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民间游戏的教育人类学解读

2018-05-10赵真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苗族

赵真

摘 要:苗族民间游戏是苗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文化生态不断融合互动的结果。本文以苗族鼓舞为例,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视角探讨和解读苗族鼓舞的文化特质,并试图挖掘这些特质所具有的文化教育价值。

关键词:苗族;教育人类学;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是苗族极具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的民间游戏形式。苗族鼓舞主要流传在贵州、湖南等苗族聚居区,以击鼓而舞或击鼓伴舞为主要特征,极具民族文化和教育价值。本文将从苗族鼓舞的历史起源、文化生态结构和文化特质三个方面对苗族鼓舞进行简单的探析。

一、苗族鼓舞的起源

关于苗族鼓舞的历史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

(一)神话起源

《太平御览》中有“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的记载。相传远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大战涿鹿,黄帝屡战不胜。后来,黄帝用一种名为“夔”的怪兽的皮制成一面军鼓,战时击鼓地动山摇,威力无穷,吓得蚩尤部落溃不成军,落荒而逃,黄帝由此反败为胜。通过这场激战,苗族先民见识到了“鼓”的威力,于是将其引入自己部落中,并利用“鼓”创作了苗族鼓舞。

(二)祖先生活起源

相传远古时期,苗族先民栖身在一片崇山峻岭之间,依靠采摘、狩猎为生,过着祥和日子,后来出现了一只妖怪,妖怪无恶不作,令苗族先民苦不堪言。一位勇敢的苗族小伙子带领大家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杀死了妖怪。为了庆祝胜利,苗族先民剥下妖怪的皮制成大鼓,并伴随鼓点做出与妖怪搏斗的动作,由此成为鼓舞的雏形。其后,苗族先民又在鼓舞中加入许多日常生活的情节,例如开垦、种植、收获、祭祀、纺织、伐木等等,生动再现了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与细节。通过这些舞蹈动作,苗族先民们传达了自身的民族信仰、民族感情和生活经验,表现出苗族先民对自然、生产、生活的真实态度,经过世代传承,苗族鼓舞已经成为苗族人们表述自身文化的独特形式。

(三)自然生物起源

苗族先民生活在条件艰苦的深山老林,常年与各种动物为伴,各类飞禽走兽除了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活补给,还给他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我们不难发现,在苗族鼓舞中,很多动作都是来自于对自然环境中动物身体姿态的模仿,比如燕子展翅飞翔,野鸡觅食,猴子摘苞谷等,这些动作表现出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巫”文化起源

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有关于苗族先民崇尚巫术宗教的记载,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苗族先民创造了独具特色且自成体系的“巫”文化。

在苗族先民的生活中,祭祖、婚嫁、葬礼等都要祭祀鬼神,而鼓舞作为祭祀活动中的一项神圣仪式,在宗教祭祀和苗族人民心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昔楚南那之邑, 玩湘之间, 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 以作乐鼓舞, 以乐诸神”(《楚辞章句·九歌序》)中就有鼓舞祭祀功能的记载。此外,苗鼓也极具神圣色彩,苗族先民只有在祭祀鬼神和祖先的时候才能伴鼓起舞。在苗族鼓舞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巫”文化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文化环境,鼓舞也成为苗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五)娱乐起源

自古以来,苗族先民就聚集生活在荒山野谷之间,荒凉、隔绝的自然环境以及落后的物质文明,使得苗族先民的生活较为封闭,精神文化也极度匮乏。在长期的自然斗争、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人们为振奋精神、抒发情感、调节劳逸,以击鼓为乐,渐渐创造出了独特的苗族鼓舞。正如我国苗学研究先驱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描述的那样:“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古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日作夜息,少与汉人接触,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之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

二、苗族鼓舞的文化生态结构

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是该民族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间相互适应的结果。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指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一)物质文化层面

