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冲击下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

2018-05-10陶莉丽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信息时代管理工作

陶莉丽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变革与发展,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已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动态,找出其中的问题,探究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新路径是当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信息时代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影响以及当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信息时代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策略,希望对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有所启迪。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图书需求量在不断提升,图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更是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图书的需求。当前形势下,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创新工作,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图书资料的数量,健全图书管理的各项制度,推动图书资料创新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图书資料工作开展的现状

(一)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时间来,社会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认识都不够全面,还存在一个误区,人们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就是简单的进行图书资料的整理和保存,目的就是方便读者查找。没有真正的认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事实上图书资料作为企业集团的宝贵的信息资源,是见证和记录整个企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财富,进行信息资源的完整保存才能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图书资料管理者更是需要全面认清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积极性。

(二)图书资料管理体系不完善

新形势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更多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不真实的信息掺杂其中的情况,影响了读者的阅读质量。此外,由于图书资源的信息量庞大,以及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繁重,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比较封闭,还不能很好地在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加上图书馆管理员和阅读者本身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辨识图书资料的真伪,极大的影响图书资料的质量。加上当前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对图书管理设备不重视,没有进行先进管理设备的引进,也使得知识文化传播受到了影响,长期下去不利于图书馆的建设和读者的知识学习。

(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管理素质有待提升

图书资料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更需要较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加上新时期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更迫切需要高技能的人才,但现阶段我国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图书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层次和职称结构很不合理,大多不具备作为信息服务人员所需要的素质。造成这种现状原因主要有,一是学历较低,没有专业图书资料管理知识,在参加工作前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创新意识相对缺乏。二是对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不太了解,大部分资料管理人员不是专业班出身,更没有接受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培训,造成资料管理人员只是熟悉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不利于深层次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网络环境对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的影响

网络冲击下,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发生一定的改变,其积极影响相对较多。首先,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能够打破空间的束缚,不断丰富内容,形成特有的资源优势。传统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条件下,图书资料主要来源于馆内收藏及个人收藏两方面,其资源获取途径具有局限性。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来源途径拓宽,如电子资料,为信息管理工作带来便利。其次,互联网拓宽管理工作者的信息渠道,使工作人员可以为群众提供高效、全面的服务,提升工作效率。

三、网络信息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增强信息服务水平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保证图书资料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而多数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对于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掌握程度不够熟练,因此有必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首先,提高岗位准入门槛,严格人员选拔机制。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任用和选拔时,不仅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考察其是否具有细心、耐心、热心等优秀工作品德。只有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才能保证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其次,加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不断强化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我国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都是采用人工式管理,多数管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环境中养成了定式思维,很难主动接受和学习信息化技术。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培训,帮助图书馆基层人员熟悉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操作,了解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聘请专业讲师对管理工作者进行知识讲座、短期培训,提升管理团队的信息服务水平。

(二)加强馆间信息交流,实现图书实时共享

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这对于整合有限的图书资源、提高图书利用效率有重要作用。通过网络信息互联,图书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查询其他图书馆的馆藏,并利用互联网实现文献、资料的实时传播。我国各省市的图书馆虽然数量较多,图书储量也相对丰富,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珍贵的书籍资料还是无法得到大量的印刷和出版,尤其是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手稿文件,这就严重影响了图书资料的研究和利用价值。而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将珍贵的图书、资料、文献以电子形式展现出来,供读者阅读、浏览和下载;另一方面也也扩大了图书的受众面,一份电子版的图书可以供几千甚至上万人同时阅览,避免出现资料借阅困难的尴尬局面。

(三)加快数据库建设,促使管理数字化

数据库是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各个环节中最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一方面是因为数据库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设备(诸如计算机、交换机等)作为必要支持,保证图书资料能够以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储起来;另一方面是因为要想保证图书资料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只有数据库和互联网还远远不够,必须要保证数据库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这就给网络信息建设带来了较高的挑战。在图书馆建设网络信息化环境时,其硬件设施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购买先进设备,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软件方面(如数据库)的建设则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完成。因此,这就要求图书馆进行信息环境建设时,一是要制定长远的、合理的、有机会的建设步骤,保证馆内文献、资料数据库实现数字化,提高资料的自动化建设和查阅水平。二是要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互的行业标准,保证数据库内容的兼容性和共享性,这也是图书资料管理实现信息化的目的所在。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从功能属性上看,图书馆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性,在便民利民、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图书资料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理应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在条件允许范围内,适当的给予资金倾斜,帮助图书馆各项信息化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通过构建信息化图书管理环境,一方面提高了读者服务水平,帮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查询到所要借阅的书籍,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信息图书馆还能起到提高人们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个企业机构应当重视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财力、人力和物力等多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提升图书资料管理水平尽到应有的责任。

四、结论

在网络冲击环境下,对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带动图书信息管理领域的变革。新时期,传统的管理工作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其工作效率不能得到保障,因而对相关管理人员更新工作思维和创新工作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应对网络背景下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的冲击影响,政府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图书馆应实现馆内信息共享和坚持数字化管理,并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图书资料的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瑾.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网络财富,2010(03).

[2]邵霞.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变化及对策[J]. 西域图书馆论坛,2011,04:46-47.

[3]胡斌.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8).

[4]龚梅.基于网络信息环境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变化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08:278.

[5]徐靓.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优化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探析[J].科技风,2013,22:236-237.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信息时代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