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演唱好民族声乐作品《孟姜女》

2018-05-14张晓燕

好日子(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声乐作品孟姜女二度创作

摘 要:一首好的声乐作品是通过演唱者的歌声表现出来的,要想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则先要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等要素,再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即把歌曲的音乐曲调、文学内涵通过演唱来诠释给人们。本文以《孟姜女》为例,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还从气息、吐字咬字以及歌曲的二度创作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怎样演唱此作品以及同类型的民族声乐作品。

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二度创作

声乐是一门古老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最能直接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人们传情达意的音乐语言方式。一首好的声乐作品是通过演唱者的歌声表现出来的,要想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就必须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即把歌曲的音乐曲调、文学内涵通过演唱来诠释给人们。在进行艺术的加工处理之前,首先要理解作品的内涵,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其时代背景,分析作者创作时要表达的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基本思想,再结合演唱者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对作品的了解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处理,从而在演唱时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

一、分析作品

(一)从作品的背景内容方面

《孟姜女》是根据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改编而来。故事的大概是: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脚下。孟姜女思夫心切,千里探夫,却得到丈夫被活活累死且填埋于长城之下的噩耗。于是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哭声凄惨,悲怆至极。长城下的冤魂似乎都有了感应,顷刻间,新砌的城墙轰然倒塌。这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大约在唐宋时期被艺人改编成民歌小调,在全国各地流传,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二)從作品的结构风格方面

歌曲《孟姜女》是一首变奏型多段式的大型声乐作品,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全曲一共分四段,是以慢板的速度开始演唱。曲式结构如下:前奏(6 小节)+ 第一段[8 小节+4 小节间奏]+ 第二段[10 小节+ 3小节间奏]+ 第三段[17 小节(8+9)+ 间奏(10+1)]+ 第四段[32 小节+14小节]。

二、作品演唱处理

(一)从作品的咬字与吐字方面

声乐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声音的动听必须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感人肺腑。

那么什么是歌唱中的吐字咬字呢?在歌唱中我们一般把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其特点是:字头短,字腹长,字尾清。

《孟姜女》整首歌曲跌宕起伏、曲折委婉。快慢、强弱、高低、收放对比鲜明。前三段要唱的平稳缓慢、委婉柔和,吐字要清晰、圆润、连贯。换气要轻松自然,不影响字的停顿。第一乐段四句的句尾字“春”“盈”“聚”“城”,“聚”字只有字腹,没有字尾,吐字的时候要加强母音的控制力,保持口型,不能在字音结束后闭口,以免影响字的清晰度。其他的三个字在收归时舌尖最后抵上齿龈位置。第三乐段的“线是相思,针是情啊”是此段情绪上的一个小高潮,“针”是鼻韵音,在前一句做好打开准备,将声音饱满圆润的唱出来。最后一句“絮进寒衣伴君行”演唱时要保持好呼吸,打开和鼻咽腔口腔。“寒”字要积兴奋,把声音送入头腔,这样“衣”字便能轻松自如的唱出来了。

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后两段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与前三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孟姜女千里送寒衣”采用中国戏曲里的紧拉慢唱。结束段开始采用弱起节奏,由慢到快再渐慢,层层推进,以紧密的节奏配合音乐的旋律音高一字一字的有弹性的喷发出来。最后两段,特别是结束段,嘴唇要用劲,要有意识的咬重字头。也就是我们说的“喷口音”,要像喷头一样强而有力,清晰的发出每个字。结束句是全曲的高潮,是情感的爆发点,“哭到长城八百里”中的“哭”、“八”位于强拍上,又是附点音符,又有ff强音记号。所以一定要在气息的支持下,运用喷口的方法来演唱。“只见白骨漫青山”中的“只见”两字中有个休止符,唱的时候要声断气不断,造成一种不忍心看满山白骨而哽咽于喉的一种哭腔。悲痛欲绝的最高音“山”字,要让声音有控制的竖起来,唱到头腔里去再放出来。

(二)声情并茂的演唱

所谓声情并茂的演唱,就是指歌唱的声音与歌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要达到和谐统一,不仅要有动听的声音,还要有真切动人的情感。声乐艺术的特点就在于通过美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感情。“声”与“情”一直是歌唱中两个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声”是歌唱的基础,“情”是建立在物质“声”的基础之上。通过优美的声音,表现丰富的情感,才能得到自然优美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

《孟姜女》这个故事揭露的是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其中孟姜女就是这群普通群众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了解了这个大背景后,再了解孟姜女的内心情感,这是一个哀怨,凄凉又无助的怨妇形象。那么在演唱时我们要以声带情,将孟姜女复杂的内心世界演唱出来。

每一首作品在唱熟以后,都要经过演唱者的加工处理,在尊重原作者的基础上进行二度的加工创作,融入演唱者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争取将每首歌曲唱的尽善尽美,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 [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马玉封.艺术教育[M].北京中国文化报社,2005

[4]薛良.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

[6]胡郁青.中外声乐曲选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者

[7]朱雁.论歌唱的字声关系[J].青海教育.

[8]如何演唱好一首歌曲[J].中国期刊网.

作者简介:

张晓燕,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猜你喜欢

声乐作品孟姜女二度创作
《孟姜女哭长城》缩写
缩写《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浅析文化艺术修养对声乐作品创新的重要性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