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差异爱由心生

2018-05-10王玉梅

关键词:尊重差异融合

王玉梅

摘要:尊重是融合教育的真谛,爱是融合教育的最高境界。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孩子,作为老师,融合到孩子的天地中,尊重学生的差别,爱由心升,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进步,学生快乐成长。作为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与众不同,爱由心生,才能相处融洽。尊重是爱的开始与提升,潜入心里,和谐社会在爱中自然洋溢。

关键词:差异;融合;尊重;爱

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人数逐渐增加,在融合教育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普通教师面临、承担着融合教育的的工作,面对新的挑战与时代赋予的使命,关注并尊重特殊学生的差异,爱由心生,一位位融合教育路上的践行者在逐梦前行。

一、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残疾儿童安排在所在社区的普通学校就读,并提供最适合其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残疾儿童得到尽可能好的公共教育[1]。融合教育还可以涉及学习困难、多动症甚至天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它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为一体。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7年1月11日通过《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推广融合教育,保障残疾人进入普通幼儿园、学校接受教育”。 《北京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优先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就近入学,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要求,保障“就近”入学。“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强化融合教育主体地位”;“坚持融合教育发展方向,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融合教育”;“构建融合教育专业服务网络……完善市、区、学区、学校四级教研网络,将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纳入到普通教育教研机构的教学指导和专业支持中”。大力发展融合教育是残障人士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融和教育是一种关怀、接纳、付诸行动的教育,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一位教育专家讲到“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两片相同的树叶。”这句话真是恰到好处地证明了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千差万别的。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使不同学生心理得到满足,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1、尊重是信任学生

课堂是一个小小的舞台,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编导,还需要不同层次学生的齐心协力,尽情发挥,才能演出一幕幕和谐、生动、感人的曲目。

李老师的数学综合实践课——《利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信任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的发展。认识和理解数学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允许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方式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有的方法在成人看来是最好的,但不同的学生却会有不同的感受。李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思路,不把成人的学习思路强加给学生。尊重和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信任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每个学生的角色更加完整。

2、尊重意味着无条件的完整接纳

智力障碍儿童有较多不适当的社会行为,已有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往往自我控制能力低,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如喜欢干扰别人、怪声喊叫、无理取闹、破坏、情绪不稳定等。[2]这些行为可能使正常学生在与智力障碍儿童的长期交往中感到厌烦,因此会出现排斥或孤立智力障碍儿童的现象。

甜甜是王老师任教的班级里的一名特殊的智障学生,他患有21三体综合症。甜甜看上去有些不同,有些同学不太愿意接近他,王老师与学生们讲:“人与人之间有性格差异,性别不同,即便是双胞胎也未必什么都是一模一样,甜甜看上去比较特殊,但他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要接纳他、尊重他,爱护他,让他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老师的话学生听进了心里,班里的几名学生与甜甜结成互助对子,用心帮助着甜甜。受到同学帮助或夸奖,甜甜总是对同学真挚的道一声“谢谢”。上下学见到老师或同学,甜甜都主动的问好打招呼,受到同学接纳和关爱的甜甜还被学校评为“见面问好”活动中的优秀小学生。

教师对特殊学生的尊重带动班内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的接纳与尊重,在普通学生与智力障碍学生一起游戏、玩耍的接触过程中产生感情,普通学生在教导、帮助特殊学生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提高普通学生接纳特殊学生的热情。这种尊重植根于心,爱由心生,使学生们不断成长,学会关爱,使孩子变得更加友善和富有爱心。

在王老师任教的语文《三字经》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创编新三字经,在小组同学交流后进行展示时,甜甜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原来是助学伙伴把展示的机会给了甜甜同学,当“红灯亮,脚下停;绿灯亮,向前行;黄灯亮,等一等”的话音落下时,班里不约而同的响起了掌声,这掌声是对甜甜的认可、激励与表扬。

3、尊重是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就要合情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仅仅依据成绩的高低就单一地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而是要多元地、全方位地去评价每一位學生,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从中体验到学生发展带来的快乐。

4、尊重是礼貌的真诚相待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礼貌的人喜悦。” 这正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体现。在待人处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以礼相待的需要,礼貌可以满足人的这种需要。只要我们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我们礼貌待人换来的是他人对自己同样的态度,能使我们得到愉悦的心境。

同样,在儿童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学生,可偏偏有些学生在课上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不是一种单独的行为,而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3]。”这句话我印象尤为深刻,在学习教育丛书与教育实践中,我知道:注意有障碍的儿童表现为分心、不稳定,不能使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经常不断地由一个客体转移到另一个客体。对他们怒目圆睁、严厉批评并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而真诚的一个平平淡淡的眼神提醒,一句温情的关爱,一个亲切抚摸……这种尊重却让老师走进学生心里,学生在不断转变,师生的心连接的更紧了。

三、尊重在教育活动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活动。感受老师与同学的尊重与关爱,通过学校、班级的一系列活动,例如“爱耳日”、“全国助残日”、 “六一儿童节”等纪念日,“助学送温暖”、“专题广播”等主题活动,动员每一位学生尊重并主动帮助身边的特殊学生,给他们送上关爱;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心理讲座,个别心理咨询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增长见识,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成长。

在“让爱飞翔”残疾人艺术团走进学校进行的“共筑中国梦”励志演出中,艺术团的团员们以残疾之躯塑造艺术,以不屈意志激励人生,以完美心灵追求梦想,以真挚情感传递正能量。声乐、歌舞、曲艺、杂技、模仿等节目声情并茂、异彩纷呈,演出过程中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激励着全校师生要不断去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短短一个半小时,是一次次心灵的震撼。

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重。但现实中,却常有一些不尊重别人的现象发生,针对这种情况王老师设计了心理活动课《学会尊重》。学生在照镜子的情境体验中感受到尊重在人际交往中作用;在活动“猜猜它是谁”认识到同学互相尊重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在真情流露中掌握了尊重的方法与技巧。课后,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如照镜子时一样,你待人的态度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的态度。活动使教育心心相印。

四、尊重学生,有爱无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用爱心去关怀、教育和引导他们,而对特殊学生尤其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付出更多的精力。

残疾学生及特殊教育需求学生,因为身体或心理上存在着某些缺陷、障碍或问题,他们的生活注定要比普通学生有着更多的艰辛,付出的也更多。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一样的天地,作为老师,应该是融合到孩子的天地中,让他们知道,原来还有人和我一起,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原来我很棒,原来我并不比别人差。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更多的耐心、温暖和爱,用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去接纳、关怀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充满自信,找到快乐。

人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也是这样,只不过不完美的形式和地方不一样而已,无论孩子还是大人,只有接纳了他人的不完美,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才能更加自信、笃定、勇敢,并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在互相尊重中,爱没有界限,没有障碍,普通学生与特殊共同成长。

雨果也曾说过:“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真爱。只有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 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只有当我们以欣赏的心情来迎接每一个不同的孩子时,教育才能成功。我们要有眼力发现孩子的特点,并从心底里承认,接受孩子的特点。接受了孩子所拥有的不同之处,就该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并想办法培育孩子的特点,让孩子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爱,为我们架起了一座座桥梁,有爱的存在,生活无碍,人生无憾。有真诚的爱的护航,融合教育的航程更加絢丽多彩。

参考文献

[1]厉才茂.关于融合教育的阐释与思考[J].残疾人研究,2013(03).

[2]毛颖梅.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概论[M],第29页,天津: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

[3]许华红.行为改变技术[M],第6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

猜你喜欢

尊重差异融合
相似与差异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找句子差异
破次元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融椅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