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农雄起,转型升级打造为农服务航母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18-05-12中国农资张涛通讯员余秀君

中国农资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农资经营农业

□ 《中国农资》记者 张涛 通讯员 余秀君

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苟学川

从1998年到2018年,我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来风起雨涌,涌现出一批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改革榜样。

地处西南一隅,造福巴蜀农家。作为四川省供销社龙头企业,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围绕服务“三农”,持续推进“农资为主、多元高效”的发展战略,不忘初心、深耕主业,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川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现成为拥有一级控股公司7家、子公司43家,年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跻身全国供销合作系统百强企业,稳居全国农资流通企业前六,被列为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销售额上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农资商贸流通企业。

成绩篇

为农服务为本 多元驱动创新

强化农资主体之根,彰显为农服务之魂。川农的主业始终在农资流通领域。自2000年成立后,继承了四川农资总公司的经营业务,川农继续深耕农资主业,紧跟国家农资政策走向,积极对接行业上下游产业,着力扩展经营网络,立足四川、经营西南、辐射全国,积极拓展国际贸易,探索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资运营模式,在新疆、河南、广西等15个省(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全资及控股分(子)公司28家,终端直营店、加盟店3200余家,年销售化肥400多万吨,进出口化肥50多万吨,年销售总额保持在100亿元以上,在农资行业具有一定话语权。

同时,随着供销社系统深化改革特别是四川省社推进“一体两翼三化”总体构想和“双线运行”模式,系统资源可整合,平台渠道可共享,有利于农资系统完善布局,拓展市场领域。这些都为川农继续深耕主业,适应市场变化积淀了厚实的行业优势,有利于把握农资行业新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发挥基础网络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除了做强做大主业外,多产业协同发展,开展多元化经营正成为川农日益强大的驱动。作为集团公司,投资能力体现在产业项目运作上。川农在深耕主业的同时,对标行业龙头企业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多元发展战略,联手农资兄弟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借力政策推进,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先后开展农业产业化、化工、矿资源、再生资源和物业、物流、房地产、投融资、电商等新兴业务,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成立参股、控股和全资公司,初步构建了九大业务板块。其中,化工、矿资源、再生资源、房地产给集团公司贡献了较大利润;物业、物流板块经营稳定,实现了持续盈利;投融资、电商业务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可预见投融资业务将成为川农未来又一稳定的效益支撑。这些板块的有效运营,探索了产业成功经验,把握了行业趋势特点,抢占了企业发展先机,并通过项目运作培育锻炼了团队,促进了企业稳健发展。

构建阳光文化 助推产业脱贫

文化是企业精神追求和价值创造的结晶。川农根植农业,传承“背篓”“扁担”精神,发扬“善供者销、成其道远”的供销文化,创建了四川名牌、农资行业最具价值品牌,形成以“责任、创新、激情、阳光”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为农资集团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川农不忘为农初心,在搞好自身经营建设的同时,还积极投身扶贫事业中来。川农结合集团公司转型升级需要和助推脱贫攻坚实际,充分运用政策优势,借力全省供销系统改革重建,重点推进“大凉山”“大草原”“大巴山”“大攀西”区域项目合作,拓展产业布局,构建一个覆盖四大片区、辐射全川的大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川农力争在2020年前,结合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在全省建立绿色农资服务体系,在深度贫困县建立邦力达为农服务网络;拟在阿坝州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建立邦力达服务网络,提供农资综合服务;拟在凉山州联合成立“五彩大凉山”区域性农产品经营公司,打造“五彩大凉山”农产品系列品牌;依托绿满仓公司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农业综合服务;与越西县政府、好医生集团合作,在越西县观音河流域打造“中国亚高原中医药康养基地”,以产业助推越西脱贫奔康。

机遇篇

以变应变挑战与机遇并存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农资产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国家政策调整,传统化肥和农药限产限量,推进新型高效绿色肥料供给和高毒农药替代方案,并出台税收调控政策,加之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对农资的需求向高端品质和附加值转变,农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压力倍增。但是川农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认真剖析当前的形势,结合自身企业特性,寻求属于川农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背景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新的动能,也为涉农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首先,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长期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短板和薄弱环节。党的十九大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及二十字总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弥补农村现代化这一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成果。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来解决农民就业增收致富问题,必须要有科技支撑来解放和发展农业农村生产力,必须要有人才支撑来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为社企最早布局农业农村市场,具有成体系的经营服务网络,更有资金、科技、人才优势,可在引领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为农综合服务、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开发乡村旅游、打造农村文化产业等方面积极作为,既可以有效服务“三农”,又有利于扩展业务,拓宽效益增收渠道。

其次,农业优先发展带来的机遇。农业优先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资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农资贯穿农业生产全程不可或缺,主要矛盾转变为高品质农资和配套服务供应不足,这为农资企业转型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农资上下游延伸契机难得,由于高品质农资需求激增,有利于布局复合肥、有机肥、水溶肥等生产上游产业,也有利于建立稳固的消费群体锁定下游利益。还有,农业产业化大有可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和壮大,加之国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这为农资企业布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再次,深化国企改革和供销系统全面改革带来的机遇。国家鼓励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有利于推进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同时,关于供销系统改革的两个重要文件(中发〔2015〕11号、川委发〔2016〕22号)相继出台,对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特别是四川省社推进“一体两翼三化”总体构想和“双线运行”模式,有利于加强社企联合,整合社有资源,成立平台运营公司,恢复县市乡村经营服务网络,进一步做实做大做强企业。

