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8-05-14张瑜

好日子(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

张瑜

摘 要: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显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必须科学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分析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一)生源素质相对较低影响艺术教育质量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具有基础差、底子薄等不足之处,这其中既有学生自身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缺乏自觉性、读书不用功造成,也有不少是由于身处相对偏远或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相对低下的被动影响等。在这些学生当中,有很多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已经十分吃力,对于音乐、美术等非高考课目更是不关注、不用心,造成中小学时期几乎就没有接受过相对系统、全面的艺术教育,以至于进入高职院校后,在艺术修养、审美鉴赏等方面几乎是零基础。

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那么分数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选拔人才的依据[1]。分数高的学生考入了本科,而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来到了高职高专。虽然单凭分数来断定能力的好坏是不太科学也不太公平的,但不可否认这却是最客观和最有说服的。所以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源素质比本科学生相对要低。

(二)重视职业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普遍缺乏美感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因此高职高专教育注重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专业能力强,走上社会后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清晰、明确,对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重视专业理论学习,更重视专业技能训练。那么在一切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基础上,公共艺术教育就被顺理成章的边缘化了[2]。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拓宽学习视野,克服厌倦情绪

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数学、英语、写作等公共文化课,教学内容存在单调枯燥的问题,学生对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通过科学安排公共艺术教育,既可丰富学生知识的多样性,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带来的愉悦心情,更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消化理解。艺术以社会生活为映射对象,涉及人类生活的广大领域,艺术的受教过程同时也是知识经验的积累过程。对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强制性。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专业知识,学生往往是借助一定强度的记忆和实践,实现熟能生巧式的掌握理解,而对创新和创造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这种学习模式较为机械被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公共艺术教育正好可以对症下药,以轻松愉悦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克服枯燥的专业知识和公共文化课学习带来的单调感和厌烦感,并调动对这些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使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更有效率。

(二)陶冶品格情操,提升素质修养

教育以人为本,高职教育概莫能外。优良的品格和健康的情趣,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这正是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领域。格調高雅的艺术,可以叩击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从而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艺术教育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润物无声、寓教于乐等特点。艺术作品对学生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教育作用,促使学生精神上的放松和心情上的欢愉,提高欣赏、领悟、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分辨善恶、美丑、荣辱的能力,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拥有丰富、和谐、充实的精神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在艺术教育这种潜移默化作用下形成的道德情操,持久而稳固,成为人生观、价值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三、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体系构建措施

(一)思想重视,强化教育监督管理

在开展具体的体系构建之前,高职院校的管理层与教学层都应当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当前相对较低的生源素质决定了体系构建只能自上而下开展,必须由教学管理者与专业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监督,才能实现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当前部分院校在安排师资时,大量采用兼职教师讲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兼职教师中既有中文、外语等专业背景者,甚至还有业余艺术爱好者和工会行政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达到的教学效果,其质量可想而知。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秉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由专业的艺术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可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二)夯实基础,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接触艺术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必须从零开始,夯实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公共艺术教育也必须把中学阶段缺失的基础部分补充完整。高职院校无论是哪种行业背景,至少要确保有1学年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时安排,让学生通过持续的艺术知识吸收,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未来职业生涯达到的高低程度取决于学校里素质教育的好坏;其次,足够的时间积累使学生在经过系统性的公共艺术教育熏陶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思维与方法,从而对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树立信心,为后续更加专业的学习和进一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打下基础。

(三)优化课程,按需开课因材施教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公共艺术教育效果落地的关键。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只是把应付了事地开设《公共艺术基础》或者《音乐赏析》课当作全部任务,应该由必修课和选修课合理搭配。必修课重在普及艺术教育,教学内容

是最基础的艺术知识,通过这些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艺术感知能力。选修课重在适应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课程覆盖面宽而广泛,除了常见的音乐、美术类课程,还可以开设话剧、舞蹈、曲艺、书法等课程。同时,在班级的设置上也可以更灵活一些,根据课程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班,例如分话剧班、舞蹈班教学,更能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公共艺术基础》、《艺术作品欣赏》等课程则按年级组成教学班。这样既能保证所有学生在基础理论方面达到同一水准,又可以促进不同专业特长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达到进一步提高的效果。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鼓励了个性的发展,促进了人格的完善,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魅力的平台。

四、结论

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鉴赏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学生及师资等方面的薄弱造成了这一专业教育的迟滞,因此构建及优化这一课程体系是当前及今后相当时期内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章樱樱.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J].大众文艺,2015(21):228-229.

[2]朱飞晔.公共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戏剧之家,2018(02):117-118+136.

[3]李曾辉.浅谈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J].黄河之声,2016(05):40.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