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适合教育可行性路径探索

2018-05-14陈志新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职素养专业

陈志新

[摘 要] 杜威说:选择了什么样的教育,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针对的学校是地处山区的一所中职学校,几乎全县30%的初中毕业学生都到这所学校就读,学生差异性大,如何让山区的孩子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为自己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适合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040-02

一、对适合教育内涵的一般认识

什么是适合教育?笔者认为,从国家层面说,要适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趋势;从区域层面说,学校要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适合的技能人才支撑;从学校层面说,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设置适合的专业;从学生层面而言,就是学生所接受教育的管理体系、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手段正好适合于他的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发展。

二、实施适合教育的意义

(一)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认为,自然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这要求我们的教育需要遵循学生发展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采取不同培养方式,设计适合其特点的教学目标层次,挖掘其不同潜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重拾中职生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中职阶段的潜力,以促使他们在占有优势的领域取得成功,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关系中职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中职学校办学方向的关键所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2017年7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优良品德、打造精湛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育人目标。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在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上,只有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才有可能由理想和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现实和行动。而当下的紧要任务就是要全面落实面向“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将能力内化为素养。

(三)基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一系列重要教育政策先后提出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自主发展多样成长。为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已上升到國家政府的层面。从国家政府角度来说,“适合的教育”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三、实施适合教育的路径和策略

(一)以专业结构优化为立足点,提供合适的育人专业

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是中职学校提高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基本保证。笔者所在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县内农业龙头企业县级15家,市级12家,省级2家。现有茶叶、水果、高山蔬菜等特色种养基地18万多亩,省市主导产业示范区、精品园、休闲农业观光园35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精品园16个、示范项目20个;拥有建筑业企业72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8家。在县外从事建筑及相关工种的人数10万多人,每年本地建筑企业需要建筑及相关专业人才1000多人。2015年,实现建筑业产值144.9亿元,创造税收1.73亿元,均占县地方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作为“中国小水电之乡”,全县地表水资源21.4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达40万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二。2016年底,共有小水电站133座,总装机容量210165千瓦,全年发电量55869.85万千瓦时,从业人员1400人,十三五期间拟开发14座中型水电站;同时县内叶腊石资源丰富,已探明龟湖叶蜡石矿矿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矿脉长5580米,探明可开采量5000万吨,理论储量达1亿吨,是东南亚洲地区最大的单体矿,号称“世界蜡都”。

“一个专业提升一个产业,一所学校引领一个区域,一所好的职业学校应该是积极对接区域、服务区域,能够洞察到市场变化的方向,提前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人才,为区域的文化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面对县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学校按照适应需求、优化布局的原则,积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从原有的17个专业优化调整为10个专业,重点做好与地方产业紧密联系的“设施农业、建筑工程施工、农村电气化、石雕”等四大专业。如2016年学校增挂石雕艺术学校牌子,并出台了“三免一补一助”政策,将石雕专业做精做强,助推地方石产业的发展。经过调整优化,学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企业、政府、社会和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创造适合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它能够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学校以“和”文化建设为核心,围绕“和美、和气、和乐、和煦”四大主线,打造了“41-26”的“和美文化”,如建设“一馆”(石雕艺术馆)、一廊(职业体验中心)、一园(文化园)、一街(学生创业一条街),创造了适合学生的物质文化。构建了“4455”自主管理模式(如下图)的“和气文化”,学校以“四自”(自治、自主、自强、自律)为愿景目标,引领学生树立责任、荣誉、主人、民主四种意识,积极创造适合学生践行的五大德育平台(文体活动、创新创业、自主管理、课程实施、自我评价)和五大学生自主管理机构(德育会、社团联合会、班级自管会、宿管会、学生会)。开展“三节一会一演”的“和乐文化”,如每年一届的技能节,面向人人,人人参与,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凭一技之长在大赛中大显身手,重塑了学生的信心。实施“8+1”项目,营造了体现教师风采的“和煦文化”氛围,为师生构建了一个包含“精神家园、学习乐园、生活公园”的人文校园。

(三)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搭建适合的育人平台

依据省市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学生多样化选择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在升学与就业上选择,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在专业与专业方向上选择,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学制上选择,选择正常毕业、提前毕业、延后毕业;除了弹性学制外,学校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拓展选修课程”为基础,构建“二模三类四层”选择性课程体系,实施选课走班制。开设了《艺术插花》《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走进电工技术》等选修课程90多门,每周两个下午实行全校走班上课。学生网上报名、教师线上考核,打破班级界限,完全从学生意愿出发,由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26本,其中正式出版发行的有5本。另外,依托“三优势”,积极探索“四融合”的现代学徒制。通过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系列教学法,形成了“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方式,摒弃教学生“死读书”“死读书”的做法,使学生在生活和做事中学习。

(四)以多元评价为落脚点,把握适合的育人尺度

由于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普遍存在着评价过程的不科学、评价手段的不合理,造成评价结果的不真实,更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学习过程的诊断、修订,学习目标的坚定不移,也失去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不科学合理的评价,是造成当前中职教育的学生迷惘、教师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在评价的方式上,采用“四结合”的模式,即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模式,构建比较完整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人人皆是人才、人人尽可成才的评价体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充分表现的舞台。同时,评价主体多方参与,如專业建设水平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评价;学生职业技能等级水平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下设职业培训与鉴定机构组织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价;学生顶岗实习表现由实习单位组织评价;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由市民进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由学校建立等。参与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能让评价结果更真实准确,可信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7-9.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3]戚业国.以多元评价引领个性发展[J].陕西教育,2014(12).

[4]杜卫建,蔡伟峰.至精至美,让艺术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7-11-1.

[5]张新平,陈学军.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09-210.

猜你喜欢

中职素养专业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