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笑的小姑娘

2018-05-10陈迪

关键词:接纳包容关注

陈迪

摘要:本文是一例小学生因为妈妈的缺位,爸爸的偏执导致的行为、人际和学习出现问题的案例。老师通过营造温暖的、接纳的、包容的班级氛围,给予妈妈般的关注和照顾,促使妞妞建立与老师内心的连接;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其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后她在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努力下,走出了自己的世界,愿意和老师亲近,并且交上了朋友,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关键词:沟通;包容;接纳;关注

一、求助者的基本信息

妞妞,女,7岁,小学一年级。

二、求助者的问题表现

行为问题:无论在学校或者在家几乎每天都撕纸,在学校撕完的碎片放在桌洞里或是扔在桌子下面。桌洞里经常有很多碎片,吃剩的发糕或者玉米也会放在桌洞里。做操的时候,有时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时是懒洋洋地伸出手。

人际问题:不爱说话,没有朋友,和同学不能很好相处。即使是同学主动找她,她也不愿意和人家玩。

学习问题: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作业无法按时完成,考试成绩不理想。

三、求助者的故事

父母为大学同学,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两人关系看似融洽,但曾经因为谁放弃工作专心照顾孩子的问题有很严重的争执,妈妈自己办一个小公司,不愿意放弃。爸爸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收入还不错,在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公司派他到外地工作,一般是周末回家,照顾孩子的时间有限。

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母亲一人照顾两个孩子,白天上班,早晚接送两个孩子。为了方便停车,母亲一般把孩子送到学校的路口,两个孩子自己走到学校。虽然两个孩子不在一个班,但放学的时候通常会让两个孩子在一起,因为母亲在接孩子的时候经常会来晚。有一次母亲晚接,两个孩子像往常一样在一起,可是过一会发现妞妞不见了,经过保安的帮助发现妞妞一个人生气的走出学校了。经过和母亲的沟通,了解到以前在家曾有过不高兴自己出门的情况,经过查看监控,发现一个人在小区里玩。

每当周一升旗时孩子们都会穿着干干净净的校服,但他们两个的校服总好像是没洗过。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到校服都是洗过的,孩子也说校服爸爸会拿着吹风机吹干,没有提到过妈妈。通过观察发现妈妈每次接孩子的时候穿的都很漂亮,两个孩子穿的衣服会偏小或者有时候有破洞。由此可见母亲对自己的穿着比较注重,但是对于子女的穿着关注不够。

爸爸在家的时候都会陪着孩子,但生气的时候会骂或者说“打死你”“去死呀”这样的话,爸爸对孩子的成绩要求不是太多。如果老师找到爸爸说孩子的成绩需要抓紧些,爸爸很可能不会太在意,但如果告诉妈妈孩子的作业好多都没完成,她会态度很好的对老师说我回家督促她完成,但回家后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孩子。有一次听妹妹说如果放学作业没写完被留下,妈妈会不让进家门,也有一次听妹妹说:我问妈妈题她不告诉我。

曾经有一次班里有老师说:“抓紧时间去上操,如果出去晚了要打屁屁喔。”开玩笑的一句话,别的同学听到后都笑着跑出去了,她出去的很慢,结果被老师象征性地“打”了一下。下午放学了我发现她桌子上写着:我想死。我就把桌子上写“我想死”的事告诉了她妈妈,之后电话追踪,妈妈告诉我:因为上午的时候xx老师打她屁股。上午我正好在场,老师只是开玩笑的一句话,说是打屁屁其实只是象征性的一个手势。

家访的时候我们发现哥哥回家后自己会找作业做,喜欢静静的看书,妹妹则会把窗帘拉上,自己黑乎乎地呆在屋里,听另外的老师说当时她是很担心老师家访的,因为怕老师说她的不好。家长的反馈是在家里如果做同一道题,哥哥做对了,她没有做对,她的情绪会很不好,很不服气,很不愿意哥哥给自己讲题,在家里一般都是哥哥让着她。

四、成因分析

通过我的观察、家访、交谈和其他老师的反馈,我发现她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家庭的原因:妈妈的缺位,爸爸的偏执。

妈妈虽然接送孩子但是情感上的交流特别少,对子女很冷漠。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爱与温暖。

