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的园林转译与表达—以焦作七贤园为例

2018-05-10肖遥

风景园林 2018年2期
关键词:展园竹林七贤琴音

肖遥

1 焦作七贤园总平面图Master Plan

2 入口竹墙上的7口泉水,代表了竹林七贤,以及7种不同的音律The seven spring on the bamboo wall stand for the seven sages. They also stand for seven different melodies

3 参数化设计生成的构筑物骨架与皮肤,依据编号组装骨架The parametric design of the framework and the skin of bamboo structure. Assemble the structure by number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焦作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长期以来,煤炭产业为焦作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和长久的社会繁荣。然而,经过不断地开采,焦作的煤炭资源几近枯竭,环境也遭受了极大的污染。曾经辉煌的大小煤窑和矿山,成为焦作土地上难以愈合的疤痕。转型,成为焦作城市形象更新的重要课题。

2017年9月,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郑州召开。焦作作为河南城市展园的一员,首次参与园博会室外展园展示。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机遇,焦作市向设计团队提出了通过园林手法,展现城市绿色转型的设计要求,意图通过园林博览会的平台,宣传焦作的绿色新形象,摆脱“煤城”旧颜。

设计团队结合焦作市的设计诉求,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背景调研,将视线聚焦到焦作地区广袤的竹林之中,以魏晋时期雅士集团“竹林七贤”为切入点,提出了设计概念—“七贤园”。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期著名的贤哲群体,其潇洒肆意、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提取出七贤的7种状态,在园中设计了7条探索路径,分别命名为竹林宴、竹林欢、竹林游、竹林会、竹林兴、竹林狂、竹林笑傲。游人进入园中,经过7条路径,汇聚于核心圆形水面,如同七贤从各方而来,汇集于焦作的过程。

竹林

竹林是除煤炭外,焦作的另一项自然的馈赠。

设计选取斑竹、淡竹2种焦作乡土竹种作为基调种,配合具有独特观赏特性的黄杆乌哺鸡、乌哺鸡、黄杆金竹和焦作特有的两相思等竹种,塑造出清透纯净的展园整体环境。为了确保竹林成景效果,团队对长势良好的人工竹林进行整体移栽。要求在笋期前将竹林分割为0.5~1m2的单元,进行断根与10日的原地修养后,连同竹鞭与原土进行挖取、移栽,以保存竹林疏密有致的自然形态。同时,团队在竹林中设计了雾喷装置,在营造魏晋缥缈仙境氛围的同时,也起到保湿作用,辅助竹林保持状态。

竹器

博爱竹器是焦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以博爱传统竹器为原型,依据竹材抗弯、抗拉的材料特性,设计了7个形态简约的现代构筑。构筑采用高强度竹纤维板材为骨架,融合竹工木楔、竹楔、竹木钉、绑扎等传统方式,邀请博爱竹匠在现场编制外皮,塑造出7个新“竹构”。7个竹构为筒状或马鞍状,半透明的表皮使得构筑物内部充满着丰富的光影变化。构筑物中,七贤图和七贤诗通过亚克力板激光打印方式展示,以体现七贤文化意境。

4 竹编表皮由博爱竹匠与篾匠以传统方式手工制作The bamboo-woven skin was hand-made by Boai’s craftsmen in traditional ways

5 竹编表皮为构筑物带来了丰富的光影The light and shadow in the structures

山水清音

6 竹筒尽头的亚克力板上绘制着7幅不同的七贤古图,七贤形象若有若无The drawings of seven sages were printed on the acrylic board in the end of the structures, showing the images in a romantic way

7 夜晚的琴音湖The Qinyin Lake in the evening

音乐是七贤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七贤精神的象征。设计融入了声景设计,打造沉浸式的体验感受。

7个竹构旁设有7个红外线感应泉,当游人经过时,隐藏在置石中的感应器将启动喷泉,泉水涌出、水石相击的声音成为展园游赏的背景音乐。展园中心的琴音湖上设有琴音雨环,启动时,雨水落入湖中,演奏出一首 “高山流水”的天籁。琴音湖上设有7块置石,中心卧石可在会展期间供人表演古琴“广陵散”,其余置石朝中心做俯首倾听状,正如竹林七贤共赏天籁。

竹琴之声是团队设计的第2种声音。琴音湖东侧的游线上设置了一排竹音墙,墙体上悬挂有长短不等的7类竹筒,按照广陵散曲谱顺序排列。当游人进入园区时,可在入口处的竹架上领取音锤,按顺序敲击竹筒,体验竹琴演奏的乐趣。

8 雨环中散出的雾气Fog comes out from the circular structure

9 竹音墙和七音池。地面上雕刻的纹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7个音调Zhuyin wall and Qiyin pond. The sculptures on the ground means seven tones named Gong, Shang, Jue, Zhi, Yu, Bianzhi, Biangong

10 游人领取音锤后敲击竹音墙的互动体验The visitors are knocking the Zhuyin wall to listen to different tones

会后的弹性设计

焦作七贤园在设计初期就对展园的“会后利用”方式进行了思考。选择了竹篾、竹钢2种自然材料作为构筑物主材,大面积采用透水砾石散铺的方式,以赋予焦作展园足够的空间弹性。当会后需要对展园进行改造时,竹制品和少量的钢材能够被便捷地拆除、充分地回收利用。成片的竹林也能够在较少养护的情况下继续装点展区环境,容纳新的“会后”功能。

猜你喜欢

展园竹林七贤琴音
僧心琴音
周菡菡 韦覃作品
记白马寺(新韵)
山东展园展区双双斩获北京世园会特等奖
海绵城市理念在展园施工中的应用
夜品高陶九品赠侄
第十二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室外展园风貌控制方法综述
艺苑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绝版的竹林”之七