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耦合效应的景中村发展策略研究

2018-05-14刘林林钱秋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风景区发展策略

刘林林 钱秋荣

[摘要]景中村作为区别于传统村落的特殊群体,它与风景区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为风景区与景中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资源,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然而,随着旅游资源的增加,风景区与景中村开始出现一系列现实问题,对风景区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风景区与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风景区与景中村的耦合关系及所面临的现状问题,提供适宜的发展策略,为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案建议。

[关键词]景中村;风景区;耦合效应;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1 景中村的概念及一般类型

1.1 景中村

一直以来,风景名胜区中的村落是没有明确的称呼的,由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侯雯娜等对景中村的总结,是目前为止较为具体的。其总结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范围之内,具有集体土地所有制,并设有居民村委会,居民主要为农村户口,具有村落特征的社区聚落。

景中村在国外并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它类似于国外国家公园内部或边缘地带的社区。国外对景中村的研究较早的主要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欧洲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国家公园与原住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也较为健全,如日本在1957年颁布了《自然公园法》,详细制定了保护自然公园的法律条款,严格控制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拿大将公园社区居民分为一般性居民、永久性居民及土著民,公园在尊重土著民的基础上,划分资源利用区域,允许他们的一般行为活动;韩国规定可居住的国家公园用地必须在环境部指定的规模下进行建设,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我国现在对景中村的研究还不足,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还处于积累阶段。一是从1985年开始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了20年有余,它为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对于协调风景名胜区和其内部景中村建设的关系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一次提出了应该在风景名胜区设立一级政府,这样有利于从宏观上协调风景名胜区及其景中村的关系。二是《中国风景名胜区建筑与环境关系研究》在总结了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传统建筑创作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的性质、功能及其规划建设的科学原则,提出了解决风景区中建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的技术途径,构建建筑与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关系,保护遗产资源不受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而永续利用。三是《风景名胜区村庄体系研究》以风景名胜区村镇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的整体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以区域规划的理论为指导,探讨了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概括了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内容,构建了风景名胜区村镇发展潜力的评价体系。

1.2 景中村的一般类型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提出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四种基本类型。而在实际规划中,由于原居民居住条件、人口与经济、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按照村落变动趋势,可以把景中村划分为搬迁型、内聚型、控制型三种基本类型。

1.2.1 搬迁型:主要是指布局比较散乱对景区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的村落,而且其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对景区的依赖也不是很大,缺乏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这种类型的村落可分为一次性搬迁、分期或分片搬迁等。

1.2.2 内聚型:主要是指在景区内聚于一点或多点的村落类型,由自身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的一部分,从事旅游服务等,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区域,但仍然缺乏基本的公共设施。

1.2.3 控制型:主要分为规模控制、功能控制和综合控制三种模式。主要是指在风景区内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并且村落的历史文化比较悠久,景区与村落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公共设施基本得到满足,但仍缺乏系统的规划,缺乏深度的挖掘。

2 景中村与风景区的耦合关系分析

2.1 积极作用

风景区与景中村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但前提是风景区与景中村得到统一的规划与开发。

2.1.1 空间得到积极整合。景中村空间形态一般分为带状延伸型、块状聚集型和点状分散型。带状延伸型是指村落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村落沿线性分布的一种空间形态。主要受制于山体、河流、地形等因素,一般村庄规模较小;块状聚集型是指村庄的空间形态表现为集聚状,村民围绕道路或其他公共设施有秩序集聚成整体,彼此用地相连,集中布置,有明确的交通网络和功能分区,一般村庄规模较大;点状分散型是指村庄以单户或几户组团以点状分散的空间形态,彼此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大多分布在地形条件较差的地段。

风景区与景中村积极发展的过程,也是从无序空间到有效空间的整合过程。风景区与景中村的原始空间大多是自由粗放的管理状态,风景区有大量的废空间存在,如山野、谷地、池沼等,往往被利用的属于地势平坦的农田区域,空间利用率低,分区不合理,景中村的内部空间秩序感较差,无明显的空间界限,交通系统繁琐,空间割裂感较强。

