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8-05-14赵阔礼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氮肥小麦产量

赵阔礼

摘要[目的]研究花培5号拔节期适宜的氮肥用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拔节期氮肥用量为37.5~225.0kg/hm2时,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用量超过225.0kg/hm2时产量下降。[结论]安徽省沿淮花培5号在拔节期的最佳氮肥用量在225.0kg/hm2左右为宜。

关键词 小麦;氮肥;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035-02

对于任何一个新品种的问世,很多研究者都会对新品种进行各个方面的研究,使其获得高产、优质、高效。而在肥料3要素中,氮肥用量最大,对作物群体发育和个体素质的影响也最显著。氮是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在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氮和碳、氢、氧、磷和硫等结合在一起组成不同结构的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卟啉、黄素、嘌呤和嘧啶核苷酸、黄素核苷酸、酶、辅酶和各种生物碱的主要成分,在植物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氮素供应不足时,蛋白质合成速度和数量降低。为探索新培育品种花培5号在拔节期氮肥的最佳用量,笔者研究了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花培5号;供试氮肥为山西丰喜华瑞煤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N:46%)。1.2试验方法试验于2017年1-6月在霍邱县邵岗乡进行,供试土壤为黄褐土,肥力中等。试验追施尿素37.5(A)、75.0(B)、112.5(C)、150.5(D)、187.5(E)、225.0(F)、262.5(G)kg/hm2,以空白为对照(CK),共8个处理。小区面积2.5m×4.0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2016年11月5日播种,条播,行距20cm,每小区播150g种子,播12行。播前整地时施尿素300kg/hm2,氯化钠150kg/hm2

1.3观测项目与方法

1.3.1茎蘖动态。每小区取1m行长,定点,从3月2日开始每隔10d数1次,共3次,至3月22日结束。

1.3.2叶绿素。每小区随机选取5片叶子,用叶绿素测定仪进行测定,每片叶子测3次,取其平均值,每隔10d测1次,共测3次。

1.3.3灌浆速度。每小区随机取10株麦穗,脱粒后进行称重,每隔10d进行一次,共3次。

1.3.4产量因素。每小区随机取1m行长小麦(带根),洗净,统计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

1.3.5产量。成熟期每小區割方1m2,重复3次,计算平均实产。

2结果与分析

2.1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成穗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施氮肥量低于225.0kg/hm2时呈增加趋势,随后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前期对小麦供氮处于一个平衡时期,而随着小麦的不断生长直至成熟,氮肥的供应出现一定差距,施用氮肥高的小麦供氮时间维持较长,能够使更多的前期分蘖存活下来,相反施用量少存活下来的分蘖也随之减少。当施氮量超过225.0kg/hm2时成穗率出现下降趋势,可能为分蘖太大,无效分蘖增加所致。另外也有可能是后生分蘖或高位分蘖发生较晚,主茎处在生长旺盛阶段,需要营养物质增多,向分蘖输送量减少,致使多数分蘖由于营养匮乏而不能抽穗成为无效分蘖,导致成穗率下降。

2.2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氮肥与小麦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产量关系密切,合理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性能,延长绿叶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提高小麦产量。由表1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麦叶绿素SPAD值均呈上升趋势,每个处理的上升趋势不同。其中施肥量高的处理叶绿素SPAD值基本大于施肥量低的叶绿素SPAD值,也有个别处理并未出现此规律,原因很可能是其他非主要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叶绿素含量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上升。

2.3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灌浆速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各处理的灌浆速度均呈递增趋势,速度成倍增加,同时施肥量高的处理灌浆速度比施肥量低的灌浆速度快,当施肥量达225.0kg/hm2时灌浆速度下降,该下降趋势完全符合报酬递减规律。因此,花培5号施氮肥量为225.0kg/hm2时灌浆速度最快。

2.4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4.1对有效穗数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有效穗数以F处理最高,达173万穗/hm2,CK处理最低,仅为111万穗/hm2。回归分析表明,有效穗数与氮肥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其方程为y=6.6071x+113.14(R2=0.6617)(图3)。

2.4.2对穗粒数的影响。每穗粒数以CK最低,仅为27.9粒,最高为E处理,达34.6粒。在施氮量低于187.5kg/hm2时,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超过87.5kg/hm2时,穗粒数有所下降。回归分析表明,穗粒数与氮肥用量的回归方程为y=0.2006X2+2.6994x+25.28(R2=0.9283)(图3)。

2.4.3对千粒重的影响。千粒重以CK处理最高,达46.8g,而在施肥处理中,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回归分析表明,千粒重与氮肥用量的回归方程为y=0.0548x2-0.890x+47.311(R2=0.9159)(图3)。

2.5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小麦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由图4可知,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随之增加,在施肥量为225.0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超过该施用量产量下降,可能原因是小麦对肥料的转换率达到最大时,施用肥料越多转化时间越长,导致小麦前期贪青徒长,病虫害增加,从而使产量下降。

3结论与讨论

施肥技术一直是作物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施肥技术的变化,作物生长及产量也发生相应变化。该试验研究拔节期氮肥用量对花培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为37.5~225.0kg/hm2时,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超出该施肥量,增加氮肥用量产量反而下降,由此可知,在安徽省沿淮花培5号拔节期的最佳氮肥用量225.0kg/hm2左右为宜。该试验与其他研究的不同品种结论基本一致。但该试验仅研究了拔节期不同氮肥用量对花培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于氮肥运筹对花培5号品质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氮肥小麦产量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哭娃小麦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