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与实践①

2018-05-14陶泱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案例

陶泱霖

[摘 要] 目前由于有待改善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需要加强。首先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作了介绍,接着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内部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策略,最后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具体阐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获得感;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94-02

一、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思想觉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毛概以及中国历史等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国家历史和伟人思想的了解和探讨,追寻前人的思想轨迹,接受更为严谨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思想和技能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以技能培养为主的高职院校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信息更迭飞快的网络时代,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来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沉淀,将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融入时下思想教育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思想觉悟。

(二)弘扬和传承伟大思想和民族文化

高校作为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的准备阶段,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接触自然重要,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对传统民族文化和伟大思想的学习和传承。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是为了更好地将伟大的民族思想和文化进行传承,将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青年身上得到体现,发扬光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灿烂的历史人文精神,思政课中包含的对历史的研究、学习,有助于传播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学生在接受我国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是将民族文化进行弘扬和传播的过程。思想道德教育的力量是伟大而无穷的,思政课的开展弘扬和传播了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与学中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具有吸引力,到课率较低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成果的改良以及企业招聘德智优秀的人才都是有所裨益的,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依旧是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的标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具有创新点。在课程设置的形式上,依旧是沿用老师在讲台上讲授为主,照本宣科,向学生讲述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对整体的课堂参与度较低,课堂活跃度不高。在内容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内容主要涉及历史人文思想等,本身与时代相连接的方面较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年代相隔有一段距离,学生对学习该方面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到课率较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学知行结合不紧密,实践性不足

在高校内部,对课程设置情况分析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模式管理不同。就专业课程而言,由于其与未来的工作实际相关,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搭配。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與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操作关系不够密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相关理论知识以后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将其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理论教学脱离了实践操作,即使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以后有了深刻的体会,也很难找到相应的发挥机会,只能停留在“填鸭式”教学的层面,这样一来就使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家庭支持作用滞后,配合教育不到位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学生在校与家庭的联系受距离较远的影响不够频繁和紧密,家庭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发展和思想变化也不甚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来自家庭的思想帮助不及时或者不全面,使其对思政课上涉及的思想知识教育认识不足,对其实用性存在质疑。就算是对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讲,家庭的思想教育和关注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思想波动的状况和原因,及时处理。目前,家庭支持作用的滞后是影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成果的原因之一,高校与家庭之间较难实现全面的配合教育,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三、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策略研究

(一)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激发思政课堂的活力

如今是瞬息万变和科技当先的时代,尤其是对引领观念潮流的大学生来讲,繁缛陈旧的思想灌输教学模式自然是不可取的,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其丧失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想要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就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接受偏好上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做到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所以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时,应该尽可能地使思政课堂变得生动化、有趣化,同样是对伟人和历史事件的介绍可以综合利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取代老师的文字宣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习重要的历史事件时,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扮演具体的历史人物来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历史事件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思政课堂的活力,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得感。

(二)补充完善教学体制,加强学知行的紧密度

高职院校关于思政教育整体的教学体制设置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只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而不对理论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加以教育,学生对思政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收效甚微。因此,高校内部应该着重增加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提供给学生在学习完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机会,不断地在生活中检验思想的真理。比如,可以在平常的校园生活中进行校园优秀人物的评选,着重评选出在思想方面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在实际生活中弘扬和传承优秀思想文化的学子,以此激发学生将思想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积极性,真正将学知行有效结合在一起。补充完善思想政治教学体制,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性,使大学生能够更多地体会到思政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进而提升获得感。

(三)提升教师授课水准,使教与学相辅相成

目前高职院校内思政课教师的门槛限制较低,导致教师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花费的精力有限,使学生难以从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高校应该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准,在开始的教师选拔时就应该设立相应的考核标准,不仅仅是对教师知识掌握的丰富程度进行考查,还需要对其讲课的方式和效果进行考核。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思政课的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为学生创造出更多与外校和国外高校进行思想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与学习,从而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够一蹴而就、急于求成,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究和思考,总结相关教学发展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获得思想的提升。

四、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实践

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策略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照本宣科,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所在,因此本章来具体介绍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教学形式生动形象。教学内容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对学生在教学内容的了解和认知上面循循善诱,通过案例来进行思维的发散,达到教学内容的探讨和研究目的,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尤其是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而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新颖的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显著。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过目即忘,很难具有深刻的记忆,案例教学就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高职院校思政课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一般要遵照以下的方法:(1)课前准备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上在使用案例教学时,课前的准备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教师能否完成案例教学的考验。思政课的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结合相关思政课的教学进度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和选取,结合相关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制作相关案例视频或者教学演示,为教学案例呈现在课堂上做好充足的准备。(2)课堂演示阶段。在该阶段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教师需要通过周密的讲解设计,将案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学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解,通过案例进行积极的思考、吸收相应的教学内容。(3)课后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案例教学课件拷贝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反复的研讨和学习,这样可以加深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自己制作案例时进行参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41-43.

[2]劉志贻.试论新时期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6):66.

[3]葛梦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1-63.

[4]高星,朱权.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8):170-171,174.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案例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