苗鼓是苗族鼓舞的重要物质载体。苗鼓有三种分类:木鼓、铜鼓和皮鼓,其中木鼓产生最早,铜鼓出现在青铜器时代,皮鼓则出现相对较晚。苗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入鼓归宗,因此苗族人民将“鼓”视为祖先的象征和族群的标志。苗族先民在“视鼓为祖”的习俗下形成“鼓社”,苗鼓从而成为族群组织、凝聚本族群成员的重要标志。

服饰是苗族族群身份认同的外在表现。在苗族社会中,身着不同款式的苗族服饰就意味着不属于同一“鼓社”,苗族历来都有非同一“鼓社”不同祭一鼓的规定。不难看出,不同的苗族服饰表达了不同的文化心态,苗族服饰逐渐演变成为苗族社会团结族群成员的外在标示。此外,苗族先民世代生活在地势连绵起伏的山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对苗族鼓舞的动作律动和道具服饰具有一定影响。

(二)制度文化层面

鼓社制是苗族地区比较古老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苗族先民在历史迁徙过程中,以鼓为单位聚集生活,通过“立鼓为社”的形式建立社会组织,称为“鼓社”,苗鼓因此被赋予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而“鼓舞”也就成为苗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苗族先民在“鼓社”制度下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殊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其中对苗族鼓舞的组织、管理、协调等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可以说,苗族鼓舞的民间制度文化来自于“鼓社制”。

(三)精神文化层面

苗族鼓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映出苗族特有的风俗、民俗和礼俗形态,是一种民族文化外显于动作的行为模式。鼓舞表演者以祭祀、生产、生活的场景和情节为素材,记录了苗族先民身处荒山野岭、草莽洞穴等恶劣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样态,也表现出苗族人民勇敢顽强、努力拼搏、勤劳刻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苗族鼓舞已经成为传承苗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的载体,构筑了苗族鼓舞文化生态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核。

三、苗族鼓舞的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历史传统及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内化于人类活动,对人类行为模式具有影响意义的文化自身所固有的特征和属性。苗族鼓舞作为苗族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质。

(一)苗族鼓舞表现出苗族人民对强健体魄的追求

苗族鼓舞是一项十分普遍且极具民族特色的苗族民间传统活动。在鼓舞过程中,表演者依据一定的规范套路,伴随明快的鼓点节奏,通过多样变化的步伐,传递着苗族历史与文化的信息。由于鼓舞动作起伏较大,鼓舞活动起到了活络筋骨,改善血液循环,振奋精神的作用,从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娱乐健身价值。

(二)苗族鼓舞象征着苗族人民的民族精神

首先,苗族先民生活在自然环境艰苦的区域,在與大自然和外来势力的抗争中,苗族人民需要一种可以唤起拼搏精神、增强斗志和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物,苗鼓便承担起鼓舞士气的作用。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习俗影响下,苗族鼓舞培养了苗族人民勇敢拼搏的性格特征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其次,从苗族鼓舞的历史渊源我们不难看出,苗族鼓舞不仅是苗族文化原始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苗族先民勤劳勇敢、顽强拼博的精神载体。每当苗族的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苗族人民身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以鼓舞作为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通过热烈而庄重的鼓舞表演,苗族人民的精神信仰与民族精神得以传递,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和民族文化的记忆被再度唤醒,伴随身体的动作符号,苗族群体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可以说,苗族鼓舞在苗族人民培养民族情感、构建和谐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晴辉.湘西苗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农业大学,2007.

[2]潘存魁.湘西苗族民歌和鼓舞[J].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龙庆凤.论湘西苗族鼓舞[J].民族论坛.2004.12.

[4]王一波,陈廷亮,咏梅.浅析苗族鼓舞的起源和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1).

猜你喜欢

苗族
苗族蜡染
对苗族服饰面料设计创新的几点思考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丹寨苗族“祭尤节”
黔东南苗族锦鸡舞服饰
苗族古歌《仰阿莎》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56个民族56枝花 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