规划篇

构建“五大经营服务”打通全产业链条

了解和认知当前形势,川农制定了未来阶段性的整体规划:力争通过3-5年时间,全面推进体制机制转变、主业调整优化、多元效益支撑、治企水平提升,着力构建“五大经营服务”体系机制,做大农资经营服务,做实农业经营服务,做优涉农金融服务,做强再生资源服务,做好企业管理服务,形成产业上下贯通、全程链接,科技引领、金融支撑,板块联动、效益提升、风险可控的良好经营格局,使农资集团成为农业变革的引领、为农服务的标杆、产业融合的典范、联合运营的主导,在供销系统有示范作用,在四川有重要地位,在全国乃至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综合服务集团。

继续做大、做实农资经营服务。川农坚持“大农业、大服务、大农资”思想,紧跟农业现代化特别是绿色农业发展步伐,积极对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需求,转变经营服务模式,坚持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由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全要素方案转变、由代理品牌向自主品牌转变、由农资贸易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以四大贫困地区为重点推进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提供全套种植服务方案,提升农资产品质量,紧固企业与农业生产者利益,以企业经营效益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奔康。

第一步,力争在2018年12月底前,推进农资经营管理模式调整,推行“永郎模式”“什邡模式”“蒲江模式”,实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营,实现农资销售规模和利润的稳步增长。拓展农资经营服务范围,补齐种子和农药生产与销售、农机服务、种植方案等短板缺项,改善经营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完善庄稼医院建设,新建立一批庄稼医院示范店,拓展“一网多用”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扩大影响力。

第二步,2019年12月底前,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扩大业务区域,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大幅提升。首先是形成自主品牌的肥料生产与销售。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建立规模适度的化肥生产基地,将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融合,改变邦力达没有化肥生产基地的现状,稳定系统产品资源和业务基础。其次是形成全程农资服务体系。以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推进种子、农药、农机等农资商品一站式供应的套餐销售模式,跟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做强企业品牌。再次,以农资流通网络为依托,构建农村庄稼医院为农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生产安全高效、农村生态环保、农民增收致富。力争用3年时间,采取新建、改建、合作等方式,在全省设有市县级供销社的市县区域内,建设功能完善的标准化庄稼医院。乡镇级庄稼医院依托乡镇农资示范店,为农民提供农产品栽培种养、科学用肥施药、病虫害防治、农资商品配送等服务。县级庄稼医院以县级农资配送中心为依托,为专业合作社等大型农场提供简易测土配方、农资商品配送、土地托管等服务。市级庄稼医院以市级配送中心为依托,为县、乡镇级医院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为专业合作社等大型农场提供测土配方检测、配方肥生产、农资商品配送等服务。

做优涉农金融服务、做深再生资源服务。川农按照省社涉农金融服务总体布局,发挥川江投资公司经营服务优势,加强供销体系内外金融业务合作,将川江投资公司打造成为立足四川、面向“三农”的为农服务优质金融平台,在做好基金管理业务的同时,为涉农产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紧跟美丽中国建设步伐,积极对接环保政策,采取联合合作方式,引领四川市场再生资源经营产业发展,培育成为集团公司的支柱产业。在巩固做强主业,重点推进农资、农业、涉农金融、再生资源经营服务业的同时,坚持多元发展驱动,着力培育高效优质项目,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效益支撑。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川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按照省社“一体两翼三化”总体改革构想,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农资农业为主、多元高效发展”战略,以“创新、创造、创富”为力量驱动,以“成就农民、成就伙伴、成就股东”为发展目标,以“科技立企、服务兴企、规模强企”为实现途径,坚持农肥、农种、农药、农机、农生、农业产业化“六位一体”经营布局,着力打造“6农+N”的经营业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转变、主业调整优化、多元效益支撑、治企水平提升,努力使川农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成为服务“三农”的骨干力量,再创川农发展新辉煌。

记者手记

让创新和变革成为永恒的动力

20年风云变幻,农资流通体系放开将市场推向充分竞争的时代,农资企业深化改革的重任迫在眉睫。在探索与实践中,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遵循“顺体制、活机制、强主业、优结构、细管理、弘文化”的18字总方针,坚持“农资为主、高效多元”的业态发展战略,构建“大农业”“大物流”“大金融”三大效益经营平台,在夯实农资网络、优化业态结构、推进业态多元化和效益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成为国内众多农资企业升级的鲜活案例和样板。

与时俱进,敢于担当。川农正在以矫健的步伐在险象丛生的经营环境中逆势而上,成为西南地区从事农业发展、城市物流配送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并涉足化工新材料、矿业、再生资源等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

与此同时,川农没有忘记承担起社会责任的重担,大凉山上留下川农人的身影,甘孜、阿坝留下川农人的脚印,产业扶贫之路稳步前行。我们看到,川农正在让创新和变革成为农资集团经营和管理的动因,让农资集团的规模和效益实现裂变式快速发展,让围绕农资集团的涉农生态圈企业和创业者们不再孤军奋战,助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苟学川及省社领导深入调研四川农业供给侧改革。

邦力达农资物流永郎配送中心。

猜你喜欢

农资经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