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表情不欢乐的时代,仍需认真说话

2018-05-14筱丽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字社交交流

筱丽

今年,“世界表情包日”迎来了第五个年头。从攻占社交软件,到与各大品牌合作,甚至有了自己的节日,表情包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人沟通交流的必需品。可是,在表情包用得非常溜的虚拟社交之外,我们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表情是不是反而变得不那么丰富了呢?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是也在逐渐下降呢?

1982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心血来潮地输入了连续的字符∶-)来表达微笑的含义。彼时,法尔曼绝不会想到这竟成为后来大热的表情包的始祖。17年后,第一批数字表情在日本诞生。2015年,咧嘴大笑加上两滴眼泪的“笑哭了”表情被《牛津词典》选为当年的年度词汇,被认为“最能反映当年的精神”。

面对面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联合传达含义的,而在最初的网络交流中,只能依靠单一的文字去交流,却无法知晓表情以及动作等交际手段,它们被隔绝在屏幕之外,一些微小的、意义含混的深意也就无法传达。因此,表情包横空出世,简直是聊天必备神器。网络流行语配上网红,是生成表情包的经典套路。表情包的最大特点是快速、幽默、真实,它简单易懂,既省时省力,还能缓解聊天中的尴尬,符合刚需,也顺应了潮流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有留有余地的含蓄和暧昧,人们不习惯表达彻底。而表情包正是掩盖暧昧的套路。以往绞尽脑汁也无法回应的话语、难以化解的尴尬,有了戏谑的表情包,能处理得得心应手。至少从这方面来看,表情包所具备的黑色幽默,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文关系的进步,它替我们降低了很多无意义的社交成本,帮助我们更圆润地去和其他人相处。

2016年,有人发起了一个实验:24小时内,不使用任何表情符号,看看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有至少5307人留言参加了这次实验,很多人信心满满地邀请朋友一起参加。然而,超过30%的人失败了,大部分人失败的原因是习惯,比如“没留意”“没忍住”。而成功坚持了24小时的人,一半以上觉得煎熬难忍,“尴尬”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原因。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只用文字交流很有意思,对话更认真了。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越来越离不开表情包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然而事实是,不管愿不愿意,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表情包包围了。生活中,“不用表情包不会说话”的现象愈发普遍,日常中大量使用表情进行交流的情况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认为简单的图像正在毁掉语言的美感和人们的表达能力。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里谈及过度娱乐化带来的悲剧性后果: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不会意识到媒介正在无情地操控着人类的思维形态。面对巨大的危险,人们会严阵以待。但对于人畜无害的事物,很少人能察觉到背后的杀机。当初“火星文”出现的时候,也有不少学术界、教育界的专家出来制止。但是,传统语言文字始终有一套历久弥新的运行法则,所以,实用度极低的“火星文”注定会被抛弃。可是,表情包更迎合大众口味,也没了故作小众的矫情,是放大情绪的好工具。问题在于,表情包不再是“私家货”,俨然成了说话的潮流,甚至在公共网络空间,也瓦解着理性讨论的空间。一个不得不重视的事实是,表情包确实让世界的沟通变得短平快,但它正在降低每個人遣词造句的能力和耐心。有人曾说,现在的年轻人手机里有一大堆表情包,可是脸上却没有表情。事实正是如此。表情包的你来我往,只需要手指和屏幕互动,无需面部表情的参与。当表情包在网络中喧宾夺主,替代了我们脑海中的文字组织能力,那么在现实中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前阵子,《中国诗词大会》被观众捧为光复传统文学的良心节目,这说明,人们还希望文字拥有别具一格的美,起码能够传情达意,让人展开更多想象。可是,我们只有形式主义的怀古,却没有切实可行的改变:一边鞭策着孩子要背诵诗词陶冶情操,一边却任由表情包泛滥成灾,丝毫没有阻止粗陋图像反噬文字的危机感。

加缪说,艺术有腼腆的本能,它就是没办法直接把事情说出来。文学、音乐、绘画都是如此,它们更抽象,意味更深刻。今天,日常交流被表情包重重包围,语言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如果像《1984》(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著)所言,人类的语言逐渐被精简,我们的精神生活将会越来越萎缩,最后只剩下表情包在抖着小机灵,遥遥地呼应着原始粗鄙的象形符号时代。我们期待借助表情包更好地表达自我,却忘了认真地说话才是拉近距离的最佳方式。

猜你喜欢

文字社交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梦中的文字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