们通过家庭作坊内的言传身教与不断实践而使这种技艺不断传承,并没有因姓氏和家庭或村落的界限而发生隔阂;其技艺主要以家庭晚辈跟随长辈习得而来,基本也不存在技术传授的封锁性。它从在西西曹村诞生之日起就带有了时代生活的烙印,并随着历史变化而发生着转变。

松枝鸟制作技艺的知识就是嵌入在以村落家庭作坊为主的氛围环境这一情景之中的,其中包括传授者和学习者,年轻人的不参与造成了技艺传授情景中学习者的“缺场”,导致言传身教不能实现,进而引发代际断层与家庭作坊式的解体。目前的环境很难保证传人的持续存在松枝鸟制作的最初动因是作为小商品销售来增加家庭收入或谋生,它因而被村民看作赚钱的营生、“要饭的生意”,表述观念中带有轻视乃至歧视的意味。后来,只有不能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人才制作。其诞生之初就呈现出商品的性质,无疑会让人想到在生产性保护方面可能会散发出生机,但此条路也可能是非常狭窄的,由于其制作原料}简单,甚至因此被人称作“骗人的把戏”,制作后保存不久且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来看,它在作为丧葬用品的装饰物时具有一定的市场,但制作是粗糙的,市场也面临着不确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培凯.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179-180.

[2]松枝鸟一典型成果介绍[N].滕州日报,2011,7(15):22

[3]陈芳秀.爱我中华爱我滕州[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53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162-63

[5][英]凯·米尔顿,袁同凯,周建新译.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

[6]对环境话语中人类学角色的探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91

作者简介:

赵治文(1992-),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滕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予堂
基于GIS的滕州市暴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滕州市试点农村合作社的可行性分析
滕州市试点农村合作社的可行性分析
滕州市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征求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