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靖古茶园传统农作体系灾害应对策略探析

2018-05-14杨睿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茶园灾害黄金

杨睿

摘 要 保靖黄金茶产业是保靖县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保存了百余年的古茶树,传承了古老的茶园。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造成了古茶园生境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灾害反应,生态平衡的稳态也由此被打破。众多茶叶研究者从茶叶种植与栽培等技术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缺少从人文性更强的传统农作角度入手的研究。通过对传统农作体系灾害应对策略的探析,采用实证法、查阅文献、辅助田野调查资料,力图将历史时期的经验启迪当今,寻找一条合适的道路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 保靖古茶园;传统农作体系;灾害应对;地方性知识;湖南省保靖县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3.021

茶原产自中国,千百年来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种植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厚,我国已经有众多茶种享誉全国甚至世界。保靖黄金茶,原产于保靖黄金村,素有“一两黄金一两茶”[1]和“中国最好的绿茶之一”的美誉,经过市场的考验,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保靖黄金茶出自传统上遗留下来的古老品种,是一种天然生态茶,地处于北纬30°优质产茶带中,具有“绿、香、浓、爽”,汤色明亮的特点,被茶叶专家包小村称为“资源宝库、绿色金矿、天下好茶” [2]。随着黄金茶品牌知名度的逐渐提高,保靖黄金茶的主要原产地——保靖古茶园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

1 保靖古茶园概况

保靖位于湘西中部武陵山脉中段,东接永顺、古丈,西与重庆市秀山县相连,南与吉首、花垣接壤,北临龙山。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7月最热,4—6月是年降水量最多的月份[3],境内山环水抱,山顶常年云雾缭绕,有谚云“高山云雾出好茶”,此地天然宜茶,黄金茶就是其地的良种。

1.1 地理环境

保靖古茶园主要分布在保靖县吕洞山镇的黄金村,该村古茶园有7个,分别是格者麦古茶园、团田古茶园、夯纳乌古茶园、库鲁古茶园、德让拱古茶园、龙颈坳古茶园、冷寨河古茶园,前6个沿着该村境内的冷寨河两岸排列分布,最后的冷寨河古茶园位置独自偏南。

保靖黄金茶的最初生长环境主要是古茶园,其地带的土壤质地是砂岩以及板页岩;土呈棕色或棕褐色,属于砂砾土质;地表破碎,崎岖不平,纵横沟壑,高山深谷相间分布。据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4]。按照陆羽的说法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黏土最差。因此,保靖古茶园的土壤环境属于种植者中的上者,而出产的黄金茶属于南方绿茶中的佳品。

1.2 经营状况

现今虽然由于技术上的突破,黄金茶种能在县内多处地方扦插移植,造福了当地百姓,但毋庸置疑古茶园的价值仍然无法取代,因为欲探求其树种之究竟,终得要究其源。黄金村的7个古茶园当今也继续在经营,但是由于之前市场导向、技术推广等因素,导致当地茶农大量种植“黄金一号”单个品种,从而破坏了古茶园之前多个品种的种植方式。茶农的经营方式处在现代化技术经营与传统农作体系经营之间,有的方面是采用了现代科技,比如使用化肥农药,有的方面采用古法,比如人工扦插。

在管理上,保靖当地成立了一些黄金茶公司,如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换金茶公司等。2009年保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黄金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行“政府+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2009年成立了黄金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2011年注册了“保靖黄金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茶农收入比以前有明显增加,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茶叶的品质与产量也逐年增长,截至2014年种植面积已达3 866.67 hm2。但是,仍然需要继续砥砺前行,解决好茶园水平低、茶叶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经营程度低等问题。

2 当今保靖古茶园面临的灾害

由于特有的气候条件,保靖古茶园的地理环境是适宜种植茶叶的,所以一般来说古茶园的灾害相对较少。近年来却发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灾害,如茶树病虫害问题、生态环境变迁等。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地茶树品种单一化问题日益突出,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还存在滥用化肥的问题,这一系列导致了黄金茶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2.1 茶树病虫害

