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2018-05-14肖迪周烈佳陈玲刘艺罗洪果共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扶贫模式多元主体

肖迪 周烈佳 陈玲 刘艺 罗洪果共

[摘要]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产业精准扶贫日益成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以凯迪模式——政府组织+企业管控+农民参与的“专业合作社”新型共享经济模式为例,通过个案,分析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凸显的难题,以及通过分析影响产业精准扶贫的因素来解决产业精准扶贫困境,并且从保障产业精准扶贫有效运行的主体联动机制入手来解决产业精准扶贫问题,为广大地区的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一个可借鉴可利用的扶贫主体与扶贫因素相结合的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驱动模式,力争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全部摘帽。

[关键词]扶贫因素;多元主体;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前五年的脱贫攻坚成效有所总结。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战果,6000多万贫困人口真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降到了4%以下。然而我国的扶贫工作仍然十分严峻,习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规、省担总责、市县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担主要责任的责任制,坚持扶贫全局观,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建设,重点突破深度贫困地区,确保到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解决,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产业扶贫是2001年提出的老话题,而产业精准扶贫却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并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学者余欣荣(2016)认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处理好中央、地方、社会、经济、政治和生态等六个关系;学者陈希勇(2016)提出产业精准扶贫的“五力模型”,即强调政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家咨询机构以及贫困户在产业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学者朱莉(2016)提出产业精准扶贫“对象”不精准等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总的来说,文章虽与这些学者的文献存在一定的关联,即综合了这些学者文献的优点,但又在研究方式,研究视角,研究结果方面有所创新。文章以凯迪模式为例,着重研究該模式的优势与缺点,探索可借鉴可利用的产业精准扶贫发展方式,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提供助力。

1 凯迪模式的现状

凯迪模式是指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产业精准扶贫的模式,凯迪生态利用生物质能源产业特点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天然结合,创建了产业精准扶贫的“凯迪模式”。近年来,凯迪生态与各级政府相配合,走访许多贫困户,形成了建档立卡、分门别类、签约、特训、结对等10个扶贫操作流程,在燃料采收、燃料加工等环节帮扶贫困户就地就业,实现了贫困人口和公司的共赢式发展。

蕲春凯迪公司是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利用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使废弃资源可再利用,而贫困户依托农村自然资源,从事简单劳动就可获得收入。因此,只要精准定位贫困户,可直接促使贫困户就业,依靠劳动获取财富。蕲春凯迪公司依托产业特色制定“1+3+N”扶贫模式,立意科学发展、绿色创新和共享成果,致力于企业发展和产业精准扶贫良性循环,在产业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1 “凯迪模式”的优势

第一是产业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该公司依托产业特色提出“1+3+N”扶贫模式,立意“科学融合发展,绿色创新突破,持续共享成果”格局,形成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促进了产业的良性循环。第二是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民就地就业。蕲春凯迪公司在多个县设置村级燃料收购点,并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收购芭茅草,农作物秸秆,杂灌等农林废弃物,使贫困地区农户就地就近向产业工人转变,按劳取酬,按股分红。第三是将企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实现共赢。凯迪生态利用生物质能源发电,该产业生产链需要大量燃料,与多个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根据国家政策帮扶贫困农民脱贫摘帽,助力脱贫攻坚战。

1.2 凯迪扶贫模式存在的劣势

第一是凯迪生态精准扶贫产业链单一。凯迪生态公司主要是通过与政府合作,在多个县设立村级燃料收购点,贫困农民通过卖秸秆增加收入。秸秆资源有限,只能短时间的提高村民的一部分收入,但是在其他资源匮乏时期却改变不了贫困户的贫困状态,因此凯迪模式在本质上并不能解决村民的贫困,不能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让贫困户自我成长,自己掌握脱贫能力。第二是精准对象不精准,“精英捕获”现象严重。凯迪生态与地方政府合作,走访贫困户。凯迪生态企业过分依赖政府,缺乏对贫困户的审核和再确认机制,导致精准定位贫困户不精准。此外,有些当地政府官员为了提高政绩,使精准扶贫尽快见成效,于是挑选地理位置好,青壮年劳动人口多,还有一些农业大户来进行扶持,使精准扶贫不精准,建档立卡不真实,没有脱真贫。第三是没有充分发挥产业精准扶贫多方主体的联动机制,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凯迪生态与政府合作的方式简单,缺乏具体详细的扶贫合作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指导作用,凯迪生态企业主要依靠的自身的产业优势来帮扶贫困人口,缺乏与其他企业主体合作,脱贫方式单一,没有形成有效的脱贫联动机制。

2 精准扶贫成效的影响因素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地方产业精准扶贫信息不透明,建档立卡户落实的不到位,缺乏对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与结果的监督,缺乏对贫困户脱贫的判断标准和脱贫长效机制等。企业各自为战,在产业精准扶贫中缺乏合作与交流,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企业扶贫措施单一,脱贫方式价值较低,贫困户只是从事简单劳动,无法形成脱贫能力,治标不治本,导致有些脱贫户返贫,缺乏系统的循环发展的扶贫措施。不同地方之间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自然资源,地区间的贫困户贫困程度不同,贫困户素质参差不齐等。

