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2018-05-14李兴华

山西农经 2018年20期
关键词:水资源发展趋势

李兴华

摘 要: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资源匮乏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水资源。我国农业用水量最多,在水资源短缺的当下,农艺节水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热点。介绍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艺节水技术;发展趋势;水资源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比重十分小,未来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农业需水量很大,其用水情况会直接关系到我国总体的水资源储备。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农业灌溉用水仅可以达到1 kg/m3的使用效率,远不及发达国家的1/2。

农业节水技术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农艺节水是利用作物自身进行调控,达到保持土壤内的水分的目的。和工程节水作比较,农艺节水投资成本较低,容易推广,究节水农业占有重要的位置。

1  农艺节水技术的概念

使用先进的农艺节水技术,辅以改革我国种植技术和耕作制度,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合理的农业综合技术,可以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障我国农业的生产。除此之外,利用农业技术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降低农作物蒸腾散失水分,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作物的水分含量,确保农业的产量。

2  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2.1  地表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者是秸秆,就是所谓的地表覆盖保墒技术。这种做法的原理是,通过减少地表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以及地表径流来节省水分,调节土壤中水分的平衡。在我国的东北、西北等较为缺水的区域,非常适合引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因为地膜覆盖技术的优势不仅在于节水,还可以有效的防寒保暖,促进农作物提高产量,非常适合像东北、西北这样的寒冷地区[1]。研究证明,覆盖地膜的土壤明显比不覆盖地膜的土壤的含水量高。

2.2  耕作保墒技术

耕作保墒技术包括很多种,如:深种接墒抗旱保苗技术、中耕保墒技术、深耕保墒技术和耙耱保墒技术等。使用耕作保墒技术技术能够大幅度增加土壤蓄水能力,避免土壤水分大量散发,提升土壤中水分的利用效率。相比于中耕保墒技术,耙耱保墒技术多应用于小麦或大秋农作物播种中,可以缩小土壤表层缝隙,有效降低水分的蒸发量。

2.3  水肥耦合技術

水肥耦合技术一般是按照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以及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成分的特性,再加上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情况,建立一个耦合模型,其中心以水、肥和作物的产量而定。

河北省某研究所发明的根灌有机肥就是一个最好的水肥耦合技术的例子。利用根灌有机肥能够孕育出一批质量优且无毒害的作物,不但节约水资源,还提高了养分吸收率,使产品质量更加优良,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水肥耦合技术节省农业用水,还能够将节省下来的水资源应用于其他领域,是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的新发展[2]。

3  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农业领域已经广泛开始应用农艺节水技术,并且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最为合适的农艺节水技术。特别是在地膜覆盖保墒技术以及水肥耦合技术等几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为后续发展积累了经验,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农艺节水技术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怎样挑选节水的农业品种,选择什么样的节水种植模式,若是应用水肥耦合、田间灌水、覆盖保墒等技术该怎么进行保护性耕作等。现在,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研究还没有成型,不能综合考虑技术成本、易操作性、管理和灌溉等方面的综合效果。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手段,研制出适合我国的农艺节水技术综合体系是当务之急。

4  结束语

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影响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水资源匮乏对一个国家是致命性的阻碍。我国是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有关部门和专家应致力于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农艺节水技术,并在农业发展中推广应用,节水增产,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民.农艺发展应用农艺节水技术的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08):162.

[2]孙巍.现阶段农艺发展中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139.

猜你喜欢

水资源发展趋势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水资源经济学发展研究——评《水资源经济学》
长春市开展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