经过保靖茶叶产业技术人员的多年努力,保靖黄金茶病蟲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当地黄金茶种植遇到的主要灾害问题为病虫害问题,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情形,病害与虫害兼有,主要是虫害。有调查显示虫害主要为茶尺蠖、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并且病虫害还有季节之分[5]。病虫害的发生也具有明显的特点,往往是发生的比较普遍,每次发生均比较严重,这也与病虫害易于传播有关联性。根据保靖县农业局所调查的2011—2014年保靖黄金茶茶园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可以发现保靖黄金茶茶园病虫均有发生,且混合发生。主要害虫有食叶害虫、吸汁害虫2大类9种,主要病害有真菌1类3种,且病虫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当地茶农在保靖古茶园及其周边地区大量种植单一品种,且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改变了以往的多个品种种植的模式。茶园周围也被标准化的维护与隔离,使得茶园成为了孤立的生态单元,与周围的植被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茶园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本来是多种生物共生共存的复合系统,因为单一化的种植而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从虫灾的角度来看,大量单一种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茶园的生态系统受到冲击,改变了某些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引起了食物链的连锁反应,吃食害虫的昆虫减少,然后吃食昆虫的鸟类减少,最后茶园在面对虫害的时候,害虫缺乏天敌,难以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方式控制灾情,从而害虫成灾。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遭到改变的生态系统又更易滋生害虫,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虫灾增多。从病害的角度看,大量单一种植使得环境变化比较容易滋生病菌,形成病害。而同一品种茶叶具有相同的习性与构造,在面对病害时,除少数个体外,其他的茶树抗御能力是相等的。由此可知,假如发生了病害,同一品种的茶树会大面积传染,大部分茶树都难以抵御,从而造成危害。同时,逐渐扩大的茶园种植面积增加了土地的负担,并且又使用化肥人为地短期快速增长土地肥力,土地肥力正常恢复周期被打乱,肥力不如从前。

多频发生的病虫害会导致茶叶品质下降,从而使得茶叶销售受到影响;另一个方面茶园受到灾害,产量有所减少,茶农收入也受冲击。

2.2 生态环境的变迁

病虫害出现后,茶农为了保证效益,往往采用短期内见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治理,但是过度依赖现代科学技术是不行的,现代科学技术不能解决特定环境下特定的问题。茶园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要深入反思,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经过长时间的演化,这些生态问题从不起眼到慢慢地难以控制,影响了茶园的整体运行状况,这样先破坏再修补,比一开始就注重生态保护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以前只需要人们使用农药时注意不要滥用,现在则需重新花大力气去做本不需要做的事,从这个方面看这样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生境的变化不仅使得茶园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更直接的是生态危机所导致的问题,即:古茶园及其周边地区茶产量下降,古茶园的良性持续发展受到冲击,这些造成了茶园出现衰老迹象。这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古茶园一旦受到损伤将会影响到保靖黄金茶原生性的品质,而且衰老茶园会使得产量下降,当地茶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也就遭到破坏。

3 保靖古茶园传统农作体系灾害应对策略

查证清代同治年间的《保靖县志》,可以大致梳理出保靖的历史沿革。保靖地本属于禹贡荆州之域;元以前隶属于普通的地方行政机构,期间南唐时期设保静安抚使子孙可以世袭;元时设置保靖州隶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初设保靖州军民安抚使司后加升为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清代顺治时为宣慰司,雍正改土归流置保靖县隶属永顺府[6]。

3.1 改土归流前古茶园的概况

从保靖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保靖元明两代和清前期隶属于土司管理,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到了雍正年间采用流官制度,才大力吸收当时先进的汉族农作技艺,当地的生产力得以大力提升。而古茶园却因为土司的废置而丧失了之前比较有优势的管理,据向兰丽[7]分析到,土司的作用在于为了更好的完成上交贡茶的任务以及满足自己对于修炼长生之术而加强管理,使得古茶园达到如此规模并历代传承。

保靖改土归流之前的历史记载极少零星,自改土归流后,在第一位知县王钦命的主持下,编撰出第一本《保靖县志》,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当时保靖各方面的情况。在《保靖县志》上并未出现有关古茶园受灾的记录。这就说明在当地百姓对于古茶园的管理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使得古茶园能够正常运作,灾害的危害也在预料之内。否则则要质疑古茶园如果发生大灾害,在土司管理期间应该会记载在地方史上;在流官管理期间也应该出现于《保靖县志》等地方文献之上,重大灾害应该出现于上一级别的文献之中。

