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烯肟·氟环唑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018-05-14许光文胡为侦王良吉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防效赤霉病杀菌剂

许光文 胡为侦 王良吉

摘要[目的]筛选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9种常用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使用技术及效果。[结果]9种药剂在试验条件下均对小麦生长安全,其中750mL/hm248%氰烯·戊唑醇SC的防病效果最好。[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赤霉病;杀菌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120-02

赤霉病是沿淮及其以南麦区一种常发性病害。穗期多雨、菌源充足、田间小气候适宜、过量施氮的田块均有利于其发病。安徽省江淮之间及沿江江南偏重以上程度发生频率高。小麦发病后减产严重,且病麦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蜀黍赤霉烯酮等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也降低了小麦的品质。药剂防治是控制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最关键因素。为了筛选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研究人员于2017年4-5月在巢湖市中垾镇开展了常用的登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防效对比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防治对象。小麦赤霉病(FusahumgraminearumSe-hw.)。

1.1.2供试品种。小麦品种为宁麦13,不抗小麦赤霉病。

1.1.3供试药剂。50%多菌灵WP,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40%戊唑·咪鲜胺EW,江苏省农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75%戊唑·百菌清WP,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20%烯肟·戊唑醇SC(爱可),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18%烯肟·氟环唑SC(佳思泽),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40%多·酮WP,江苏华裕农化有限公司;25%氰烯菌酯SC(劲护),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17%吡唑·氟环唑SC(欧帕),巴斯夫有限公司;48%氰烯·戊唑醇SC,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安徽省巢湖市中垾镇建华村刘义武承包的冬小麦田进行。供试田为圩田,面积为2667m2,近年来均为稻一麦轮作。供试小麦于2016年11月17日播种,用种量为300kg/hm2。整地前施45%复合肥(N:P:K=15:15:15)525kg/hm2作基肥,返青肥、拔节肥共追施尿素225kg/hm2。麦苗冬后返青初期用甲基二磺隆+异丙隆+苯磺隆进行化学除草。其他栽培管理條件一致。第1次施药时小麦处于初花期(扬花株率在7%~8%),第2次施药时小麦处于盛花期,单株有4片功能叶,长势好。供试田未使用过供试药剂之外的其他杀菌剂,但第1次施药时加50%氟啶虫胺腈WDG105g/hm2兼治了小麦穗蚜。最终病情结果显示,供试田的空白区小麦赤霉病达偏重程度发生。病穗率、病指均较高,分别为44.07%、18.66,病穗以1、3级为主,1、3、5、7级病穗占病穗总数的比例依次为33.94%、41.06%、17.73%、7.27%。水稻土(类)湖泥田,有机质含量为19.3dg/kg,pH5.2,肥力水平较高。

1.3气象资料 2017年4月15日第1次施药当日多云天气,东南风1~2级,气温18~28℃,施药时气温26~27℃。4月22日第2次施药当日多云转晴,西南风1~2级,气温11~21℃,施药时气温20℃。试验前后16d(4月11-26日)极端高、低温分别为28、9℃,降雨日6d,占总日数的37.5%,为常年的60%-70%,降雨量43.9mm,只是常年同期的50%左右,均为小雨,雨后即晴,无连阴雨天气,气温偏低且日较差大,但供试田地下水位高,表土昼干夜潮,小麦长势好及多露、结露时间长而导致的田间小气候均较利于小麦赤霉病菌的初侵染。

1.4试验设计试验共设10个处理:处理①为50%多菌灵WP1500g/hm2;处理②为40%戊唑·咪鲜胺EW600mL/hm2;处理③为75%戊唑·百菌清WP900g/hm2;处理④为20%烯肟·戊唑醇sc750mL/hm2;处理⑤为18%烯肟·氟环唑sc1200mL/hm2;处理⑥为40%多·酮WP2250g/hm2;处理⑦为25%氰烯菌酯SC2250mL/hrn2;处理⑧为17%吡唑·氟环唑sc750mL/hm2;处理⑨为48%氰烯·戊唑醇SC750mL/hm2;处理⑩为空白(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40m2,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1.5施药方法2017年4月15日(小麦扬花株率7%~8%)进行第1次施药,4月22日(第1次施药后7d,小麦盛花期)进行第2次施药。按试验设置的用药量,对水量为450L/hm2,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用金原野3WBD-16型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0.3~0.4MPa,喷孔直径为0.9mm)细水、均匀喷雾于麦穗及中上部茎叶上。改变药剂处理前均用清水洗净喷雾器;空白区喷施等量清水。