景中村作为风景区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风景区的功能分割点,把风景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同样,风景区的总体布局也赋予了景中村特有的空间格局,促使景中村个性化发展,形成自己独有的底蕴。风景区与景中村空间的积极演变,促使二者之间从对立到融合的过程,空间得到积极的整合。

2.1.2 经济模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风景区对景中村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样,景中村也能促进风景区经济的发展。景中村与风景区的传统经济产业主要为传统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单一,二者之间的经济相对独立。在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后,景中村与风景区的经济产业逐渐向观光农业、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转变,二者形成一种复杂的循环经济模式。

2.1.3 多元文化融合,形成地域特色。文化融合是指风景区与景中村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二者经过长时间的影响、渗透,逐步形成一个文化统一体的过程。如株洲仙庾岭风景区,因老莱子墓而声名远扬,据史料分析,老莱子应是从江陵蒙山南移,过长江而入湖南地区,最后隐居在株洲仙庾岭一带。近代人们在仙庾岭一带挖掘出老莱子修葺墓碑,该碑记载了老莱子一生至孝,其事跡影响千秋万代,因此仙庾岭逐渐成为了一座孝文化基地,随着游客的增多以及文化的影响,当地居民常以孝文化为主题来组织文艺活动,乃至现在形成每两年一次的株洲“老莱子十大孝贤”荣誉表彰。

2.2 消极作用

风景区与景中村消极的相互影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风景区未得到统一的规划与开发,二是管理不当。

2.2.1 村落空间无序发展。主要有空心化和异质化两种特征。空心化是由于风景区的吸引力不足,难以形成特色产业,导致村落人口外流,大量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村落常住人口减少,“人走房空”现象越来越普遍,进而演变为村落整体空间空心化的趋势。异质化是指村落借助风景区的天然地理条件,旅游业得到充分发展,但原有经营面积的不足也导致私建违建现象增多,村落空间出现异质化倾向。相关研究表明:中国93%以上的农村都有空心化现象,并呈现出由西向东依次递增的格局,山区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高于平原区和丘岗区,而风景区中的村落空心化现象也较为严重,近年来随着最美乡村等政策的积极推行,该现象有所缓解,但异质化趋势却有所增多。

2.2.2 文化消亡。文化消亡是指风景区与景中村各有的文化经常长时间的博弈,因一方在一定时期的强势而导致另一方文化逐渐消亡的过程。如著名的灵隐景区,因佛教文化而闻名于世,其中分布有多个村落,曾有著名的采茶文化、戏剧文化、名人典故等历史文化,但经过统一的整合以后,逐步变成以“灵隐”文化为中心,佛教文化串联,成为了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在这种长期的文化压制下,许多村落的民俗文化或以配角的形式存在,或逐渐消亡。

2.2.3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侵占绿地与环境污染两个方面,侵占绿地是指受风景区发展影响,景中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自身的发展,开始大建违建,导致风景区绿地减少;环境污染是指由于没有有效的处理手段,游客、餐饮等产生的垃圾随意倾倒,不仅导致景中村内部的环境问题,同样影响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如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在过去的几年里,因没有合理控制游客的人流量,导致环境承载能力遭到严重挑战,并且大兴土木进行建设,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仅破坏原有的景观风貌,甚至出现大量的食品垃圾、水源污染等问题。

3 耦合效应下景中村发展面临的现状问题

3.1 盲目扩张、私搭乱建

3.1.1 居住功能的扩张。风景名胜区大多具有原始村落,在风景名胜区未开发之前,其村落仅仅具有居住功能。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在逆城镇化的背景下,人们对景中村的住宅需求表现出极大的倾向,因此,一些原住民不断扩张宅基地范围,盲目私搭乱建,造成村落整体规划的失调。