爸爸的偏执让孩子感到恐惧,缺乏安全感,但是爸爸的爱又让孩子希望和爸爸在一起,但这个时候爸爸在外地工作,不能陪伴。

五、辅导目标

妞妞内心的恐惧比较多,外显的行为比较怪异,作为老师不能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部分充当妈妈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改善她外在的表现。让她在学校感受到温暖,融入到集體当中,增强她的向师性,增强她的班级归属感。

六、辅导过程和方法

由于是班主任老师,经常接触到她,遇到合适的机会会对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营造温暖的、接纳的、包容的班级氛围;给予她额外的关注,促进她内心和外在世界的连接,提升她的自信,最终增加她的向师性和班级归属感。

(一)营造温暖的、接纳的、包容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在班级里营造一种关心互助、欣赏鼓励、包容接纳他人的和谐班级氛围。不让犯错的孩子下不了台,使孩子深深体会到,老师是爱他的。

(二)给予妈妈般的关注和照顾

妞妞从小缺乏母爱,缺乏妈妈的陪伴、关心,我就想办法给予她妈妈般的关注和照顾,让她感受到妈妈般的关注和妈妈般的温暖。有一天周五下午,我走到妞妞面前,用妈妈的口气轻声说:我帮你清理清理桌洞吧。我把桌洞里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碎纸片、没吃完已经放干的发糕全部清理掉,帮她把学习用品分类整理好。抬头看她的时候我能感到她的眼里带着温暖的光。

(三)给予特别关注,促使妞妞建立与老师内心的连接

结合成因分析,妞妞从小缺乏与妈妈及外在的沟通。我就找机会通过给予妞妞特别的关注,促进她内心和外在世界的连接。

周一的时候,我找机会靠近妞妞。下课的时候她在教室坐着,我就走到她旁边,问:你想听个笑话吗?

她不说话,但也没有表现出抗拒。

我就开始讲笑话:“小乖乖,告诉爸爸,三加二等于多少?”一个父亲问儿子。站在一旁的一个小朋友连忙伸出五个指头向小乖乖摇了摇,说:“你看,这是什么?”

“是爪子!”

“是5,她真是太笨了。”妞妞慢慢地说,并且还带着一点点微笑。

“你给我讲一个吧。”我试着让她主动和我交流。

她没有讲,但是朝我笑了笑。可能是心里在想一个比较好笑的故事。

我顺势就夸了她一句:“你笑起来真好看!”

她还在微微地笑,我感觉到她对我并不抗拒,上课铃打了,就开始上课了。

(四)积极关注,提升自信

鉴于以往妞妞怪异的行为,同学们会看轻她,我就想办法增加妞妞的自信。一次午自习,我要求每个同学要找出同桌的三个优点和自己的三个优点。他的同桌想了想说:妞妞不旷课、不打架、不骂人。中午的时候我又看到她微微地笑。

当她做的好的时候我会及时表扬她,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

(五)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给予家长一些建议

针对孩子问题比较严重,我经常和孩子的爸爸妈妈沟通。放学遇到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会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她。

尤其是一次孩子爸爸提前回家,正好是周五到学校接孩子,在放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把妞妞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他,并且聊到孩子在聊天的时候表示很喜欢爸爸能陪自己。孩子爸爸也反馈到每次从家去外地,她都会哭,很不愿意让爸爸走,每次打电话说要回家的时候,她都会很开心,提前几天都很兴奋。孩子爸爸表示也一直在跟单位协调,希望能尽快调回工作。

七、辅导效果

这一学期以来,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谈话,以及班级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反馈,我惊喜地发现妞妞的情况明显好转。

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走出了自己的世界,愿意和老师亲近,有时候课间会围在老师的身边,趴在老师的讲桌上,试着和老师交流,并且对老师的赞扬特别在意。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偶尔会举手发言,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和三班的一个小女孩交上了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玩。

八、辅导感悟

看到她身上的变化,我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靠近她,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發现她的优点,唤起孩子的自信。

2、重视家庭,形成家校合力

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和父母一起详细地分析妞妞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家校合力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等.吴福源译(1986).儿童心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维吉尼亚·萨提亚,米凯莱·鲍德温著.章晓云,聂晶译(2006).萨提亚治疗实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苑媛(2014).做温暖的父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韦有华(2000).人格心理辅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接纳包容关注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省域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浅谈“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
和学生一起成长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让阳光照进心灵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
加藤嘉一:不妨“包容”外国对中国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