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众而迷

2018-05-14瑶瑶

阅读(高年级) 2018年11期
关键词:魏徵樊哙隋炀帝

瑶瑶

同学们好,国学讲堂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我为大家讲一个“莫众而迷”的故事,一起来读一读原文吧。

晏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1.聘:访问。古时诸侯派大臣访问其他诸侯叫做“聘”。

2.莫三人而迷:凡事不与众人商议,就会迷惑不解。古时以三人为众,所以又称“莫众而迷”。

3.虑:商议,谋划。

4.一言:都说一样的话。

5.季氏:鲁国执政的贵族季孙氏。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说的是智者晏子有一次访问鲁国,鲁哀公问他:“俗话说,‘没有三个人一起合议,做事就会迷惑。现在我和全鲁国的人一起商议,鲁国却还是免不了动乱,这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古语所说的‘莫三人而迷,指的是一个人独自决定,会有错误;两个人商议探讨,才能有正确的决策;如果有三个人,就可以形成正确的多数了。现在鲁国的大臣们成百上千,但都和季孙氏保持一样的意见,人数不可谓不多,但就像是一个人在说话,哪里有什么众人商议呢?”

韩非子在本篇中借晏子之口,批评了鲁国执政季孙氏“一言堂”的行政作风。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正確的决策绝大多数都来自于集体的商量和讨论。而季孙氏强迫大臣们遵守自己的一家之言,即使出了纰漏也没有人及时指正,难怪鲁哀公要感叹自己的国家“不免于乱”了。同学们要吸取这样的教训,在团队合作中,要尊重其他人的不同意见,相信集体的智慧,才能避免因自身的不足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真理,也不存在永远正确的完人。可见无论古今中外,排斥单一和绝对,尊重差异和不同,都是思想家们的共同追求。能够理性地对待不同的意见,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相应的策略,才是智者所为。下面我们再来看两个故事。

魏徵(zhēng)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范式。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徵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阳后,进入秦宫探看。只见宫室华丽,各处宝物不计其数,都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每到一处,许多美丽的宫人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兴味也越来越浓。于是,打算住在宫内享受一番。

刘邦的部将樊哙(kuài)发现刘邦要住在宫中,就问他:“沛公(指刘邦)是想拥有天下呢,还是只想当一个富家翁呢?”刘邦回答说:“我当然想拥有天下。”

樊哙真诚地说:“臣进入秦宫,见到里面的珍奇财宝不可胜数,后宫中美人数以千计,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东西啊。望沛公迅速返回霸上,千万不要留在宫中。”

刘邦对樊哙的劝谏不以为然,还是准备住在宫中。谋士张良知道这件事后,对刘邦说:“秦王无道,百姓造反,打败了秦军,沛公才能来到这里。您为天下除掉害民的暴君,理应克勤克俭。如今刚入秦地,就想享乐。俗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忠告。”刘邦听了,终于醒悟过来,马上下令把府库封起来,关掉宫门,随即率军返回霸上。

猜你喜欢

魏徵樊哙隋炀帝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猛人樊哙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隋朝“江都之变”风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以诚相待
李渊起义
刘邦吃龟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