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05-10张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张瑶

摘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受到其成长过程、所处环境以及人格特点的影响,又与其自身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其为指导,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教育模式,努力使中学生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念,从而塑造优良的心理品質。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1.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战略任务。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思想纲领,为新时期培养中学生的健康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诉求和热切希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形态的制度的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个体的道德规范和素质体现。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从个人、社会到国家,逐层递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内在统一,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便没有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无从谈起。反之,只有每个人都能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够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进而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这三个层面中,有关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含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导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社会组织,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着以新的理念、开放的态度诠释与实践心理学。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权力。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生活幸福是营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个体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积极心理学都以实现人们的幸福为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继而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积极心理学用实践和科学方法为人们的幸福指出了实现途径。

(1)爱国的情感属于人类美好的高级情感之一,属于道德感的范畴,指个体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爱国情结,产生爱国行为的情感基础。心理学研究人的情感与需要,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当这种需要被满足,个体会获得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2)敬业指热爱所从事的工作。“业”之于教师即教书育人,之于医生即治病救人,之于各行各业的人们就是其职业,而之于中学生就是其学业。抓住中学阶段勤奋学习,能让学生们获得成就感,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在进入到社会工作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3)诚信,诚实不欺、信守承诺的道德感就是诚信。具体可以表现为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不蒙骗和欺诈他人。诚信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个人的人格魅力所在。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的原则。

(4)友善,即像对待朋友一样友好善良,心平气和、宽厚待人、平等相处都是友善的体现。要做到友善,应该具备较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具有抗挫折能力、管理自己的能力以及管理情绪的能力。

总而言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建构即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建构,解读其丰富的心理学意义让抽象的价值观问题具体化,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健康心理人格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统一人们的思想、丰富精神世界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积极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和谐与健康发展。价值观是指个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与标准。能让个体按照设定的目标去行动,在个体的心理机能中起激励、调节、引导以及抉择等作用。理性情绪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非理性信念是个体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中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如果中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会正面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一旦形成价值观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负面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主导个体的认知调节、情绪调控、情感培育、人格塑造、意志磨炼以及行为规范,能让个体积极适应社会并与他人和谐相处,进而获得幸福感,促进心理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可以使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统一,积极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能使中学生产生积极学习与生活的动力。

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接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中学生在做人做事上都是乐观向上的,比较热爱生活,对各种失败和挫折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有理想抱负并具有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这些良好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中学生心理素质朝着更优良的方向发展,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适应社会,相信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这就有助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接纳,并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

二、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 可能性

从工作对象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从工作内容来看,他们具有“教育”的性质。因此,关涉人和教育,就无法回避“价值”,“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效应,一旦避忌“价值”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无现实意义可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价值引导是必然,因为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内含着价值观,知识传递的过程就是价值引导的过程,例如,在讲授中学生人际沟通的课程中,我们不仅要讲述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人与人的关系,探讨人际沟通的原则,这些都是价值引领的体现;在心理咨询中,人们首先会提及“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的概念,“价值中立”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现在心理咨询吸取众多流派精华,人们注重咨询的效果,其他的一些流派也秉持“价值干预”的做法,所谓“价值干预”≠“价值干涉”,干预是指参与、引导、澄清的意思,而非强制性的要求对方接受咨询师主体的价值观,从中学生心理咨询内容来看,大多数属于发展性心理咨询,学业、人际关系等问题是主体,价值引导、澄清必然贯穿其中;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价值引导是客观存在和重要的,例如,老师经常会带学生做一种心理拓展训练游戏,叫“盲行”,在这个游戏里,老师会引导学生之间增强信任感,在一些户外拓展训练中,如果分成小组,要引导各组之间的团结互助等,这些实践活动中都贯穿了价值引导。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观引领成为可能。

2.必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性断乳”期,也是心理问题最多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开始特别关注价值观问题,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還缺乏稳定、正确的认识。

当今青少年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其社会心理发展特征已发生较大改变,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的必然产物。总的来说,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特点主要有:

(1)心理承受能力差,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

青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虽然青少年成人感、独立性都明显增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临纷繁复杂的新事物、新思想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他们还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能独立地去适应社会人事。他们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选择焦虑,经常会因遭遇挫折而动摇信念,怀疑自己的能力,依然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同时,当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尤其当又不被社会所认可时焦虑感就增强。

(2)价值观缺陷,崇尚、模仿青春偶像造成的反叛、物质追求、享乐心理

不少青少年会感到学习和生活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人生也看不到什么希望,终日重复没有结果,生活迷茫,严重者甚至由价值观缺乏导致心理障碍,所谓的“空心病”。还有一些青少年沉迷大众传媒所打造的带有虚幻、商业性质的偶像世界中,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这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追求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以找到自我认同的坚实基点,给青少年带来深层次的焦虑和迷失感。

(3)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造成的矛盾心理

青少年的生活范围有一定限制,对社会不甚了解,一般都对社会怀着美好憧憬。而现实社会与自己接受的教育及心目中的期望反差甚大,特别是当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文化冲突不断,当代的中学生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与保证。在当代,多种社会文化的并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中学生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的难度增加,使很多中学生难以达到心态稳定与平衡,同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良好的判断难度也有所增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科学、明确,既符合历史又顺乎民意,能够在中学生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过程中予以科学的引导和明确的评判。

三、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1.以心理健康课堂为途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深化学生认知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生活化,用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传达给学生。在这个层面,就实现了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层面的转化,从而内化心理积极品质的培养。

2.以心理健康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提升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内化动力机制

实践表明,人在感性的状态下对事物的接受度会大大提升。如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节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中,与学生多沟通,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境性教学的方式,利用多种因素,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十分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也很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依托这些心理实践活动,打通学生情感通道,引发学生思考,促进问题解决。

3.以丰富社会资源为保障,强化学生实践体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体验机制

实践能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要有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创造条件,为学生体验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例如,团体训练营、户外拓展训练、心理话剧等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学生之间既有身体的互动,又有心理互动,在形象生动的氛围体验中价值引导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融入实践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实现了思想和心理的互动,体验更加丰富。这个实践过程充满着乐趣,学生的接受度大大提高,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潘柳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

[2]武光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 11) .

[3]张忠,陈家麟.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干预问题的再认识[J]. 基础教育研究. 2009( 5).

[4]蒲清平,张伟莉,安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 10) .

[5]庞彤彤.论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性及其实践意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