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生产力的思想

2018-05-10杨元勇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文化产业马克思主义

杨元勇

摘 要:文化生产力是指文化转化为生产力并促进生产力的解放、改革和發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文化对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推动力。解放、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改革进行,务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引导力,使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自身与各种文化传播介质相融合;深化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对生产力理解的多样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作为推动人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的人类精神文明,对生产力的发现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意义及提高途径,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内涵界定

文化生产力是指能够作用于生产力,并促进生产力变革、解放、发展的文化要素。这些文化要素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组成。因此,文化生产力内涵包括精神生产力的内涵。文化生产是一种人类实践活动,是文化生产主体用特定的方式、方法改造对象而创造出新的存在物的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对生产力的直接推动作用

从古至今,由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具有丰富的生产内容,创新生产工具(思维方式变革,服务人发展人的方式方法变革) 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直接服务于人的发展的意义,成为提升人类幸福指数的重要部分。而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合人性、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存在,直接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生产力的解放、发展,人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影响及变革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文化作用于社会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发展,直接对实践主体、客体,实践材料的优化、组合的推动上。人类实践活动涉及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类具体实践有直接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人类劳动及科学实验三种形式。马克思主义社会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对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直接影响及变革作用,即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完全不低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巩固人民当家做主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巩固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提高社会成员对国内外局势的判断能力,对科学道路、方向的辨别能力,深化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向科学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前进。

2稳固党的执政地位

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提高,对于党员和干部素质的提高,对于党的运作制服的完善,对于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促进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党不断提高“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稳固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的“执政力量源泉”用之不竭。

3增进人民内部和谐,保障社会稳定

马克思主义文化对社会不良思潮的疏通、引导,对社会心理的积极引导,让社会成员充分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多民族情况,整体社会成员素质等特殊国情,国内、国际政治环境是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切实考虑的;真正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发展的进度和整体社会成员的心理接受程度紧密结合起来。

4推动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提高,丰富了文化产业种类,推动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马克思主义文化对我国其他文化产业的促进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人的全方位自由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途径

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需要我们坚持求实态度,要总结国内外社会实践的利弊经验,并适当将这些宝贵经验锤炼、取其精华,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同时,我们也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发展繁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知识的集聚、知荣知耻的情感集聚、坚韧不屈的意志集聚、帮助他人、乐于奉献的行为集聚等方面的集聚,从而为劳动者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武器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提供强大支撑。

(三)大力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

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的振兴,关系到马克思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关系到其他文化产业的平稳推进;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健康良性发展,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解决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运作管理环节进行明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进行深刻了解,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产品特点,丰富和发展其传播手段和形式。

四、结语

在目前深化改革、促发展的形势下,要高度重视并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让文化发展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保驾护航,进而为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田卫东,张健.文化产业的时代语境及实践诉求[J].齐鲁学刊. 2010(03).

[2]钱立洁.公共文化的时代自觉及其践行[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3]李校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支点——2009年文化生产力研究新进展[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03).

[4]成涛,李树德.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猜你喜欢

生产力文化产业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