1.6调查方法

1.6.1各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及调节效果观察。第1次施药后7d及第2次施药后7、14、22d观察各处理区小麦的生长情况,观察有无矮化及叶片褪绿、畸形等药害或促进小麦生长等情况,若有,则记录药害状。

1.6.2各药剂防病效果调查。第2次施药后22d调查各处理区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每小区平行跳跃式10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的50穗,调查并分级记载小麦赤霉病病情,计算病穗率、病穗率防效、病指、病指防效。小麦赤霉病病情严重度(以穗为单位)分级标准:0级,不发病;1级,发病小穗数占总小穗数25%以下;3级,发病小穗数占总小穗数25%~50%;5级,发病小穗数占总小穗数<50%~75%;7级,发病小穗数占总小穗数75%以上。

1.7数据统计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处理的防效值等经反正弦转换后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测验其差异显著性。

病穗率=病穗数/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7)×100

2结果与分析

2.1各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及调节小麦生长效果 观察发现,18%烯肟·氟环唑1200mL/hm2等处理区均未查见小麦有明显的叶褪色、皱缩、植株矮化等异常现象,说明其在试验条件下对处于扬花期的小麦生长安全。药后22d防效调查时发现20%烯肟·戊唑醇750mL/hm2、18%烯肟·氟环唑1200mL/hm2、40%多·酮2250g/hm2、17%吡唑·氟环唑750mL/hm2、48%氰烯·戊唑醇750mL/hm2等处理区小麦叶色明显偏绿于50%多菌灵1500g/hm2、25%氰烯菌酯2550mL/hm2及空白区,说明其有一定的调节小麦生长、延缓小麦后期衰老速度的效果。

2.2各药剂预防小麦赤霉病的效果 由表1可知,各参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效果均较好,但处理间防效有一定差异。其中,以18%烯肟·氟环唑1200mL/hm2病指防效最高,达76.72%,略高于48%氰烯·戊唑醇750mL/hm2、17%吡唑·氟環唑750mL/hm2、25%氰烯菌酯2250mL/hm23个处理,4个处理的病指防效均在73.81%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参试药剂处理。20%烯肟·戊唑醇750mL/hm2、40%戊唑·咪鲜胺600mL/hrn2、40%多·酮2250g/hm23个处理的病指防效较好,均在70%左右。50%多菌灵1500g/hm2病指防效一般,为67.99%;75%戊唑·百菌清900g/hm2病指防效最差,仅为62.33%。各参试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均低于病指防效,说明各参试药剂处理的防侵染效果差于其防扩展效果。

从兼治小麦中后期其他病害效果方面来看,18%烯肟·氟环唑1200mL/hm2、20%烯肟·戊唑醇750mL/hm2、40%多·酮2250g/hm2等对白粉病、条(叶)锈病均有偏好的兼治效果。25%氰烯菌酯2250mL/hTn2、50%多菌灵1500g/hm2对白粉病、条(叶)锈病几乎未表现出兼治作用。

3结论与讨论

18%烯肟·氟环唑1200mL/hm2、48%氰烯·戊唑醇750mL/hm2等在该试验条件下对扬花期的小麦生长安全,对小麦赤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小麦生长,且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均有较好的兼治作用。从防效及使用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使用剂量以18%烯肟·氟环唑1200mL/hm2、48%氰烯·戊唑醇750mL/hm2为宜,性价比较高。施药时期及次数:小麦赤霉病偏重及以下发生的年份建议施药2次;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阴雨日数多、赤霉病呈大发生趋势时,则应于第2次施药后5~7d进行第3次防治。施药时可酌情加入对路药剂兼治小麦穗蚜等其他病虫害。喷药液量应不少于450L/hm2。喷雾要细水、均匀、周到,以确保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防效赤霉病杀菌剂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30%苯甲·丙环唑不同施药期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水稻病虫害药效试验初报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