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2018-05-14张文靖

求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初心中国共产党

张文靖

通俗地讲,“初”就是初衷,“心”就是“本心”,“初心”就是做某件事最初的初衷和本心。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是本质从来没有变过,一直在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道路上砥砺前行。无论前进道路上出现多少坎坷风雨、风险挑战,亦或是辉煌成就,全党同志都要不忘初心,永远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和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而奋勇前进。

一、初心所向:“站起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代,是风雨如晦、山河破碎、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欺压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激起进步青年的爱国热情,如何反抗外国侵略者以获得民族独立,成为那个年代的主题,反思中华民族如何“站起来”,成为那个时代的呼声。

1921年7月,心怀救国救民理想的13名年轻知识分子分批齐聚上海望志路106号,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秘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召开中共一大。之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积极组织劳工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等,打倒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和官僚资本家,为创建一个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血与火”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在不断增加,中国共产党也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要摆脱外国的殖民统治,建立独立民主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顽强斗争,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全国人民激动万分。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开端,也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正如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上的预言:“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人民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看到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经济体系尚不完善、经济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完成如此重大的经济体制变革而没有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虽然中共在摸索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过程中,经历了重大挫折,造成重大损失,但这些都是探索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与代价。只有在挫折与失误中汲取教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才能不断为建设和发展新中国积累经验。

二、初心所指:“富起来”

新中国成立30年,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如何改变中国的经济现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了摆在领导人面前的大事。中国向何处去?首要的障碍便是“两个凡是”。突破“两个凡是”的教条后,确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良好社会氛围。随后,派谷牧等领导人出国考察调研。紧接着,筹备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准备。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開,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部署,被看作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之举,中国也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思想解放、社会风气的活跃气氛推动全方位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乡镇企业,活跃农村经济;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激发企业活力,经济增长保持了近10%的增速,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这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通过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取得的。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开始真正融入国际社会。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融入全球化进程,不仅综合国力有了迅速提升,也在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这一阶段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由“温饱型小康”向“幸福型小康”迈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势而为发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生活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积极进取、从容应对,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小。此后,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我国的底子薄,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为世界所罕见。在改革与开放的历程中,人的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看到国家与未来的希望,这种希冀与制度变革完美结合,创造了中国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飞跃。

三、初心之至:“强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稳健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通过严厉反腐治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因此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的五年,中国正依靠自身实力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就发生了过去不曾发生过的重大变化。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大标志着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已经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小康的目标已经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强起来”的基础上还要满足更多的美好生活的要求。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分两个阶段制定了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规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候,我国的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基本实现,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国际舞台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说“站起来”是针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政治层面;“富起来”是针对国家富强、生产力提高的经济领域;那么“强起来”则是包含了综合实力、国际地位等整体性、综合性的层面。五年来我国进行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取得了全方位、開创性的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在“强起来”的基础上,更要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谱写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四、初心不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从中共的历史轨迹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成就的取得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结晶。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虽然任务、主要矛盾不同,但其初心不变,本色不改,始终是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站起来”,还是领导中华民族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的“强起来”,还是领导全方位改革、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强起来”,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谋幸福,建设一个自由、民主、富强、和谐、美丽的中国,使中国特色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就是人民的幸福感。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政党,是唯一有远大前途的政党。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的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的重大方针政策,满足各个层次人民的需要,解决人民的难题,使人民获得由衷的获得感、幸福感。九十多年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新时代,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有更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异常强大的前进动力,更有非常充足的文化自信。全国各族人民只要坚定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一定能夺取新时代的更大胜利。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初心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不灭的初心(节选)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