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教育教学断层的分析与衔接思路

2018-05-10王英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王英

摘 要:探究中小学教育教学断层及链接思路,有利于提升小学阶段教育的人文性和智慧,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大有裨益。本文在对中小学教育阶段出现教学断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断层的链接思路,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断层;中小学教育;链接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断层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普遍关注。做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衔接工作,有利于充分满足学生对认知能力提升的需求,同时能够提升小学生对初中生活环境的适应程度。因此,探究中小学教育教学断层及链接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教育出现教学断层的原因

(一)课程标准认识差异

小学教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慮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目标设置较低,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教材作为主要依据,在课标内授课,仅有少部分教师进行拓展训练。初中教师对小学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不足,不能够在深入了解小学生进入初中前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工作,加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初中课程教学的普遍适应性[1]。

(二)教学风格差异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大多采取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充分展现了对学生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任务较重,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将演绎教学法作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受中学和小学阶段教学风格差异性的影响,小学生难以适应初中阶段的教学速度,加剧了断层现象的产生[2]。

(三)身心发展差异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小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较早,部分学生出现第二特征,面对未知的身体变化,会增加小学生的焦虑感,并产生对异性身体的萌动。同时,小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社会认知能力和认知观念发育尚不成熟,受自控能力差的影响,会产生较多的应激事件,如不做好中学和小学教育阶段的身心衔接工作,会严重危害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断层的链接思路

(一)做好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衔接

做好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是促进小学生适应初中生活节奏的重要前提。初中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工作作为基础,开展多样性的教研活动,通过举办公开课竞赛的形式,提升初中教师对小学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之间寻找平衡点,将学生的兴趣度作为切入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工作,明确小学教师的教学分割,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诉求,做好学习方法的解说,提升学生对教学过程的适应性。例如,某初中语文老师在初中一年级第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小学生做了小学古诗词的课前巩固训练,实现了对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般了解,在巩固提高基础上,教师又让学生做了两个练习,并适当加大题目难度,引入初中新课程的内容,规定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做完,学生抓耳挠腮,教师由此导入新课。通过这种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做好家庭和学校的衔接

做好家庭和学校的衔接工作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实现中小学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难以完成,发挥家庭在中小学教育衔接过程中的优势,成为各中学的关注热点。因此,中学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教授家长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相关知识,做好家访工作,采用包班的方法,安排教师进行家访,在家访过程中注重应用语言技巧,将表扬和激励作为基本原则,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解,根据学生家长的描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寻解决对策,提升家长对中小学教育衔接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最大限度的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例如,某中学召开了六年级学生和家长培训会,就初中招生形势、招生办法和学校选择进行解读,并阐述了初中课程的设置和师资力量,为家长合理选择学校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初中课程的了解程度。

(三)做好年级之间的衔接

中小学的衔接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应将中小学的教育衔接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问题不断变化,因此,中小学教师应立足于本校的发展实际,加强对学生行为特点的观察,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实现对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例如,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应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热爱班集体、关系同学、文明卫生、乐于助人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大胆与老师交流。

结论:中小学教育教学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标准认识、教学风格以及学生身心发展存在差异。因此,中小学教师应做好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实现家庭与学校的有机联合,做好年级之间的衔接工作,提升小学生对初中学习节奏的适应程度,为初中阶段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姜丽.中小学数学教学无缝衔接的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6(28):36-39.

[2]朱利荣.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J].体育教学,2016,36(02):27-29.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值得商榷
我国体育游戏在中小学的开展现状
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中小学衔接教育之我见
中学舞蹈教育的文化定位
利用翻转课堂技术与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