3.1.2 经济利益的驱使。随着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景中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置业,原有单一居住功能的住宅用地难以满足商业的需要,加上大量外来人员在此经营,景中村急需扩展空间,致使景中村私搭乱建的普遍现象。

3.2 基础设施不完善

景中村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给水排水、能源电气、消防、公共空间及绿化等内容。景中村作为区别于传统村落的有机体,其基础设施不仅要满足景中村的原住民,还要满足外来游客的需要,所以当景中村与风景区未统筹规划前,便会出现以下问题:

(1)缺少整体规划。在风景区未开发之前,景中村与一般村落的发展无很大差别,景中村呈自由开放式的格局发展,其中的基础设施都是根据村民日常的需要逐渐添加的,由于并没有整体的规划,村民都是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基础设施布局较为分散,一定程度破坏了原有的村落风貌。如村民随意私拉电线、线路改动,私铺给排水管道,随意占用公共用地等,这些行为不仅造成基础实施之间的相互干扰,还严重造成公用基础设施资源的浪费。

(2 )基础设施落后。景中村大多地处偏远的风景区,传统的景中村基础设施仅仅只是满足村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居民的使用要求。如道路交通的破损,电信、电气等设备的陈旧,甚至有些景中村依然无法满足电力的基本需求,随着风景区的发展,这些问题才慢慢得以解决。

(3)基础设施缺乏。随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原有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化居民的需要。景中村的面积大多受限于使用范围,普遍街巷较为狭窄,缺少公共交往空间,空间尺度不足;并且由于景中村大多地处偏远,电力、电信、能源等系统在景中村的初步发展阶段依然受限,以及缺乏给排水管道、垃圾处理站等基础设施。

3.3 建筑形式单一、缺少地域特色

在缺少整体规划以前,景中村的建筑形式大多与传统村落没有太大区别,当地居民往往秉承简单、易行的构造方式,因此造成形式单一、千村一面的现象,具体原因如下:

(1)成本控制。长久以来,景中村的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居住功能,但由于村民有限的经济水平,所以建筑形式普遍选用简单、低价、易用的形式,也因此造成村民的陆续模仿与复制。

(2)材料限制。由于景中村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道路交通的限制,造成村民只能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建筑材料,因地适宜。

(3)技术手段不足。由于缺少现代化技术手段,不管是建筑形式还是建筑材料的运用,往往都比较落后,造成建筑形式单一、毫无特色。

(4)文化氛围不强。由于市场化的发展,村民往往注重经济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村民为了满足现代化的居住要求,往往会拆掉具有一定特色的老房子,从而导致村落地域特色的丢失。

3.4 商业氛围过浓、产业发展单一

随着风景区的开发,为景中村带来了大量的商业资源,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景中村经营商业,造成景中村过分地追求旅游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产业、生态产业的价值。主要有以下问题:

(1)景中村变身商业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景中村被大量的小商品经济所占据,开始无序发展与盲目扩张,导致商业化气息越来越重,旅游氣息却越来越淡。如湘西凤凰古城,其本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具有很多的著名景点,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增多,商业化越来越明显,历史文化逐渐被娱乐、饮食等商品经济所取代。

(2)超负荷运行。超负荷运行是指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超量的游客涌入景区,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要求,造成拥堵、混乱的现象。如2016年乌镇,仅仅黄金周期间就接待了游客53万人次,远远超过其实际的荷载能力。

(3)其他产业废弃。由于旅游资源为景中村的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传统的乡村产业便被废弃,如传统农业、手工业、养殖业等,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景中村的商业化,造成大面积农田的荒废,乡村产业单一缺乏特色。

4 耦合效应下的景中村发展策略

风景区与景中村的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空间、文化与生态环境这几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把风景区与景中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规划,才是景中村发展的适宜之策。