2.1 从政府层面分析

市场变化莫测,竞争激烈,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破产兼并,优胜劣汰,资源重组的情况频繁,这就增加了识别龙头企业的难度。如何精准确定扶贫主体是政府的重任,提高政府精准辨别企业的能力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选择好具有责任担当,发展较好的企业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支撑。其次,确定扶贫对象精准是关键。企业需要政府提供扶贫对象基本信息,一旦着力点出现问题,就会偏离精准扶贫的道路,浪费社会资源。最后,系统的扶贫机制必不可少。提高精准扶贫宣传力度,保证扶贫信息畅通和透明,建立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与结果的监督,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等,才能使产业精准扶贫有效长效的发展。

2.2 从企业层面分析

企业间建立合作机制是重点。建立跨行业扶贫合作机制,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使产业精准扶贫高效发展,是节约社会扶贫资源的重要举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企业加强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的培养才是根本。企业是贫困户脱贫的支撑性力量,不是决定性力量,企业发展贫困户社会生存能力,才能保证贫困户在企业撤出以后不返贫。

2.3 从贫困户层面分析

在产业精准扶贫实施中,贫困户素质参差不齐,影响脱贫成效。有些贫困户只是因灾因病返贫,贫困户仍有一定的技能,也容易脱贫。有些贫困户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文化水平较低,对社会缺乏了解,此类情况较复杂,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多个主体从多方面进行扶贫工作,如交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最后一种情况最不容乐观,有些是因赌博、酗酒等行为致贫,此类贫困户内心缺乏斗志,不易改掉其长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态度也是影响扶贫成效的重要因素。有些贫困户并不信任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对于一些需要努力和自身一定积蓄的扶贫项目并不愿参与,害怕当前的处境变坏,害怕未知。

3 结论

产业精准扶贫需要多方发力。政府居于指导地位,主要为精准扶贫提供政治方向和政治保障。龙头企业是产业精准扶贫中财政保障和发展方向保证。贫困户是产业精准扶贫的核心。生产合作社和专家是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补充。只有当各个产业精准扶贫主体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才能使产业精准扶贫顺利进行,最终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政府要建立精准扶贫企业主体确认机制,尽量选择实力强大,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做到扶贫企业的精准。建立精准扶贫对象科学确认机制,提高建档立卡效率,使精准扶贫对象精准。立足于全国,开展跨地区政府间合作,促进扶贫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势互补,使不同地区之间的扶贫标准相对统一,切实帮助贫困户。

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督机制,即监督政府、企业、贫困户、专家和生产合作社等扶贫主体。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企业扶贫的发展状况,贫困户的参与程度,专家和生产合作社作用发挥等。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实时跟进,调整扶贫措施。

第二,企业制定正确的扶贫经营战略是推动产业精准扶贫成功的关键。根据该贫困县具体的资源种类,地理条件,生活习惯,风俗观念等条件来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如旅游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将扶贫措施经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促进扶贫产业绿色发展,良性循环发展。建立企业间的扶貧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最后,企业要与政府、专家合作,开展贫困户脱贫技能培训,使其尽快融入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中,增强生存本领,做到真脱贫、不返贫。

第三,贫困户要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抓住机遇,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成为脱贫户。提高自身素质,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技术技能素质等,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保证长效发展。贫困户要改变认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了解政府相关政策,信任政府和责任企业能够帮助自身改变处境,使生活水平提高。

第四,生产合作社和专家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由于农村情况复杂,面临着许多风险,且农民的局限性要求专家的指导,集中主要力量和主要资源发展生产合作社,促使农村扶贫产业顺利发展,促使贫困县、贫困村农民真正脱贫致富。

在产业精准扶贫中,常见的扶贫主体模式是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而文章提倡立足全国,建立跨政府合作机制,在资源相对公平下精准引进有责任担当的企业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承担者,在贫困地区通过政府建立产业精准扶贫数据库,记录产业精准扶贫中的变量,建立思维导图,科学确立精准扶贫措施。建立不同企业之间扶贫的联系,使企业之间形成扶贫联合机制,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共同促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建立生产合作社和专家咨询机构,使产业精准扶贫具有可行性,维持贫困户脱贫发展的长久性,有效性。贫困户主动了解相关政策,配合政府和企业行动,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最终达到依靠自己能力脱贫的效果。总之,实现真正脱贫,需要政府+企业+贫困户+专家+生产合作社多方发力,基于提高贫困户脱贫能力,根据具体实际调整扶贫措施,做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真正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实现贫困户在2020年以前全部摘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欣荣.特色产业扶贫重在“精准”[J].行政管理改革,2016(04):25-28.

[2] 陈希勇.山区产业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来自四川省平武县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6(05):87-90.

[3] 朱莉.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及相关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2016(35):52-53.

[4] 华红.绿色扶贫的“凯迪模式”[N].黄冈日报,2016-10-19.

[5] 吴志红.凯迪模式:让老乡在砍柴草中脱贫[N].人民政协报,2016-07-01.

[6] 张培源,林源聪.对产业扶贫中政府、企业、贫困户三方博弈关系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7(06):4-6.

猜你喜欢

扶贫模式多元主体
农村学校善治模式路径探析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之主策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解决甘肃扶贫问题的对策探析
试论大数据下的现代科技馆科普服务创新
电商扶贫的可行性探析
论法治建设中的政府治理文化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恩施州龙凤镇扶贫模式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