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与青海

2018-05-14张双喜

党的生活·青海 2018年2期
关键词:乡风青海文明

张双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自“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至今,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并且解决起来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彼时的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现在的乡村振兴战略,无不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的执政主张和治国理念。这不仅充分尊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体现了这一战略的务实性与前瞻性。在青海,这一战略更是契合了乡村发展的实际,带给青海发展无限前景。

产业兴旺——不断激发内生潜力

从“农村”到“乡村”一字之变,却大有乾坤。農村,一般指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是农业的配套,通常是放在产业关系中来看的;而乡村,是一种生活与文化的空间载体,是诗意的,是带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它可以是农业的配套,却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业态兴旺”,也就是说,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而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一二三产业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品质化的发展。在青海,除了传统的农业,其独特的高原农牧产品加工、生物资源利用,乡村旅游业、大数据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生物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应是其业态兴旺的应有之义。如今,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再是农民唯一的生产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用更多更灵活的方式去谋划、经营自己的生活,要么靠技术外出打工、要么种药材种树苗,要么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要么开个农家小院,要么搞个休闲观光农业,要么开发乡村旅游,等等,总之,从传统意义的农业中已衍生出许多二三产业,这正契合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业态兴旺”的首要任务。

生态宜居——不断增添绿色活力

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乡村的美丽和谐必不可少。以往提到农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长长的土路,破旧的土房,灰头土脸的庄稼人等等,几乎很少能与美丽相联系。事实上,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支持了工业发展、城市化发展之后,面对着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其自然环境、家园生态系统的今不如昔。而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生态宜居,就是要端本正源、归全返真,让“农村”真正蕴含“乡村”的特质,让乡村真正成为山清水秀、柳暗花明、鸟语花香的美丽家园,成为人们安享生活,尽享天伦的乐土、静土,不断为乡村增添绿色活力。青海生态在全国大局中有着战略性地位,因此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近年来,青海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绿化南北山以及三江源生态移民、全面禁止三江源矿产资源开发等举措,使生态环境有了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改观和恢复。但是,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宜居的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我们还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特别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以“四个转变”新思路,继续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牛鼻子”,坚持环境质量与总量“双管控”,着力推进生态领域改革和管理转型,着力推进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和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等,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让生态宜居的大美青海真正成为一片“世外桃源”。

乡风文明——不断涵养文化魅力

所谓“乡风文明”,主要指的是乡村文化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乡风文明就是要在乡村倡导良好乡风民俗,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和谐程度,充分发挥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能否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小康不只是物质上的小康,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与时俱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互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推进,无不要求不断涵养文化魅力,将乡风文明提上议事日程。新时代,在乡村大力弘扬、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青海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其优秀的传统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更要抓乡风文明这个重点。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青海乡村大多都以道德教育和文艺活动为推手,通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使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比如,近年来,同德县在不断完善房屋改造、路面硬化、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农家书屋、牧家书屋、村民文化站、音乐器材提供点等场所为村民提供精神大餐;紧扣全县生态发展主基调,以文化惠民为主线,突出大众文化、群众参与的特点,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等,开展“村容文化艺术节”活动,奏响文化惠民强音;村民自发成立了环保协会、规范文字协会、文明用语协会、爱心捐助协会等许多协会,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这些措施也都是在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党的十九大提出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机遇。唯有乡风文明,才能为国家文明、民族文明奠定坚实基础。而青海,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必定要沿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发挥自己的特色,贡献自己的力量。

治理有效——不断增进和谐定力

一直以来,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乡村有条不紊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民主法治意识淡薄,集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加上农村社会治理实际的事项纷繁复杂,使得乡村治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乡村振兴的一个切入点就是要使乡村治理走上正确、科学、有效的道路,不断增进和谐定力。治理,更加注重社会参与,更加注重多元与互动,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增进人民福祉。治理有效,就是在乡村社会治理层面,不但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而且要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还要发挥村民自发形成的协会以及群众自身积极参与的作用,形成多元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青海在乡村治理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在许多县针对村民矛盾纠纷问题,设立了矛盾调解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设立了综合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为了加强治理的有效性,村干部实行二、五坐班制以提高服务质量,启动了五不出户方案,即矛盾纠纷不出户,小病治疗不出户,产业培训不出户、技能培训不出户、文化娱乐不出户。当然这些尝试和探索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潮中只是杯水车薪,但同样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要达到治理有效的目的,青海还必须按照十九大精神以及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在乡村治理的道路上努力探索,继续前行。

生活富裕——不断凝聚幸福动力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就是要让广大村民共同富裕。只有国富民强,才能安邦兴国。一个国家要想振兴,就必须为富国强民而努力。如今,中国已经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生活富裕不但是推动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的原动力、检验乡村振兴成效成果的试金石,更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谋福祉的最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众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青海來说,全面小康更是“一个也不能少”“哪个民族也不能少”。在青海,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因残致贫、资金和劳动力缺乏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健全、医疗保障不到位、群众存在依赖思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尽管有这些问题,但是富民强国的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我们要依靠青海的后发优势,想方设法尽快让村民富起来。首先要突破思想束缚,要突破“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突破墨守成规的僵化思想,主动创新。怎样利用青海的优势来发展产业;怎样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体现出生态的价值,并促进经济发展;怎样利用好的政策为乡村发展创造条件等等。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再次,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高群众振兴乡村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只有懂农业,才能了解农民的辛苦,知道村民的需求;只有爱农村,才能从心底希望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实现乡村振兴;只有爱农民,才能真心实意为其做事情、谋福利。所以,要通过引进人才、本地培养等方式,让热爱乡村、热爱乡村发展事业的人都参与进来,真正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从而创造条件,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凝聚幸福动力。

按照“业态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一如既往地把乡村治理好,才能让广大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栖居的同时,感受到家园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和家国的美好,才能让他们不断拥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进而与党和国家心连心,挽起手来朝着乡村振兴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力前行。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乡风青海文明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大美青海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