3.2 传统农作体系的应对

保靖茶树种植历史悠久,古老的黄金茶树种分布于山谷的深林之中,有的野生在村民的屋舍附近,据王润龙等[8]技术人员通过多年的观察,它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的特性,历年以来黄金茶树一直是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使用现代的农药,但是也未发生病虫害。在当地多年种植茶树、经营茶园的经验积累下,保靖古茶园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农业技术体系即传统农作体系。现今古茶园保存比较完整,不可否认传统农作体系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傳统农作体系中蕴含的和谐共生的道教文化。保靖古茶园附近地区居民信奉道教,注重对道家文化的推崇,而道家又追求万物的和谐共生,坚持“道法自然”的无为思想。因此,道教理念中对于人为破坏自然、企图人定胜天的做法,给予谴责和惩罚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毋庸置疑,道教的这种生态思想,将在当前恢复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生态环境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道教所坚守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在这里也有所体现,相比于失去了生态和谐性的生态环境,传统茶树种植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们会通过茶神信仰约束及社区约定,约束自己的种种行为,这对于古茶园的保护是有利的。

2)传统农作体系的具体农作方式。在种植方面,保靖地区在以前并未大规模的单一种植,而是注重间作套种和精耕细作,并且种植面积不会太大,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保靖地区传统小规模分散式的种植,更是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减少了病虫害对茶园的影响。在施肥方面,保靖古茶园传统的做法是坚持天然性的肥料,善于利用绿色肥料进行施肥,充分保持了茶园的生态性,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系统。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方面,茶农会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况下施用农家肥和进行杂草的清除,而且茶园的锄草和追肥往往是相结合而行的。民间流传有一句话“茶地不挖,茶芽不发”足以表明定期除草翻耕的重要性。他们锄草的过程,既除去了茶树地里的杂草,又进行了松土,施用的农家肥属于有机肥,可以让土地变得肥沃﹑疏松透气,还能增加根部的水分。

4 结论与讨论

以上是对于保靖古茶园灾害应对的认知,不难看出在当今现代科学技术不能处理特殊的问题时,将眼光转向曾经没有出现过重大问题的传统农作体系,可以有新的感悟,旧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过时的东西,它也有可能恰恰是最适应这个特定的生态环境。

4.1 古今对比的结论

通过对保靖古茶园相关资料的解读,可以从中发现,在传统农作体系下,保靖古茶园的灾害是比较少的,正史及相关文献中对于茶园的灾害的很少涉及。而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里,保靖古茶园逐渐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将传统的农作制度慢慢舍弃不用,与此同时也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的生态危机,即古茶园的灾害相比以前增多而且难以预料。

当然,发现问题并不是研究目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帮助当地的茶农逐渐走出生态危机,最终实现人们在不损害生态环境前提下发展经济。

4.2 地方性知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生存

不可否认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钥匙,它的标准化可以辐射到越来越多的地方,但是即使它的适应性再强,终究不能适合所有特定的环境,不能解决特定条件下的问题。然而本土的生态知识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人们积累起来的对于应对自然的种种经验。

地方性知识是指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知识,其使用范围要受到地域的限制[9]。在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就是本土的生态知识,这种知识涵盖面十分广泛,包含了当地生活中积累的各种经验。正是由于经验,当地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候,不自觉就会带有这地方性知识的影响,这是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有效经验,只要各种条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乃至于引起质变,这就是应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有效手段。另外,如果是外来人员对于当地的某项有关自然生态的产业开发经营,利用这种知识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可以预测出人们的行为,从而对于产业要发生的风险进行估测,而当风险发生时,就可以直接借助这种知识来解决问题。充分挖掘利用本土的生态知识是保靖地区当前亟需做的事情。

现今保靖古茶园发生的灾害,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对其进行充分的治理,但是要避免对科学完全依赖的心理,同时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当地的地方性知识,分析出灾害背后更深刻的原因,然后利用这种知识对于灾害的防治进行控制,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和谐生存,才能更好的解决保靖古茶园的灾害防治问题。

参考文献:

[1] 田兴中,陈克君,田发金.保靖县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2] 2011年中国茶葉行业年度经济人物.科技兴茶的实践者——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J].茶世界,2011(12):18.

[3] 向顺利.保靖档案史料[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4] (唐)陆羽.茶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5] 彭利平.保靖黄金茶病虫害发生情况与绿色防治[J].湖南农业科学,2015(2):26-28.

[6] 中国地方志集成工作委员会.同治保靖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

[7] 向兰丽.论优秀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艰巨性——以保靖黄金茶的市场困境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8(4):16-22.

[8] 王润龙,张湘生,杨晓春,等.保靖黄金茶品种研究报告[J].贵州茶叶,2010,38(1):13-14.

[9] 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23-29.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茶园灾害黄金
黄金咖啡杯
盛逝
黄金雨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茶园观色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黄金瓜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印尼农业部拨款改善提高茶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