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层搅拌法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2018-05-14张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施工工序适用范围优缺点

张成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案例,简要阐述深层搅拌法的原理,试用范围,施工工序,优缺点。

【关键词】深层搅拌法;原理;适用范围;施工工序;优缺点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石灰、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有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土层内一边钻进一边喷射固化剂,经钻头旋转搅拌,使固化剂与软土强行搅拌在一起,从而形成抗压强度较高,整体性较好的复合地基。深层搅拌法常用于水利、市政、工程建筑中,因为其施工相对简便,工期短,成本相對较低等特点,常在工程建筑中作为基础加固处理。

1、案例

某小区建筑工程,19#为多层建筑(共6层),框架结构。19#楼与地下室最近距离为3.65m,其中19#基地标高为42.1,地下室基地标高为41.15,基础埋深为-8.3。考虑到一期预售和现场实际情况,所以19#优先地下室进行动工,并且19#楼回填土较深,待19#结构封顶后进行二期地下室施工。另外考虑到地下室比19#低95cm,担心在地下室土方开挖中对19#基础存在扰动,故经多方研究决定采用深层搅拌桩对19#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2、深层搅拌法原理

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加固饱和粘性土和粉土等地基。利用水泥或石灰等原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定的搅拌机械,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进行强行搅拌,使土体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

本工程采用水泥与软土进行强行搅拌。

3、物理特点

一般来说,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0.3~3.0MPa之间,比天然软土强度提高数十倍到数百倍,在砂层可高达5.0MPa以上的,它受很多因素影响。

3.1土质。初始性质较好的土,加固后强度增量较大,初始性质较差的土,加固后强度增量较小。水泥土的强度与土的含砂量有关,当含砂量为40%~60%时,加固土强度达最大值。在加固软粘土时,若在固化剂中掺加适量的细砂,既可提高加固土的强度,又可节约水泥用量。由于本工程中回填土较厚,故在机械搅拌过程中,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细砂形成水泥砂浆液,从而提高搅拌桩的自身强度。

3.2龄期。水泥土的抗压强度随其加固龄期而增长。我国《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取90d龄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加固土强度标准值。一般情况下,7d、28d、90d的水泥土强度之间有如下近似关系:qu(28d)≈1.49qu(7d);qu(90d)≈1.97qu(7d);qu(90d)≈1.32qu(28d)。

3.3水泥掺入比。水泥掺入比通常指水泥掺入重量与被加固土天然湿容重的比(%)。

在实际应用中,当水泥掺入比小于7%时,加固效果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要求,而当掺入比大于15%时,加固费用偏高。因此,我国《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水泥的掺入比以7%-10%为宜。对含水率大于100%的土及孔隙率较大的杂填土,常采用较高的水泥掺入比。

4、适用范围

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加固淤泥质土,含水量较大,回填土较厚且地基承载力较小的粉质粘土,沙土等软土地基。主要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加固软土地基,增大土体的抗剪强度。另外在搅拌桩中加入型钢,可以增大围护结构的刚度,用于深基坑土方开挖。

5、施工工序

5.1准备阶段

5.1.1现场整平。由于19#楼与地下室之间存在较深的回填土,土质较软,为了便于机械施工和移动,所以在机械进场前,现场整平夯实,并在地面铺设10cm的细石垫层。

5.1.2施工备料。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该品种水泥相对来说凝结硬化快,抗冻性较好等优点,故在地基加固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优势。

5.1.3机械安装及调试。深层搅拌机组装,水泥浆液制备系统安装以及进出口处的连接。在机械组装完成后进行调试,注意观察搅拌轴旋转速度,输送浆液管及供水管畅通等。

5.1.4施工放线。定位桩位中心点,打木桩做出标记,从零点桩开始,沿施工方向每50米拉线放样,拉线确定施工方向,并在放样处依次标定桩位。

5.2施工阶段

5.2.1设备安装到位。为确保机械施工中不过大振动偏位,所以机械应加固牢靠。

5.2.2搅拌桩机定向移动,调平主机,钻头对准孔位。

5.2.3启动深层搅拌机械,进行钻进作业,钻进过程中为防止喷射口堵塞,应适当喷浆,同时减小负载扭矩。

5.2.4喷浆搅拌。搅拌机向下钻进过程中,连续喷入水泥浆液,在到设计桩长位置时,原地搅拌一分钟,在匀速提升,避免底部搅拌不匀。

5.2.5提升喷浆搅拌,再重复搅拌,待钻头提升至桩顶30cm时,停止喷浆。

5.2.6成桩完成,接着进行另一桩体施工。

6、优缺点

6.1优点

6.1.1充分利用原土。因为搅拌机械直接深入土层进行施工,所以避免了常规施工开挖土方,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安全隐患。

6.1.2搅拌时噪音相对较小,对临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影响较小。

6.1.3桩体形式灵活多变。可采用柱状、壁状、块状等形式,根据成本和作用等方面选择适用的桩体形式。

6.1.4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桩相比,既可以节约原材料,也降低了钢材的使用。

6.1.5相对来讲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所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

6.1.6利用机械代替人工,提高了效能,降低人工成本。

6.2缺点

6.2.1由于深层搅拌桩是地下隐蔽施工工程,所以在施工中不利于质量控制,很容易存在搅拌不匀导致桩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6.2.2不易控制桩位偏差。搅拌成桩过程中,由于机械加固不牢,机械振动使桩体偏位。

6.2.3易造成成本浪费。可能局部土层存在坚硬物质,导致搅拌桩未到设计桩长位置,便停止作业,导致浪费。

6.2.4检测困难。因为常规情况下取样轻便触探检测,可能存在局部底下环境复杂,比如土层存在渗水,使该处桩体达不到设计强度。

结语:

深层搅拌法不但可以作为基础加固处理,还具有支护和止水的作用。但由于深层搅拌法的局限性,该种方法相对而言在较深基坑开挖中不被广泛采用。所以对深层搅拌法的深入研究,对建筑工程、水利及市政工程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胡同安,黄新,刘毅.深层搅拌法的工程实践[J].工业建筑,1994.(09).

[3]陈磊.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J].建井技术,1999.(08).

[4]林其乐.深层搅拌法处理海相淤泥质软土效果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4(09).

猜你喜欢

施工工序适用范围优缺点
出国留学利弊谈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工序及安装通病及预防
园林施工中栽植技术及具体施工工序的研究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刑事和解适用范围探究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浅析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