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多维特征

2018-05-14刘辉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民性时代性

刘辉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奋斗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一一呼应、完美对接,且在表述上更加合理、科学。中国现代化新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产生的时代性、立场的人民性、谋划的全局性、描绘的理想性等四个重要特征。

关键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时代性;人民性;全局性;理想性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3.003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3-0015-05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时明确指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彰显了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文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富含理论内容。这一命题映射出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体现着党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和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执着精神,表达了党和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彻分析这一奋斗目标蕴含的理论特征,有助于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产生的时代性

任何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是时代呼唤的结果。习近平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 26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渐次提出,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階段的需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富强民主文明”的提出,是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从国际上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以新科技革命为契机,竞相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欧美诸国、日本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经济方面,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人均名义GDP只有222美元,几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我国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处于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以下,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政治方面,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党的领导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思想文化方面,“左”的思想根深蒂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封建迷信盛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要富强、人民要民主、思想要解放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邓小平大声疾呼,“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2]63-64“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10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尖锐地指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种种弊端,向全党发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员令。针对思想意识领域“左”和右的错误倾向,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多次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是在上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伊始,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在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作出相关部署。党的十二大报告第二至第四部分分别就经济、文化、政治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与之相适应,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

“和谐”一词的提出,是我国进入“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结果。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这个阶段,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凸显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引起社会剧烈变革的情况下,我国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比较尖锐,教育、就业、医疗、社保、居住、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严重,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等。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提上主要日程。在这种背景下,“和谐”概念应时而生。

把“美丽”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是对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回应。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新鲜命题,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已经围绕该命题展开持久的讨论,然而当时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很突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加剧。党的十八大分析了我国生态面临的严峻形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然而总体上看,生态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北方雾霾天气多发频发,城市废弃物堆积成山,河道水体变黑变臭,资源日益枯竭等,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绿水青山”的渴望比以往更加强烈。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2016年8月,习近平在青海考察工作时指出:“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时候了。”[3]党的十九大把“美丽”纳入现代化奋斗目标之中,可谓正当其时。

二、立场的人民性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4]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近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本党价值的唯一选择,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们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好坏的标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目标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想人民之所想、盼人民之所盼、急人民之所急的人民立场、公仆情怀。站在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奋斗目标的精髓,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不难发现,党在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切为了人民,满足人民的不同需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与之相对应,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战略目标。

富强就是指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手段,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总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他多次强调:“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116“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2]373“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5]。他在设计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时,落脚点均在于实现人民利益(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民主,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民主”一词的提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党的人民立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一以贯之。1979年,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在改革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6]。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郑重地提出民主的奋斗目标并强调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需要,使人民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报告从改革和完善党的政治体制与领导体制、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建立人与人平等的关系等方面就发展政治民主作出部署。党的十三大再提民主这一奋斗目标并从党政分开、下放权利、改革政府工作机构等方面进一步规定人民民主的权力。文明,就是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一定要发展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2]110—111 。1986年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把“和谐”作为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是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集中、生动体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密切关联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问题比较突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党同志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他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8]。《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定》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扩展为包括“美丽” 在内的“五位一体”,这一重大决定是党向人民群众作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年来,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然而,这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不小的距离。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9]因而,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还原绿水青山,真正“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成为新时代我们党的重大历史使命。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50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确立为新的奋斗目标并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是对人民群众渴望重现蓝天碧水、重塑美好河山的及时回应。

三、谋划的全局性

奋斗目标与总体布局相呼应,总体布局决定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一一对应,即经济建设——富强、政治建设——民主、文化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新的奋斗目标对应的内容不但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包括大自然,体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有机统一。新的奋斗目标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谋划更加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更加深入。

客观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很深刻,表现在战略布局的安排上长期拘泥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部署。这一战略部署随着时间的推移验证了它的片面性,社会建设滞后、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产生的不良后果凸显了“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的不足。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0]这句经典论述明确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结构由四大板块构成,即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精神);人类社会的生活,除了经济生活外,还包括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重新审视,基于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社会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作了详细阐述,正式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十七大之前提出的社会建设其实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缩略语,是广义上的概念,二者不能混同)。与之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除了社会有机体诸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外,还离不开外部环境即自然界。在战略布局的谋划上,需要统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问题,遗留下不少后遗症,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置入总体布局之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新的战略布局,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美丽”的奋斗目标,如此,“五大目标”与“五大建设”相吻合,在表述上更加合理、科学。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到十三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再到十九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一历史嬗变轨迹,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

四、描绘的理想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由五个富含褒义的形容词构成,高度概括了我国现代化所要实现的目标。这五个言简意赅的词语向我们描绘了未來社会的美好画卷,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向往,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古往今来,我国先贤们对未来社会做过不同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如《礼记·礼运》提到,“今大道既稳,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西汉贾谊在《新书·先醒》中说到,“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向世人描绘了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境地。到了近代,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的大同世界。此外,章太炎、孙中山等人都对未来社会作过不同的描述。这些美好的描述固然令人神往,然而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大多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而且,他们的理想皆因缺乏实现的土壤而只能成为空想。

与以往的描绘不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一个视野更加开阔、气势更加磅礴的目标,是一个既接地气又站位高远的目标。这一远大目标更能振奋人心,更令人期待。其一,全方位性。新的奋斗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兼顾了生态,是一个综合性、立体性的目标。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要搞好的社会。实现“五位一体”的目标,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均会发生显著变化。其二,高层次性。新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满足于包容上述五个方面,而且对每个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富强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到本世纪中叶,人均GDP至少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普遍过上富裕日子;民主就是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人人平等和人民当家作主,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文明就是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人民大众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和谐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社会建设,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和社会安定有序,形成社会成员团结友爱、人人心情舒畅的良好局面;美丽就是要花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再现蓝天碧水,朗朗乾坤。其三,可操作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后提出的,不是一个“假大空”的政治口号,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一个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总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奋斗目标向国人展示了一幅瑰丽的图景,这一美好蓝图实现之日,也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人时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2.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8.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83.

[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19.

[8]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7:232—23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责任编辑:韦梦琦

猜你喜欢

人民性时代性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网络视频节目的特点及优势简析
新形势下做好园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新形势下做好园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廓清党性与人民性关系的认识误区
中国共产党党员质量标准演进研究
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回顾与启示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