4.1 遵循上位规划,与风景区统筹发展

上位规划是指以风景区作为有机体来进行整体的统筹规划,其按照不同的功能需要对风景区内的有机体进行合理安排,进而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景中村作为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风景区整体规划的定位、意义、原则、目的、重点等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制定与风景区发展相符的发展策略,使景中村与风景区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避免出现两者之间相互遏制、相互阻碍的局面。

如胥王山文化生态园,其定位是依托生态农业,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乡村建设综合考虑的农业观光园,其规划范围内有12个自然村。因此,胥王山文化生态园中的景中村以上位规划为依托,来制定整体的发展策略,从农业观光、文化追忆、生态体验等多方面考虑,将生产性、参与性、观赏性相结合,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产业,打造生态宜居的田园风光,与文化生态园相得益彰。

4.2 控制建设用地,禁止私搭乱建

景中村的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民住宅用地、公益性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它属于风景区规划用地的一部分。景中村的建设用地是居民生产发展的必要资源,但若盲目无序地扩张建设,势必会影响风景区整体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指标控制景中村的建设用地,主要措施如下:

(1)定合理的用地标准。要根据景中村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住宅用地、公益性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的总体面积与人均指标;(2)严格禁止景中村的私搭乱建现象,对于违反相应管理制度的违建依法拆除,确保景中村合理有序發展;(3)确定合理的用地布局,景中村的用地范围既要尊重场地的实际特征,又要考虑景中村整体的空间形态,达到和风景区相契合的目的。

如金华双龙风景区中的景中村,其用地布局按照现有的山地布局特色,沿着山体走势,确定村落的建设用地范围,以一种聚合组团的形式,既保留了自然肌理特征,又体现了自由灵活的特点,景中村隐于山林,与风景区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4.3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长久以来,由于景中村基础设施的缺乏与落后,加上没有系统合理的有效规划,一直在遏制景中村自身的发展,新时期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热,景中村应增加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主要措施:

(1)道路规划应充分尊重现有地形地貌,尽量利用现有道路,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方建设。除满足园区内基本的通行外,还需具有经济和美观性,按照实际情况布设路线,考虑与景观的协调性。(2)给水规划应该力求最短的距离设置管网,满足供水需求。排水规划应采用雨水与污水分流的形式,进行分类处理。(3)完善电力网架,更新设备,来提高供电能力。电信规划将电缆沿道路掩埋,分期设置。(4)增加公益性服务设施类别,如综合服务点、公共活动区、科普教育室、温室、展示墙、游憩设施、餐厅、垃圾站等。

4.4 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多元发展

产业的调整与升级,不仅可以改变景中村原本单一的生产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缓解景中村与风景区之间的矛盾,促进二者之间和谐发展。

产业的调整与升级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合理调配产业结构及布局,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引入土地经济、休闲经济、生态经济、文化经济等概念,合理转变景中村产业单一的现状,主要措施如下:

(1)在土地经济经济方面,通过开发相关开发用地并进行相关土地转让,为风景区建设奠定启动资金。(2)在休闲经济方面,积极开发与度假式观光休闲、体验式休闲、参与式休闲等,形成多样休闲经济产业。(3)在生态经济方面,结合风景区的实际需求和消费需求,推行低影响种植业和养殖业。(4)在文化经济方面,通过引入文化观光、文化旅游商品、文化艺术表演、文化餐饮和文化休闲,形成一定文化产业。

如三垟湿地公园,其中的村落在规划前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随着经济与旅游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小商品经济产业。在经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后,其生态产业主要以生态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在保留原有果树、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条生态农业价值链,使生态产业的价值叠加增长,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空间。

4.5 挖掘文化经典,打造地域特色

在景中村的发展规划中,文化特色是地方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旅游发展常胜不衰的源泉,是延续地方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挖掘文化经典,不仅可以立足于景中村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也可将风景区乃至上一级的历史文化应用其中,主要措施如下:

(1)挖掘当地的历史遗产与文物古迹。(2)挖掘某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地方特色或民族风情。(3)挖掘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文化、艺术。

如董志塬风景区,其具有历史悠久的窑居传统,是目前陇东地区窑居文化保存较好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利用一些不适用种植的地域来进行住宅的建设,发扬传统文化,将传统的窑洞文化与现代建筑手段相结合,建设现代窑洞民居景观,并在整个陇东地区进行宣传,成为现代窑居村落建设的典范。

4.6 空间整合优化

景中村的空间形态一般分为带状延伸性和块状聚集型,其空间特征主要有空心化和异质化两种特征。由于景中村原有的空间形态不能满足风景区整体发展的功能需求,因此,景中村需要整合空间进行功能转换。景中村空间的整合模式主要有四种:

(1)扩建模式。扩建是指由于景中村持续良好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原有聚落空间无法满足要求,从而合理进行向外扩建的模式。在扩建区域,一般会营造更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和绿地。

(2)重建模式。重建是指将现有的景中村聚落空间消灭,在原址或另选址重新营造聚落空间的模式。它既可以是单个景中村的重建,也可以是多个景中村的整合重建。

(3)改建模式。改建是指对原有景中村的空间形态进行优化,不做大的建设,通过挖掘内部潜力,达到最佳的空间格局。

(4)消失模式。消失一般是指现有的景中村阻碍风景区的发展,与上位规划有所冲突,只能消灭原有的景中村,合理安排原居民搬迁,从而转换为其他功能区的模式。

4.7 提升景观风貌

景中村的景观风貌主要指由自然面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园林绿化等形式、材料和色彩的综合反映。景中村的景观风貌一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且一般具有一定的当地特色,但由于近年来村落的建设普遍注重实用而忽视景观特色,景中村的古建筑经常遭到破坏或废置,几乎没有合理的园林绿化,经常造成千村一面的现象,提升景观风貌应按照统一原则,主要措施如下:

(1)古建筑的修缮与还原。一是保护现有的古建筑,禁止破坏已存在的古建筑;二是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已损坏的古建筑进行适当的修复;三是对已消失的古建筑进行适当的还原,禁止建设风格不统一的现代建筑;四是改造现有的建筑,保证整体风格的统一。

(2)道路系统的修复。景中村的道路包括主干道、街、巷等,其不仅具有基本交通功能,还有一定的景觀功能。景中村的道路系统大多是村民根据就近原则铺设的,基本毫无美观可言,修复道路系统一是要根据不同道路的级别确定不同的景观尺度;二是要选取和建筑相仿或相近的材料;三是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空间设计不同的意境,如步行商业街的布置、街巷的设计等。

(3)提高园林绿化水平。景中村的园林绿化管理较为粗放,村民的园林绿化意识不强,形式较为单一,景观效果差,既缺少城市园林的精致,也缺少乡村的自然简洁,提高园林绿化水平一是要加强景中村的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二是要提高园林绿化的设计水平;三是优先选取乡土植物,保证一定的地域特点。

5 结语

景中村与风景区是一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综合体,景中村的发展,既要立足于自身,也要从整体来考虑,利用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尽量避免矛盾的产生,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保证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林林.景中村的规划-以梧州苍海湿地公园念村为例[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 唐相龙.日本乡村建设管理法规制度及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1 (4):100-104.

[3] 王淑芳.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和谐发展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10,113(3):141-143.

[4] Giedrius P,David M,Vida M. Rural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establishing sustainable land use[J].Land Use Policy,2013(30):703-710.

[5] 刘彦随,龙花楼,陈玉福,等.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0-39.

[6] 崔志华,郭晓迪.“五个统筹”背景下的风景区居民点调控问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73-77.

[7] 张小莉.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延续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8] 于立,那鳃鹏.英国农村发展政策及乡村规划与管理[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 (12).P75-80.

[9] 何小力,欧阳高奇.湖南崀山风景名胜区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706-710.

[10] 陈战是.农村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研究-风景名胜区内农村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园林,2013(07).

[11] 石涛.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初探[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风景区发展策略
风景区
文化元素融入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关惠聪等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